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离开北京到这里之前,我和我妈说,如果我拿不到这个奖我就不回来了。昨天是元宵节,春天的开始;昨天也是情人节,是我的40岁生日。我想这是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桂纶镁小姐,是你点燃了那一团焰火,温暖了那个寒冬。”——这是廖凡的获奖感言。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到,廖凡在台上说话时很激动,甚至有一段比较长的停顿。
“说得很好,该表达的都表达了。”我说。
“时间真的就那么巧,这给了我很多灵感。”回放颁奖时的画面,廖凡有一种“延时”感,仿佛一切都放慢了,“那个时候我感觉很多话全在嘴里边,却不知道该说哪句,然后也听不见反送,不知道声音该大点还是小点。也许我听到了,但没感觉到,那个时候就是太激动了”。
其实在首映时,廖凡对自己的表演就比较满意,之前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完成了,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得不得奖其实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柏林影帝是个太大的馅饼,能砸到自己头上,除了实力还有运气。所以他不敢深想。
但颁奖前他也捕捉到一丝信息,那是在《白日焰火》众主创都获准出席颁奖典礼,去红毯的路上。廖凡与导演刁亦男同坐一辆车,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跟他们说了很多话,“他说,万一有人叫你们的名字,你们先别着急站起来,等灯光亮了你们再站起来”。 此后接待人员把他们带到会场指定的位置,又叮嘱道:这个位置是不能变的。
“这个时候我跟导演对视了下,我当时想,一定是他得奖了……”当时的那种心理活动,廖凡说很复杂。既期盼,又担心,“万一人家逗咱们怎么办?!”
这种心情还得回溯到2008年,他凭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颁奖现场。廖凡说:“那时候完全没有经验,没想到念完提名就马上会有摄影师跟过来,一个人对一个镜头。其实去之前都很平静,也知道自己演的人物都是比较边缘的,得奖的几率很小。但当镜头对着你的那一刻,就那么一刻,我的脑袋就开始发热,想着万一他们最后一刻一攥手指头,保不齐就是我,然后就开始各种遐想了。”
从此廖凡得出了一条经验:“当你被提名的时候,虽然假装很平静,但是到了颁奖的那一刻,说不想得奖那是装孙子!”
再回到柏林电影节的颁奖礼。当梁朝伟出现在台上的时候,廖凡直觉感到,他颁的是个表演奖项。只是因之前刚颁了两三个奖项,他没想到这么快就颁到最佳男主角奖,“我还指望着看看英文字幕什么的,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据说这是梁朝伟特别跟组委会申请颁的奖项,因为是一个华人演员获奖,特别难得。
听到自己名字之后的行为,廖凡完全是下意识的,“我记得周围的朋友们都站起来了,导演和制片人已经开始欢呼了!我记得我站起来迅速地跟导演深情相拥,跟制片人深情相拥,跟大家深情相拥……”
有人说廖凡很自信,因为前一天他的生日会上。有媒体曾问他获奖有多大的把握?他当时称很有信心。之后团队的人还提醒他不该把话说这么满。
“能与你相识,做一场冬天的梦,是我的幸运、幸福,期待在未来相遇!”这是桂纶镁在廖凡获奖后,写在微博里的一句话。
期待3月21日,在国内电影院中,廖凡与桂纶镁再次点燃《白日焰火》。
“我一直都挺膨胀的,别让我再膨胀了”
出道的近20年的时间里,廖凡演过很多戏,他的许多角色都深入人心,即使是配角。在人们眼里,他脸很熟但一直不红。2014年2月15日,荣膺柏林影帝的廖凡,占据了无数家媒体的头条,也突然成为朋友们的“宠儿”,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早就预言廖凡一定会红。
BQ:柏林归来感觉像做了一场梦吗?很有戏剧性。
L:其实生活的戏剧性比我拍电影更有意思。
BQ:他们都觉得你回来的时候,仿佛身上带着一束光。
L:那他们可能想多了,我后面没打灯。
BQ:没发现你自己有些变化吗?比如气场。
L:我比以前收敛很多了,以前我挺放肆的。
BQ:你得奖后,很多人都在跟你攀亲戚,说早就预言你一定会红会得影帝。
L:多好啊,原来我早就被人注意了,只是大家不出来表扬我而已。
BQ:这一次从柏林凯旋,在机场媒体把你围得水泄不通,这个阵势是你始料未及的吧?
