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聚力开发 谱写档案事业新篇章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苏州市档案局关心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基础,加强服务,创新引领,有效促进了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区档案局先后获得江苏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苏州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依法管理,不断提升社会档案意识
  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认真宣传档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10号令,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加强基层档案规范化。
  1.规范基层档案工作。区档案局依法加强列入进馆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每年根据标准,对区机关单位和镇(区)档案工作实行档案工作年度评价,评定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并进行通报。自2017年起,根据区委“区域科学发展考评管理性指标”,将档案工作列入镇(区)绩效考核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档案监管。同时,依靠等级认定手段加强行政村、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确保基层民生档案安全保管、合理利用。积极贯彻国家档案局9号令,采取QQ群、电话远程咨询、上门安装及维护等方式,加强对各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目前,全区基层档案室已全部安装PDE档案管理软件,大部分单位建成重要、珍贵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五星、四星级单位档案室已全部实现室藏档案全文数字化。
  2.积极开展依法行政。近年来,区档案局梳理了权力清单,制定了清单办事指南。政务服务实施“一张网”工作,权力事项全部挂接省政务网,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备案验收”网上办件量达22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建立涵盖120家单位的对象库,实施随机抽查、有效监管。
  3.加大档案法制宣传。近年来,区档案局结合档案事业“六五”“七五”普法工作,积极利用“6·9”国际档案日、苏州档案日、吴江社科普及宣传周等时机和《吴江日报》、“吴江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同时,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先后进入二村社区、乐龄公寓、开弦弓村宣传档案法和档案知识,为市民解决老照片扫描、档案保护等问题。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先后向过云楼、吴江东方国资公司、同里实验小学、东恒盛大酒店、机关党员服务中心等赠送地情书籍,服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影响力。与吴江日报社合作,开展未成年人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档案馆,上一堂家庭档案课,培养了他们的档案意识。
  二、量质并举,夯实馆藏资源基础
  档案资源建设是地方档案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吴江区档案局(馆)从“大档案”格局出发,统筹规划,努力建设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档案资源体系和管理体系。
  1.提升档案资源广度。2011年,区档案局修订并施行了《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将部分二级单位和重点事业单位纳入建档范围,扩大了民生档案的内容。在新的归档范围细则指导下,近年来先后依法接收了城管局、人民银行、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6个单位在2008年以前形成的70400卷、94940件档案。专题接收10多万件土地确权档案。同时,从拓宽档案资源门类的角度出发,区档案局加大档案征集力度,先后建成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吴江档案库、吴江文学艺术人才档案库、“丝绸之路”工商档案库、抗战记忆库、柳亚子与南社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吴江报业新闻档案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10万多卷(件)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吴江调查队家计调查资料、乡镇企业档案史料、唐宣个人日记、钮泉娜百对婚礼照片、记录柳亚子与毛泽东友情的《新华日报》、费孝通三舅杨君谋纪念碑等一大批材料成为档案馆的重要资源。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馆藏总量从“十二五”之初的17万卷(件、册)增长到如今的80万卷(件、册),馆藏结构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2.实施档案安全有效保管。区档案局强化“万无一失”意识,采取严格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维护设施设备有效运转。定期开展到期档案的鉴定划控,科学调整案卷排列,实现档案工作科学管理。做好年度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江苏省的档案抢救保护专项经费,修复零散、破损、霉变档案。按照苏州市档案局的要求,将局馆457GB电子数据存入硬盘,在河南省档案局进行异地备份。注重档案在查阅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工作,先后出台档案查阅利用制度,防止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撕毁、泄密等现象。
  3.全面升级档案数字化资源。近年来,紧跟档案事业发展趋势,从安全保管、提高利用效率角度出发,加强馆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通过三年计划,完成1000万页扫描量,馆藏资源数字化率接近100%。同时,进一步有序开展目录校对整理工作,为实现有效利用打下基础。对区电子文件中心进行升级维护,确保正常运行,中心现已接收、存储电子文件9000余件。
