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攀上了好亲戚”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知不觉中,忻城县红渡镇古房村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你看,玉带般缠绕在山间的水泥路通向阡陌纵横的田间,青翠的桑园里满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带着清甜香味的甘蔗运出村,换回一沓沓钞票。走在田间地头,随便拦下一个农民,问这些变化的缘由,他们都会自豪地告诉你:因为,“我们攀上了一个好亲戚。”乡亲们所谓的“亲戚”,指的是自治区教育厅。
  
  古房村有条“教育路”
  
  “今年打工回家,跟工友们通电话,他们问我在哪里,我告诉他们,我现在在我们的村‘教育路’上散步。”看着笔者,古房村28岁的蓝伟华一面扬着手机,一面指着眼前石碑上的“教育路”三个字。
  古房村是忻城县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土地贫瘠。200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全村90%的房屋是泥房,古抗屯、弄榔屯尚未通路通车。
  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古房村作为自治区教育厅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点。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厅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挟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人事处具体组织定点扶贫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扶贫工作,对派出蹲点扶贫干部提出了“四清”、“五确保”和“六送”的扶贫工作要求。此后,教育厅前任厅长余益中、现任厅长高枫多次亲自带领处室负责人深入古房村调研、慰问、“会诊”、落实项目等。2007年,教育厅筹集资金17万元,修成连接红马公路的1.2公里村道,打通了对外联系的“黄金”通道,乡亲们亲切地称之为“教育路”。通往外界的道路修通后,教育厅又先后协调了扶贫部门,立项投资15万元,完成古房至古坑、里因至凌好两条屯级路建设;2008年协调扶贫部门,立项12万元,实施古房至弄榔屯级路建设;教育厅拨款27万元,实施古房、岜气屯巷道硬化;帮助礼因屯立项25万元进行道路等建设;协调20万元建设古抗屯道路,协调自治区林业厅立项10万元进行绿化美化。路修好了,村里的车也多了起来,村民们在致富路上奔得更欢了。
  
  修“公路”还要送“思路”
  
  公路通了,思路不通,古房村还会穷。自治区教育厅驻村帮扶工作组积极做好帮扶村的村容村貌改变工作,同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产业,着重发展甘蔗、桑蚕、畜牧业、速生桉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把引导村民致富、引导党村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致富工作当作帮扶的根本,切实让古房村群众过上好日子。2007年教育厅帮助协调发改部门,争取资金40万元,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协调扶贫、科技、糖办等部门,为村里提供蔗种308吨、桑苗120亩,金银花苗70亩。两年来,代为发放“广暨一号”等优质桑苗170亩,方格簇具1250张。发展速生桉等经济林生产,将山地承包给村里的经济能人植树造林660亩,如今全村新植甘蔗总面积达710亩、桑园780亩、金银花总面积230亩。2008年人均收入预计达2500元,比2006年增加1110元。乡亲们的腰包鼓了,楼房建起来了,摩托车也买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帮扶而不包揽。帮扶工作组在引导村民奔向富裕路的同时,注重提高村党支部“一班人”引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各帮扶工作组织开展了“一对一”的支部帮扶工作,组织村党支部成员学习“当家持家”、发展农村经济之道,以“双富双强”等活动为载体,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拓宽了他们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
  
  送“大戏”更要传“大技”
  
  环境美了,生活富了,群众追求城里人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愿望也在增加。为满足群众需求,帮扶工作组深入古房村“送教、送文化、送科技、送书籍”下乡活动。2007年教育厅共投入3万元建设村小学基础设施,赠送各类书籍2500册,让学生们有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2008年建起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及文艺舞台;协调县文体局投入3万元,在村里建成了1个篮球场和设置了2张乒乓球桌。
  1月15日,古房村文艺舞台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在村民的热烈掌声中,由广西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送温暖、献爱心演出队翩翩起舞,给古老的村屯送来了文化大餐。1月17日,教育厅与古房村开展拔河比赛、剥玉米比赛,漫山遍野的山歌此起彼伏。
  送戏只管一时,送技方能长久。自治区教育厅让专业人才积极指导群众依靠自身搞好文化活动。帮扶工作组联合镇、村先后开展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和开办桑蚕种养技术培训班10多期,参训人员达400余人,有效地促进了群众文化生活的改善。全村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正在形成。
  
  (责编 李景和)
其他文献
桂林市桥头小学从创建文明、优雅的“绿色学校”着手,在优化育人环境方面做了些积极有益的探索,润物无声地塑造着学生的美好心灵。    一、人文造“绿”    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要将富有生命活力的“绿色”精神融会其中,以利于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育人环境优美、心理环境健康。  首先是教师文化建设。桥头小学努力搭建民主平台,实现人文化管理,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以自由舒展。给教师充分的
期刊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钟蕙老师2008年10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得特等奖。我作为教研员参与钟老师备课、试教、评议、修改的全过程。这节课为什么能在高手云集中胜出?我认为其精彩源于真实地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和学的目标,语言训练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活泼,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精彩,源于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及其生成。钟
期刊
韦珍兰,一位普通壮族山村女教师,一位三十二年如一日扎根于大石山区,积极地进行着壮汉双语实践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在三十二年的风雨兼程中,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浇灌着壮汉双语教学之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77年9月,韦珍兰成为覃塘区振南乡卢村小学一名代课老师。1981年,她调到蒙公乡古山小学任教。1984年,广西区教委把壮文进校实验点定在了覃塘区蒙公乡古山小学,这一决定令那些日常以
期刊
本刊讯7月3日,全国人大内司委、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在京召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建国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要把握四项要求。一要以完善配套法规规章推进
期刊
王儒启在2009年6月10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认为,对老师来说,“孩子”不是随便喊的,这是由师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年长的老师称学生为“孩子”,表现出来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能拉近师生距离。而年轻教师对于高年级以上的学生最好不要称呼“孩子”,否则就会出现“难为情”“不自然”的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学习特长,送给学生饱含欣赏与肯定的雅号,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这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
期刊
【教学过程片断实录】    一、创设环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昨天我们班在舞台旁30米长的花带上每隔2米种一株桂花,树种得太密了,下午要重种,改成每隔3米种一株。现大家出出主意,下午怎样种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呢?”老师一边说一边把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分给各小组,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的方案。图片如下:    各小组讨论后出现下列情况:  (1)全部拔起来,重新测量后再重种。 
期刊
“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主心骨”漫谈之四    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指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面对一篇课文不知教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比怎么教更重要,它是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别的学科,如数学、科常、思品等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已体现在教材之中,教师比较容易把握。语文课的识字、作文等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教材中也大体有数。唯独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现有教材没有明确呈
期刊
1992年7月,唐柳燕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柳州市驾鹤路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她把课堂当成教学的主阵地,用激情和智慧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逐渐形成了注重学科特点,强调“双基”训练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有些教师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常常因为过于注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而唐柳燕认为语文是姓“语”的,是让学生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把“字”
期刊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试验样本县,共有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试验样本学校,其中试点学校2所,对比学校1所。从2007年3月项目全面实施至今已经一年多,我县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按预定方案开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此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概况    (一)样本学校基本情况  
期刊
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本刊讯 日前,教育部新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生依照不同年龄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学校教育质量也将据此进行考评。《纲要》指出,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