L:让我挺意外的,其实我觉得就是我做了一件我该做的事。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难道得了奖就要膨胀嗎。之前有人问我说你得了奖会膨胀吗?我当时告诉他。我一直都挺膨胀的,你别让我再膨胀了。
BQ:但是自信是肯定会有的。
L:也不是,就是以前当我说一些话的时候,可能别人不太愿意听,但是现在突然我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听了,而且还觉得我说得特好,让我觉得很莫名其妙,其实我以前一直都这么说话的。
“坚持不妥协是一种快乐”
的确,也许廖凡不是带着一束光回来,而是大家带着一束光看他了。2月14日是情人节也是廖凡的生日,但在廖凡此次获奖之前,从未有人关注到这个特别的日子与廖凡的关系。对廖凡来说,这的确是他最难忘的一个生日,男人四十是个很重要的年龄段,“柏林影帝”给廖凡的40岁写上了华丽的一笔。
BQ:这个生日礼物很珍贵。
L:其实拍《白日焰火》的时候,我马上要过39岁的生日了,按中国人习惯就算是40岁了。当初接这部电影,我就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想把这个电影作为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算是对某一阶段的总结,或者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个时候真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命运是什么样。
电影拍摄结束之后,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导演。于是在我39岁生日的时候,导演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我在拍摄现场的照片,样子特惨的一张照片。结果好多人都说真够狠的,怎么这么惨啊,导演还回复说这是廖凡送给自己的礼物。
当时我就说,对,这就是最好的礼物。没想到就真的变成现在这样一份最好的礼物。这也说明,原来很多事情是可以去设想的,并且这些设想是有机会实现的。
BQ: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激励。
L: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吧,或者是对周围伙伴们信任的一种肯定。其实当自己想做一件事,并且能把它做成的时候是一种很棒的感觉。
BQ:你觉得30岁跟40岁心态会有很大的不同吗?
L:当然,但是我好像没怎么留意这些变化。因为于我而言,似乎还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可能我的承受力稍微好了点儿。
BQ:都说四十不惑,你现在还有惑吗?
L:我一回家我就觉得挺困惑的。(一
看通告的时候特困惑,据说排到四五月份了。)不会吧?极度困惑了!
BQ:以前你的“惑”是什么?
L:我就挺困惑我这么好的演员怎么没人找我拍戏呢。
BQ:你一直在拍戏啊,大家也都认识你。
L:不算多吧,其实我拍的戏应该不算太多。总有人问我你干嘛呢,我说在休息,然后他们就很纳闷,你怎么还在休息啊,你怎么还不去拍戏啊。
BQ:就是你对自己有要求,对你要演的角色有要求。
L: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对自己有要求,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戏让我有兴趣去拍,可能我拍一个戏的时候总想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奉献出来,但那个可能性其实挺小的。而且在我漫长的拍戏过程中,也就碰到一两个角色吧。
BQ:从30岁到40岁这十年,你觉得过得特别快还是有点漫长?
L:前几年过得挺慢的,后来就过得越来越快了。
BQ:过得慢跟心情有关吗?比如心情郁闷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L:其实我并不觉得郁闷,当然我也会有迷茫和消沉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怀疑自己,但这并不令我很难受,相反我觉得很快乐。就是当你坚持在做一个事情,并且那个事情是你想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快乐的。大家一聊坚持就觉得特苦,就觉得特惨,就会问你有没有站在街头没地儿可去,有没有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哭诉等等……
BQ:所以这应该是你现在的“惑”,无形中被塑造成了苦情励志型。
L:也不是苦情励志,可能大家觉得这样才会更激励人,更真实吧,这样观众看到了才觉得可信——就是你一定是经过一个特惨的阶段,又终于苦尽甘来。觉得这样更能够打动观众,更能够让大家信服。
BQ:但其实你想告诉大家,坚持不妥协是一种快乐。
L:当然,否则你为什么要坚持它,因为你快乐你才去坚持。
“不想把优点当做贩卖的资本”
一段时间以来,廖凡都保持着现在这样的胡子造型。这次从柏林回来,当大家带着一束光看他时,也发现了他的胡子很有文章,被打趣有“旺戏相”,因为他以这个形象亮相的几部商业大制作均取得了令人刮目的票房,而他颇具特色的胡子造型也被冠以“影帝胡”。
BQ:这样很性感……
L:这样就性感了?这太容易了。
BQ:如果刮掉胡子,会有不安全感吗?