  三、聚焦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档案工作只有主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始终牢记使命,创新突破,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1.参与全区中心工作。积极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先后为盛家厍历史街区、震泽“丝绸小镇”、开弦弓村、南厍村保护开发,以及大运河吴江段文化带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获得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参与太湖新城地名命名、胜地公园命名,相关建议获得落实。参与黎里古镇“中秋显宝”、隐读村文化挖掘,协助筹办同里游客中心历史文化展览、八坼历史文化苑,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发起成立吴江拍记队,重点拍摄记录全区重大活动、城乡风貌以及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巷等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和变化。开展全区工业遗存普查,保护地方工业遗产资源。
  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积极做好重点项目档案的登记、备案工作,完成通鼎光棒有限公司新建项目、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苏震生物年产5万吨生物质差别化纤项目、科林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档案的验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重点加大对全区百强民营企业和拟上市公司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亨通集团、康力电梯、东太湖大酒店、诚信典当、苏商租赁、欣达通信科技、通鼎光棒、盛泽投资发展公司、盛泽轻纺城、华衍水务等一大批企业实现规范化建档。开展农业合作社建档试点,八坼朱毛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震泽齐心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建档,并達到江苏省一星级标准。开展宗教场所档案建设,小九华寺、圆通寺、泗州禅寺以及各镇的基督教堂纷纷规范了档案工作,达到了省星级建档标准,促进了社会和谐。   3.服务民生,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区档案馆以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实行“5+1”接待日制度,年接待查档者1万余人次,查阅档案资料1.5万卷(件、册),充分发挥了民生档案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这在工龄档案查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达到了“常来档案馆,少去信访局”的成效。区现行文件中心文件量不断增长,市民点击现行文件数量达上百万人次,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凭证。
  四、树立品牌,引领档案文化建设


  档案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吴江区档案局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充分挖掘馆藏特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挥档案文化教育功能,为建设文化强区添砖加瓦。
  1.打造“互联网+档案”吴江模式。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抢抓互联网机遇,对原有的吴江档案信息网进行改版,跳出单纯的档案工作范围,建设“吴江通”网站,2013年6月正式运行,共设置了36个一级栏目,100多个二级栏目,拥有2亿多文字、2万余张图片,年访问量达200万人次。网站已发展成为吴江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被评为吴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创优奖和优秀政务网站。基于“吴江通”网站开发初见成效,2014年底区档案局又着力打造快速、高效、便捷、互动的档案文化宣传新阵地——“吴江通”微信,三年多来,“吴江通”微信公众号共推送经精心编纂的稿件1000多条,累计阅读人数200万人次。在内容发布上,始终坚持“史料为重,内容为王”的编纂理念,吸引了吴江本土的老吴江、新吴江人和在外地的吴江游子的关注,现在已成为吴江地域历史文化展示的窗口、提供档案和地方志公共服务的平台、档案方志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全国400家档案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取得了2016年度第一名、2017年度第二名、2018年度继续保持领先的好成绩。2016年以馆藏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源为基础,以丰富“吴江通”地域历史文化网站为核心内容,区档案局进一步构建一个集地方志书、年鉴、地情书籍、音像视频、图片等资料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共享,在档案历史文化、地情资料上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读者少跑腿”。
  2.开发有吴江特色的文化产品。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全区文化建设,先后编纂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画册》《官德明鉴录》《纪念吴江撤县设市20周年画册》《造园大师计成》《百湖之城看吴江》《吴江历代名胜》《吴江知县》《吴江方言俚语集成》《吴江方言语音典藏》《吴江名门望族》《吴江记忆——档案里的故事》《钮泉娜眼中的吴江》《吴江抗战纪事》《历代名人与吴江》《难忘的岁月》《吴江档案志》等文化书籍。参与编纂了《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吴江卷)、《苏州湾·太湖名片——苏州太湖新城地名志》、《吴江工匠》等30多本地情书籍。主持编写了《吴江年鉴》《吴江大事记》《吴江纪事》等信息类书籍。二轮修志成果显著,2013年出版《吴江市志》,《松陵镇志》《吴江丝绸志》《龙泾村志》等46部镇志、部门志、行业志、村志相继出版。《同里镇志》《黎里镇志》《震泽镇志》和《开弦弓村志》等列入了全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并相继出版。历代旧志保护工程扎实推进,目前已点校出版《弘治吴江志》《嘉靖吴江县志》《乾隆震泽县志》等20多种(部),较好地发挥了“观古鉴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多种书籍获省、苏州市档案文化成果奖。
