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公开课 掩不住那一种完美的苍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校青年教师进行了评选教学能手的公开课比赛,各位参赛选手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给观课教师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精神盛宴。笔者有幸观摩了其中的几堂语文课,发现这几堂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各位教师都在竭尽全力达到“完美”,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零差错。大部分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表现都堪称“完美”,从开始到结束师生的问答都“配合”得毫无差错,令人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还需要教师吗?
  二、容量大,课堂流程复杂。教师生怕课堂教学“浅”,于是追求面面俱到,旁征博引。因为要体现容量大,课堂流程当然就比较繁复。
  三、缺乏新意。大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是教参的“搬运工”。
  四、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不太恰当。很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务求精美,在视频的运用上也务求炫目,各种声光电设备的运用让人目不暇接。
  对这种现象,我这里不揣浅陋,谈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公开课应该敢于暴露问题。从听课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在元认知上的提高;从观课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在一节课上想要看的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暴露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这次公开课的课堂上,绝大多数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即使答不出来,那好办——教师匆匆忙忙代替回答。学生们在老师的不时追问下“嗯”“嗯”作答,到底懂不懂,估计“没怎么往心里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用对话的形式掩盖了课堂独白的实质”,对话双方未能“就共同的对话内容达成相互理解”,未能产生“认知上的共振”和“情感上的共鸣”。(张杰《语文课堂且让“思考”慢慢行》)这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很难讲这种“掩盖”似的教学有什么效果!而我们知道,有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孙绍振语)”。课堂上需要重锤敲击的应该是那些学生不懂、不会、不明白的;学生早已明白、早已懂得、早已学会的何必在课堂上“展示”呢?这样的展示除了表演还能有什么意义呢?如何把真正的难点在一节公开课上突破,让学生由不懂、不会经过教师的引领、指导慢慢懂了、会了,这样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呀!
  二、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我们看到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没有设计问题,而是问题设计得太多,整个课堂看起来容量大,实际上无比繁复而“臃肿”,这其实充分暴露了教师解读文本能力偏弱。语文的阅读课中如果问题太多容易给人“太碎”的感觉,学生的思考也是间断的,不连贯的。记得笔者最初实习时学校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课文教学最巧的设计方法就是问题法。这个说法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可是怎样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怎样能把课堂用几个版块联系起来,用几个问题串联起来给学生足够的铺垫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功夫,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认识:如何总体把握全文,能从哪些方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怎样能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思维由浅入深呈渐进趋势,一步步达到教学的目标等等。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对教参很熟悉,对文本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实际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课堂上是会表露的。如果教师只是“教参的搬运工”,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师的角色是缺席的,而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即是能否独立解读文本,同时精巧地设计几个问题,使教学流程简洁而深入。
  三、公开课最好有一点“新”意。这种“新”意不管是对观课教师还是听课学生都能有一种触动,就像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能增加整个课堂的亮度,有时还能提升整个课堂的高度。比如本次赛讲中一位教师讲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在梳理文字时讲到“秉”和“兼”的古文字演变,教师现场板书这两个字的形体演变,从文字谈到对文章含义的理解,由文字而文章而文学而文化,这种授课方式抓住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体,体现了授课教师极深的古文功力,让观课者耳目一新。这种“新意”当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教师长时间辛苦积累的体现,所谓厚积薄发,诚如是也。课堂上出现新意对授课教师来说一定是一种挑战、一种自我超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就需要查阅各种资料,接触各种理论,汲取前人的经验,然后自己苦苦思索,化为己用,从而达到一种提高。有的教师讲:创新何其难!笔者只是强调“一点”,一次公开课争取有一点,那么势必督促我们平时的教学也能有这样的意识,一节常态课尽量有一点,每节课都带着这样的信念去准备,何愁不能快速成长?否则“书到用时方恨少”,关键时刻想要“出新”谈何容易?
  四、多媒体的运用要少而精。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充斥着大量的“声光电”,每次听公开课,看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课堂,只能徒唤奈何。我们的语文课当然要走在运用多媒体的前列,于是配乐朗诵代替了教师的诵读,于是《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就变成了影视欣赏课……文本只要涉及这方面的资料就一定要“展示”,欣赏完《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的影视片段,就让学生来解读文本。我不知道这样的欣赏有何作用(如果是相关段落的对比研究又另当别论)。须知此时学生的解读依据的内容实际上是经过影视导演加工过的内容,而我们是在欣赏古典文学文本而不是欣赏影视文學脚本,这里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走到另一条岔路上。另外,语文课上多次使用多媒体,除了给人眼花缭乱、现代化气息浓厚的感觉外,学生沉下心来静静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教师那种恨不能把课堂搞得动静再大点的举动,实在是对语文课味道的一种彻底的颠覆,已经忘记了一切的现代化手段都是为了解读文本而服务的宗旨。过于讲究课堂包装,往往弱化了文本解读。这不是“美”,而是“毁”!
  我们实际上要在两个方面努力——给课堂“瘦身”,给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增肥”。这两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后者,当你的文本解读功力真正提升很多的时候,就会大胆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问题,就会新意迭出,就不需要那么多花哨、臃肿的招式来做点缀了,就像武侠小说中讲的真正的高手“飞花摘叶皆为利器”!所以,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才是根本!不必追求“那种苍凉的完美”,那种所谓完美的公开课就像假花,看似鲜艳却毫无生机。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展示的过程,何必揪住那种苍凉的“完美”不放?——完美不美!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少儿童话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体裁,其语言通俗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并且故事中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反映的现实生活都较为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发动思维对童话进行感知。科学的童话教学能在保留小学生美好童心的前提下,增进他们的语文知识。但是,不正确的童话教学会混淆语文教学的目标,甚至本末倒置。因此,如何巧妙发挥童话的作用,科学设计童话教学就尤为重要。  一、细读童话,提升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课文就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略读教学讲究“简”、“略”,并不是说不需要有“精”、“细”的部分,而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这就要求教师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学习。本文旨在探讨三年级学生略读方法的指导研究。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略读课文;略读教学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都是一篇课文在35分钟内完成,因而略读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减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心灵,有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针对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
期刊
初中语文课文中选录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精妙诗歌,学习这些诗歌对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但传统诗歌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主观讲授和客观演示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抑制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参与热情,原本意韵深远的诗歌也失去了应有的文学魅力。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则能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意境当中,从而引导学生品味诗歌魅力,提高教学效果。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细则进行探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当今“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正经历着深度的变革。语文课堂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用“新课程标准”去引导我们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感价值呢?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在具体教学中实践着,在经过困惑、反思、学习、摸索的道路上,感受着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
期刊
“减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高度重视。本人认为,“减负”中可千万别忽视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  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家庭作业太多,不仅语文、数学,还有英语、品德、科学等,每学科或多或少均有家庭作业,这确是事实!深究其因,一方面是一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该在课堂上完成的训练任务完不成,比如语文的随文练笔、数学的及时巩固、英语的熟读对话、科学的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