L:不会,我刮掉胡子以后会不认识自己,有几天会不习惯。
BQ:其实不认识自己也是一种不安全感。
L:我喜欢这种不安全感,我喜欢冒险。
BQ:好像你30岁时有一个愿望,要做中国最性感、最骚的男演员。
L:我的要求真不是特别远大。
BQ:这个在柏林影帝之前,比较早的就实现了。
L:也不算实现吧,只是那个时候希望给自己设置一个走向远大理想过程中的近期目标,能想到的也不是什么好词,就说了这个吧。反正它让我觉得不是很困难达到,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敞开心扉去表达自己,当然是通过我的表演,那时候我就可以做到了。
BQ:在别人对你的评价中,有夸你帅的吗?
L:听到的少,基本上都是说他长得怎么这么难看啊。我不想知道我的优点在哪儿,因为我这个人不太懂得节制,就是特别不冷静,当我知道我的优势的时候,我就会一直在那儿贩卖。
BQ:你的优势,别人未必说出来,但是会传达给你。听说每一个跟你合作的女演员,都在内心里爱上了你。
L:你觉得她是真的吗?
BQ:我覺得是,这个其实你的感受应该是更直接的。你是有点不好意思?
L:那好吧!被那么多女演员欣赏,应该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吧!更何况我们拍的都是爱情戏,她为什么不能爱上我呢?
BQ:对啊,记得你说过如果拍一个爱情戏,真的能跟对手戏的演员产生一段爱情,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是真的有了,也是一种困惑吧,那你得爱上多少个人?或者是对你现在的感情也是一种困扰?
L:哇,把视野放大一点儿,别那么狭隘嘛(笑)。
BQ:就是这种爱不用付出行动。
L:要付出行动得多麻烦呀,这个事如果你有了一种感觉,并且在工作中去实现它,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事情吗?!
BQ:你应该属于闷骚型的,不是那种明着骚的。
L:都这样了,我还敢明着骚(笑)。
BQ:这样的人其实骨子里挺浪漫的……
L:我不知道,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浪漫的人,我觉得浪漫稍微有点儿矫情。
BQ:你的个性一直很低调……
L:主要是高调的人太多了,只要你不做高调的事就会低调。不是我低调,我也没刻意这么去做,我只是觉得有的时候你不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别人品头论足的台面上,生活中尽量简单点儿,这样挺好的,不用那么风光。 BQ:做一个最好的演员和一个最红的明星,前者是你的目标?
L: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冲突,我觉得最好的演员就应该是最红的明星,但是可能反向有点儿困难。坦白说,在我没得这个奖之前,我并不觉得我不红。当然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我,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红”这个词应该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呢?其实我有很多特别优秀的朋友,每一位拿出来一点儿都不丢人,但是他们并没有站在头条的位置。不过,他们在我的心目当中,应该是最红的。
BQ:现在一个演员的红往往用商业价值界定,不红就没有代言,也就意味着要比别人花得工夫要多,但得到的利益并不多。曾有很多跟你一起出道的人,后来都比你红了。你会有点急吗?
L: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从来就没有去问过自己,但老有人问,我就开始想为什么大家非得要问这么一个问题呢,我很不理解,说我真的不着急也不可能,肯定着急,着急的是大家不能够从更多的方面来承认你。人生有那么长的时间,可以慢慢来嘛,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其实现在的人都挺着急的,可能大家没有一种模式,或者一种传统,让你很认真、很踏实地去做一件事。
BQ:所以大家很欣赏你这一点,就是能坚持自己的方式,特立独行。
L: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倒变成特立独行了。
“希望《白日焰火》打破艺术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出道近20年来,廖凡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演戏和生存。这个过程中,他也有踌躇和迷茫的时候,第一次,是在他拍完电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后。他说当时就不想拍电视了,什么都不想拍了,只想拍电影,“不行,膨胀了!”
BQ:你觉得拍电影“高大上”?
L:那会儿年轻嘛,就觉得我得要干点儿有意义的事,我不能这么浪费时间,我什么都不能拍了。其实,人生肯定会有这么一个阶段,我觉得挺好的。要不然你不会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也可能拍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后,对电影对自己又多了一些了解,有了一些新的感知。所以那个时候就要求的更多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BQ:后来是怎么把心态调整过来的?
L:当你期望太多,却不断失望之后,你总得想想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失落啊!确实那个戏付出了很多,然后就得停一下,再去想。
BQ:接下来的一段迷茫期,应该就是拍《白日焰火》之前吧。当时因为拍摄电影《建党伟业》,肩膀严重受伤,置入了12根钢钉,让你一度很失落。
L:也不是失落,就是有点儿消沉。在受伤之前,我感觉自己得势头还不错,并且还主演了一个电视剧《生死线》,我觉得当时正有冒泡的趋势,有扭转命运的势头,还接演了一些商业的大制作的戏,给自己寻找了另一个空间,似乎往下的路会更宽一些,或者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但突然那个时候受伤了,所有的工作只能停下来,当时自己在想:为什么在我好不容易起势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所以有一个阶段很消沉,却因为身体的这种伤痛会对精神造成一种压力。通过这一次的小小的变故,我发现很多东西都开始发生变化。
BQ:比如呢?
