SPINK1作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与应用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Kazal 1型(SPINK1)是蛋白酶抑制剂家族成员之一,因其在卵巢癌、胰腺癌、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SPINK1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肝细胞癌是我国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无法手术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低。因此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现报道分子靶向治疗加免疫治疗联合多介入手段治疗晚期肝癌1例,以期能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宫颈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较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肺、肝、骨骼等,宫颈癌胸膜转移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宫颈癌发生胸膜转移并快速进展导致死亡的病例,以提高对少见部位转移的宫颈癌的重视。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然而该通路也参与调节正常组织的再生,因此通路靶向抑制剂的专一性受到影响。β-catenin的共激活因子B细胞淋巴瘤因子9(BCL9)仅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因此靶向β-catenin与BCL9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可能有更好的特异性和安全性。BCL9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44
肝外胆管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复发率高,预后差。随着现代医学和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联合手术、化疗、胆道支架等在可切除及不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治疗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外照射放疗、近距离腔内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多种放疗技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