L:我会对自己放松要求,不会像以前那样去要求自己。似乎有了一个停下来的借口,但是我很痛恨这样的状态。但是又不得不停下来,这时候只能去恢复,去尽量的让自己平静。
BQ:你是个很敏感的人吧,身体的伤痛直接会影响情绪的变化。
L:应该是,毕竟是受挫了嘛,它会让我有一些障碍,是心理上的障碍。让我不会再那么放肆,在这之前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会很彻底,有的时候就是玩命吧,挺过瘾的那种。但是受伤之后,让我有些顾忌和恐惧了,这个是让我特别沮丧的事,我有点儿怀疑了,总在问自己这事值吗?有这个必要吗?这是让人挺泄气的一件事。
BQ:就在这个时候,你遇到了《白日焰火》中的落魄警察张自力,其实有时一个演员与一个角色的相遇有种冥冥中的注定……
L:对,这也让我很感慨。当你遇到所谓不好的事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很平静地去面对它,它可能会变成一种好事。那时,我就觉得我跟《白日焰火》中的张自力很像,或者说他让我感到很熟悉,我能够体会到他的某一些最微妙的状态。再加上我本身也喜欢黑色电影,这个故事是我看过所有这一类型的剧本当中最棒的。
BQ:有一种说法,在国外拿奖的戏,在国内上映时票房都堪忧,你觉得这是一个魔咒吗?
L:我觉得不是吧,咱们干得不就是要打破魔咒的事情吗?!不到最后一刻,我绝对不松口。我觉得其实这部电影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这种题材的电影,在国内还挺少的,正因为观众们对于这种类型接触的很少,所以才会有期待。
而且这部电影比我想象当中的还要好,当然我的这个好与坏,可能不能代表大家的口味。它只是一种新的尝试,我相信观众朋友可能从看我们这部电影开始,会对这种电影慢慢有一些兴趣。而我在拍摄的过程中确实特别愉悦,非常地享受这个过程,希望大家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与我有同感。
【采访后记】廖凡热爱的那些生活
对廖凡来说,柏林影帝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虽然这份荣誉带给他许多关注,但也让人有些误读。似乎一个成名没趁早的人,生活也是乏善可陈的。那么,生活里的廖凡到底是怎样的,喜欢做什么?熟悉他的朋友告诉我,他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采访的第二天,在廖凡拍摄BQ封面的现场,他就聊起了他热爱的那些生活。
雨滴、伞、雾、黑白,摄影师营造的意境,让廖凡很自如地投入其中。他很喜欢黑白片,适合他的表达方式。镜头前的他,仿佛话剧舞台上的他。
“嗯,最好有一个脚本,或者有一个主题,这样就会更有趣一些。”待摄影师换布景时,廖凡边看着电脑里的照片边说。
他平时也喜欢拍照片,而且还是个技术控。他说这是受了许多技术控朋友的影响,“他们都有好多台相机,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过生日,拿出他的相机卖弄,我一看,眼睛都红了,问是什么型号的,必须来一个”。
廖凡有一台MM的旁轴相机,全画幅的,用这台相机拍了一阵以后,他说再看彩色都看不了,“太绚丽太耀眼,只能看黑白片了”。
廖凡戏言自己被带上了一条不归路。“镜头太贵了!这次去德国还想淘一台更老式的莱卡相机……”
除了喜欢玩相机,廖凡还喜欢收藏车,他有一辆与《罗马假日》同款的维斯帕摩托车。通常订这样一台要花很长的时间,“比我想象的时间还长,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才拿到货”。天气好的时候约上三两好友,骑车郊游,是他一大乐趣。
他对服装也有自己的要求。这次拍摄的服装,他都要提前看下。特意交代别借日韩范儿的,他现在喜欢欧美范儿。
生活中着装,他更喜欢随性舒服一些的,“最好抄起衣服穿上就可以出门,不用想太多。这就是最合适的”。
有时,他一天可以换五六套衣服。“就是穿著玩嘛,出趟门换一身,买菜时你也换一身,其实服装就是一个道具,穿不同的衣服给你自己不同的感觉。”
“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我问他。
“就是想干一件事,可以慢慢做;不想干就不做,没有太多的压力。我常想呆在一个地方,不用跟任何人接触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都能实现。我曾想当一个画家,就是你自己就可以完成一件事情的人。”
“说得很好,该表达的都表达了。”我说。
“时间真的就那么巧,这给了我很多灵感。”回放颁奖时的画面,廖凡有一种“延时”感,仿佛一切都放慢了,“那个时候我感觉很多话全在嘴里边,却不知道该说哪句,然后也听不见反送,不知道声音该大点还是小点。也许我听到了,但没感觉到,那个时候就是太激动了”。
其实在首映时,廖凡对自己的表演就比较满意,之前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完成了,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得不得奖其实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柏林影帝是个太大的馅饼,能砸到自己头上,除了实力还有运气。所以他不敢深想。
但颁奖前他也捕捉到一丝信息,那是在《白日焰火》众主创都获准出席颁奖典礼,去红毯的路上。廖凡与导演刁亦男同坐一辆车,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跟他们说了很多话,“他说,万一有人叫你们的名字,你们先别着急站起来,等灯光亮了你们再站起来”。 此后接待人员把他们带到会场指定的位置,又叮嘱道:这个位置是不能变的。
“这个时候我跟导演对视了下,我当时想,一定是他得奖了……”当时的那种心理活动,廖凡说很复杂。既期盼,又担心,“万一人家逗咱们怎么办?!”
这种心情还得回溯到2008年,他凭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颁奖现场。廖凡说:“那时候完全没有经验,没想到念完提名就马上会有摄影师跟过来,一个人对一个镜头。其实去之前都很平静,也知道自己演的人物都是比较边缘的,得奖的几率很小。但当镜头对着你的那一刻,就那么一刻,我的脑袋就开始发热,想着万一他们最后一刻一攥手指头,保不齐就是我,然后就开始各种遐想了。”
从此廖凡得出了一条经验:“当你被提名的时候,虽然假装很平静,但是到了颁奖的那一刻,说不想得奖那是装孙子!”
再回到柏林电影节的颁奖礼。当梁朝伟出现在台上的时候,廖凡直觉感到,他颁的是个表演奖项。只是因之前刚颁了两三个奖项,他没想到这么快就颁到最佳男主角奖,“我还指望着看看英文字幕什么的,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据说这是梁朝伟特别跟组委会申请颁的奖项,因为是一个华人演员获奖,特别难得。
听到自己名字之后的行为,廖凡完全是下意识的,“我记得周围的朋友们都站起来了,导演和制片人已经开始欢呼了!我记得我站起来迅速地跟导演深情相拥,跟制片人深情相拥,跟大家深情相拥……”
有人说廖凡很自信,因为前一天他的生日会上。有媒体曾问他获奖有多大的把握?他当时称很有信心。之后团队的人还提醒他不该把话说这么满。
“能与你相识,做一场冬天的梦,是我的幸运、幸福,期待在未来相遇!”这是桂纶镁在廖凡获奖后,写在微博里的一句话。
期待3月21日,在国内电影院中,廖凡与桂纶镁再次点燃《白日焰火》。
“我一直都挺膨胀的,别让我再膨胀了”
出道的近20年的时间里,廖凡演过很多戏,他的许多角色都深入人心,即使是配角。在人们眼里,他脸很熟但一直不红。2014年2月15日,荣膺柏林影帝的廖凡,占据了无数家媒体的头条,也突然成为朋友们的“宠儿”,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早就预言廖凡一定会红。
BQ:柏林归来感觉像做了一场梦吗?很有戏剧性。
L:其实生活的戏剧性比我拍电影更有意思。
BQ:他们都觉得你回来的时候,仿佛身上带着一束光。
L:那他们可能想多了,我后面没打灯。
BQ:没发现你自己有些变化吗?比如气场。
L:我比以前收敛很多了,以前我挺放肆的。
BQ:你得奖后,很多人都在跟你攀亲戚,说早就预言你一定会红会得影帝。
L:多好啊,原来我早就被人注意了,只是大家不出来表扬我而已。
BQ:这一次从柏林凯旋,在机场媒体把你围得水泄不通,这个阵势是你始料未及的吧?
L:让我挺意外的,其实我觉得就是我做了一件我该做的事。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难道得了奖就要膨胀嗎。之前有人问我说你得了奖会膨胀吗?我当时告诉他。我一直都挺膨胀的,你别让我再膨胀了。
BQ:但是自信是肯定会有的。
L:也不是,就是以前当我说一些话的时候,可能别人不太愿意听,但是现在突然我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听了,而且还觉得我说得特好,让我觉得很莫名其妙,其实我以前一直都这么说话的。
“坚持不妥协是一种快乐”
的确,也许廖凡不是带着一束光回来,而是大家带着一束光看他了。2月14日是情人节也是廖凡的生日,但在廖凡此次获奖之前,从未有人关注到这个特别的日子与廖凡的关系。对廖凡来说,这的确是他最难忘的一个生日,男人四十是个很重要的年龄段,“柏林影帝”给廖凡的40岁写上了华丽的一笔。
BQ:这个生日礼物很珍贵。
L:其实拍《白日焰火》的时候,我马上要过39岁的生日了,按中国人习惯就算是40岁了。当初接这部电影,我就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想把这个电影作为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算是对某一阶段的总结,或者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个时候真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命运是什么样。
电影拍摄结束之后,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导演。于是在我39岁生日的时候,导演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我在拍摄现场的照片,样子特惨的一张照片。结果好多人都说真够狠的,怎么这么惨啊,导演还回复说这是廖凡送给自己的礼物。
当时我就说,对,这就是最好的礼物。没想到就真的变成现在这样一份最好的礼物。这也说明,原来很多事情是可以去设想的,并且这些设想是有机会实现的。
BQ: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激励。
L: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吧,或者是对周围伙伴们信任的一种肯定。其实当自己想做一件事,并且能把它做成的时候是一种很棒的感觉。
BQ:你觉得30岁跟40岁心态会有很大的不同吗?
L:当然,但是我好像没怎么留意这些变化。因为于我而言,似乎还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可能我的承受力稍微好了点儿。
BQ:都说四十不惑,你现在还有惑吗?
L:我一回家我就觉得挺困惑的。(一
看通告的时候特困惑,据说排到四五月份了。)不会吧?极度困惑了!
BQ:以前你的“惑”是什么?
L:我就挺困惑我这么好的演员怎么没人找我拍戏呢。
BQ:你一直在拍戏啊,大家也都认识你。
L:不算多吧,其实我拍的戏应该不算太多。总有人问我你干嘛呢,我说在休息,然后他们就很纳闷,你怎么还在休息啊,你怎么还不去拍戏啊。
BQ:就是你对自己有要求,对你要演的角色有要求。
L: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对自己有要求,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戏让我有兴趣去拍,可能我拍一个戏的时候总想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奉献出来,但那个可能性其实挺小的。而且在我漫长的拍戏过程中,也就碰到一两个角色吧。
BQ:从30岁到40岁这十年,你觉得过得特别快还是有点漫长?
L:前几年过得挺慢的,后来就过得越来越快了。
BQ:过得慢跟心情有关吗?比如心情郁闷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L:其实我并不觉得郁闷,当然我也会有迷茫和消沉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怀疑自己,但这并不令我很难受,相反我觉得很快乐。就是当你坚持在做一个事情,并且那个事情是你想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快乐的。大家一聊坚持就觉得特苦,就觉得特惨,就会问你有没有站在街头没地儿可去,有没有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哭诉等等……
BQ:所以这应该是你现在的“惑”,无形中被塑造成了苦情励志型。
L:也不是苦情励志,可能大家觉得这样才会更激励人,更真实吧,这样观众看到了才觉得可信——就是你一定是经过一个特惨的阶段,又终于苦尽甘来。觉得这样更能够打动观众,更能够让大家信服。
BQ:但其实你想告诉大家,坚持不妥协是一种快乐。
L:当然,否则你为什么要坚持它,因为你快乐你才去坚持。
“不想把优点当做贩卖的资本”
一段时间以来,廖凡都保持着现在这样的胡子造型。这次从柏林回来,当大家带着一束光看他时,也发现了他的胡子很有文章,被打趣有“旺戏相”,因为他以这个形象亮相的几部商业大制作均取得了令人刮目的票房,而他颇具特色的胡子造型也被冠以“影帝胡”。
BQ:这样很性感……
L:这样就性感了?这太容易了。
BQ:如果刮掉胡子,会有不安全感吗?
L:不会,我刮掉胡子以后会不认识自己,有几天会不习惯。
BQ:其实不认识自己也是一种不安全感。
L:我喜欢这种不安全感,我喜欢冒险。
BQ:好像你30岁时有一个愿望,要做中国最性感、最骚的男演员。
L:我的要求真不是特别远大。
BQ:这个在柏林影帝之前,比较早的就实现了。
L:也不算实现吧,只是那个时候希望给自己设置一个走向远大理想过程中的近期目标,能想到的也不是什么好词,就说了这个吧。反正它让我觉得不是很困难达到,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敞开心扉去表达自己,当然是通过我的表演,那时候我就可以做到了。
BQ:在别人对你的评价中,有夸你帅的吗?
L:听到的少,基本上都是说他长得怎么这么难看啊。我不想知道我的优点在哪儿,因为我这个人不太懂得节制,就是特别不冷静,当我知道我的优势的时候,我就会一直在那儿贩卖。
BQ:你的优势,别人未必说出来,但是会传达给你。听说每一个跟你合作的女演员,都在内心里爱上了你。
L:你觉得她是真的吗?
BQ:我覺得是,这个其实你的感受应该是更直接的。你是有点不好意思?
L:那好吧!被那么多女演员欣赏,应该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吧!更何况我们拍的都是爱情戏,她为什么不能爱上我呢?
BQ:对啊,记得你说过如果拍一个爱情戏,真的能跟对手戏的演员产生一段爱情,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是真的有了,也是一种困惑吧,那你得爱上多少个人?或者是对你现在的感情也是一种困扰?
L:哇,把视野放大一点儿,别那么狭隘嘛(笑)。
BQ:就是这种爱不用付出行动。
L:要付出行动得多麻烦呀,这个事如果你有了一种感觉,并且在工作中去实现它,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事情吗?!
BQ:你应该属于闷骚型的,不是那种明着骚的。
L:都这样了,我还敢明着骚(笑)。
BQ:这样的人其实骨子里挺浪漫的……
L:我不知道,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浪漫的人,我觉得浪漫稍微有点儿矫情。
BQ:你的个性一直很低调……
L:主要是高调的人太多了,只要你不做高调的事就会低调。不是我低调,我也没刻意这么去做,我只是觉得有的时候你不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别人品头论足的台面上,生活中尽量简单点儿,这样挺好的,不用那么风光。 BQ:做一个最好的演员和一个最红的明星,前者是你的目标?
L: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冲突,我觉得最好的演员就应该是最红的明星,但是可能反向有点儿困难。坦白说,在我没得这个奖之前,我并不觉得我不红。当然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我,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红”这个词应该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呢?其实我有很多特别优秀的朋友,每一位拿出来一点儿都不丢人,但是他们并没有站在头条的位置。不过,他们在我的心目当中,应该是最红的。
BQ:现在一个演员的红往往用商业价值界定,不红就没有代言,也就意味着要比别人花得工夫要多,但得到的利益并不多。曾有很多跟你一起出道的人,后来都比你红了。你会有点急吗?
L: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从来就没有去问过自己,但老有人问,我就开始想为什么大家非得要问这么一个问题呢,我很不理解,说我真的不着急也不可能,肯定着急,着急的是大家不能够从更多的方面来承认你。人生有那么长的时间,可以慢慢来嘛,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其实现在的人都挺着急的,可能大家没有一种模式,或者一种传统,让你很认真、很踏实地去做一件事。
BQ:所以大家很欣赏你这一点,就是能坚持自己的方式,特立独行。
L: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倒变成特立独行了。
“希望《白日焰火》打破艺术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出道近20年来,廖凡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演戏和生存。这个过程中,他也有踌躇和迷茫的时候,第一次,是在他拍完电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后。他说当时就不想拍电视了,什么都不想拍了,只想拍电影,“不行,膨胀了!”
BQ:你觉得拍电影“高大上”?
L:那会儿年轻嘛,就觉得我得要干点儿有意义的事,我不能这么浪费时间,我什么都不能拍了。其实,人生肯定会有这么一个阶段,我觉得挺好的。要不然你不会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也可能拍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后,对电影对自己又多了一些了解,有了一些新的感知。所以那个时候就要求的更多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BQ:后来是怎么把心态调整过来的?
L:当你期望太多,却不断失望之后,你总得想想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失落啊!确实那个戏付出了很多,然后就得停一下,再去想。
BQ:接下来的一段迷茫期,应该就是拍《白日焰火》之前吧。当时因为拍摄电影《建党伟业》,肩膀严重受伤,置入了12根钢钉,让你一度很失落。
L:也不是失落,就是有点儿消沉。在受伤之前,我感觉自己得势头还不错,并且还主演了一个电视剧《生死线》,我觉得当时正有冒泡的趋势,有扭转命运的势头,还接演了一些商业的大制作的戏,给自己寻找了另一个空间,似乎往下的路会更宽一些,或者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但突然那个时候受伤了,所有的工作只能停下来,当时自己在想:为什么在我好不容易起势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所以有一个阶段很消沉,却因为身体的这种伤痛会对精神造成一种压力。通过这一次的小小的变故,我发现很多东西都开始发生变化。
BQ:比如呢?
L:我会对自己放松要求,不会像以前那样去要求自己。似乎有了一个停下来的借口,但是我很痛恨这样的状态。但是又不得不停下来,这时候只能去恢复,去尽量的让自己平静。
BQ:你是个很敏感的人吧,身体的伤痛直接会影响情绪的变化。
L:应该是,毕竟是受挫了嘛,它会让我有一些障碍,是心理上的障碍。让我不会再那么放肆,在这之前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会很彻底,有的时候就是玩命吧,挺过瘾的那种。但是受伤之后,让我有些顾忌和恐惧了,这个是让我特别沮丧的事,我有点儿怀疑了,总在问自己这事值吗?有这个必要吗?这是让人挺泄气的一件事。
BQ:就在这个时候,你遇到了《白日焰火》中的落魄警察张自力,其实有时一个演员与一个角色的相遇有种冥冥中的注定……
L:对,这也让我很感慨。当你遇到所谓不好的事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很平静地去面对它,它可能会变成一种好事。那时,我就觉得我跟《白日焰火》中的张自力很像,或者说他让我感到很熟悉,我能够体会到他的某一些最微妙的状态。再加上我本身也喜欢黑色电影,这个故事是我看过所有这一类型的剧本当中最棒的。
BQ:有一种说法,在国外拿奖的戏,在国内上映时票房都堪忧,你觉得这是一个魔咒吗?
L:我觉得不是吧,咱们干得不就是要打破魔咒的事情吗?!不到最后一刻,我绝对不松口。我觉得其实这部电影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这种题材的电影,在国内还挺少的,正因为观众们对于这种类型接触的很少,所以才会有期待。
而且这部电影比我想象当中的还要好,当然我的这个好与坏,可能不能代表大家的口味。它只是一种新的尝试,我相信观众朋友可能从看我们这部电影开始,会对这种电影慢慢有一些兴趣。而我在拍摄的过程中确实特别愉悦,非常地享受这个过程,希望大家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与我有同感。
【采访后记】廖凡热爱的那些生活
对廖凡来说,柏林影帝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虽然这份荣誉带给他许多关注,但也让人有些误读。似乎一个成名没趁早的人,生活也是乏善可陈的。那么,生活里的廖凡到底是怎样的,喜欢做什么?熟悉他的朋友告诉我,他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采访的第二天,在廖凡拍摄BQ封面的现场,他就聊起了他热爱的那些生活。
雨滴、伞、雾、黑白,摄影师营造的意境,让廖凡很自如地投入其中。他很喜欢黑白片,适合他的表达方式。镜头前的他,仿佛话剧舞台上的他。
“嗯,最好有一个脚本,或者有一个主题,这样就会更有趣一些。”待摄影师换布景时,廖凡边看着电脑里的照片边说。
他平时也喜欢拍照片,而且还是个技术控。他说这是受了许多技术控朋友的影响,“他们都有好多台相机,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过生日,拿出他的相机卖弄,我一看,眼睛都红了,问是什么型号的,必须来一个”。
廖凡有一台MM的旁轴相机,全画幅的,用这台相机拍了一阵以后,他说再看彩色都看不了,“太绚丽太耀眼,只能看黑白片了”。
廖凡戏言自己被带上了一条不归路。“镜头太贵了!这次去德国还想淘一台更老式的莱卡相机……”
除了喜欢玩相机,廖凡还喜欢收藏车,他有一辆与《罗马假日》同款的维斯帕摩托车。通常订这样一台要花很长的时间,“比我想象的时间还长,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才拿到货”。天气好的时候约上三两好友,骑车郊游,是他一大乐趣。
他对服装也有自己的要求。这次拍摄的服装,他都要提前看下。特意交代别借日韩范儿的,他现在喜欢欧美范儿。
生活中着装,他更喜欢随性舒服一些的,“最好抄起衣服穿上就可以出门,不用想太多。这就是最合适的”。
有时,他一天可以换五六套衣服。“就是穿著玩嘛,出趟门换一身,买菜时你也换一身,其实服装就是一个道具,穿不同的衣服给你自己不同的感觉。”
“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我问他。
“就是想干一件事,可以慢慢做;不想干就不做,没有太多的压力。我常想呆在一个地方,不用跟任何人接触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都能实现。我曾想当一个画家,就是你自己就可以完成一件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