  3.建设有影响力的档案教育基地。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馆)依托丰富的档案资源优势,建成费孝通与吴江、中共吴江党史资料陈列馆,与之前的吴江档案史料陈列、吴江名人展、吴江历史文化综合展,共同构成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吴江区档案馆先后创建为全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吴江区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吴江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基地年均接待5000多人次,已成为市民学习本土历史文化、党员开展党史教育、中小学生接受乡土教育的重要场所。


  4.开展口述史料征集。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利用纪念活动契机,开展了系列口述史料征集活动。2015年,与老干部局合作邀请离休老干部口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经历。同年邀请参与过抗战的人士召开十余次座谈会,进行抗战回忆座谈,编纂出版《吴江抗战纪事》。2017年以来,区档案局与复旦大学教授、《开弦弓村志》主编刘豪兴、开弦弓村“农民教授”姚富坤等共同在七都镇开弦弓村开展了口述史料征集,记录村民家庭变化、个人经历和社会感受。同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依工和夫人金季男中医师的支持下,开展了吴江名中医金储之个人资料的征集建档,通过整理金储之先生的照片、毕业证书、获奖证书、手稿、著作等几十件资料,以及金季男、金跃德的口述资料,形成了《吴江名中医金储之》一文。2018年又开展了原中共吴江县委党校徐大伟个人口述史料征集工作。
  5.编写群体和个人回忆录。
  2014年,开展了蔡雪熊《我的回忆》一书的编辑工作。蔡雪熊长期在吴江丝绸系统工作,1994年被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退休后仍继续在丝绸行业协会岗位上不遗余力地为振兴丝绸服务。2016—2017年先后编辑了王寅初《滴水纪事》、刘荣发《我在吴江五十年》。刘荣发1964年分配至吴江七都工作,1970年进入政法战线工作,2000年退休,他将自己1957年以来写成的30本日记无偿捐赠给吴江区档案馆收藏。2016年,吴江区档案局开展了为“知青”做一份记忆汇编的课题。通过举办“走近知青”座谈会、广泛征集“知青”档案资料等途径,编纂出版《难忘的岁月》。
  五、不忘初心,打造高素质档案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多措并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区共有4人获得高级职称,9人获得中级职称,39人获得初级职称。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档案局党员干部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實“一岗双责”。通过完善党建工作制度,积极举办“三会一课”,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提高党员党性意识,从思想源头上保证档案业务指导和史志编研两支队伍茁壮成长,形成了攀高比强、勇争一流的工作氛围。
  2.加强业务培训。近年来,区档案局面向全区举办了5期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班,1000多人次参训,确保档案人员具备档案业务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理论知识。面向各领域档案人员,先后举办了卫生系统、行政村、学校、机关等单位20多个班次5000多人次的档案业务培训,提升了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区档案局还组织单位业务人员参加了苏州市档案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吴江区法制办组织的法制培训班,以及年鉴编纂培训、年报编制培训、档案保护等专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提升了业务指导人员的履职能力。
  3.开展业务交流。区档案局、档案学会积极组织活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档案工作者视野。建立了600人组成的“吴江档案业务QQ群”,利用网络平台优势,进行在线指导。档案学会每年编发6期《吴江档案》,结合当前实际工作,及时报道档案工作政策法规、业务辅导、经验交流和全市档案工作动态。近年来,组织档案人员撰文参与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研讨,发表论文50多篇。
  进入新时代,吴江区档案局将继续推进档案工作由封闭向开放,由重保管向重服务转变,积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不忘初心,主动作为,努力谱写吴江档案事业新篇章。
其他文献
1月5日,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到市档案馆调研指导工作。缪瑞林市长先后参观了"追梦路上——中国共产党在南京"档案史料图片展,查看了档案查阅中心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
8月8日,姑苏区委常委、党政办主任谢强到姑苏区档案局调研档案工作。谢强听取了区档案局领导班子对上半年度档案工作的汇报,对上半年姑苏区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明正德年间,荣氏先祖水濂公迁居无锡西乡,历经500多年,一个以姓聚居的江南巨族由此诞生,其集聚的山麓溪畔被称为荣巷,开设有荣氏女塾、公益小学、竞化女校、工商中学、大公图
以海州香薷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hiTAIL-PCR和walking技术扩增得到其细胞壁转化酶基因启动子(Ehcw INVP)片段,长度为1727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片段中含有多个
4月16日至17日,国家档案局非公企业档案协作组第三组2018年业务交流活动在苏宁集团总部举行.协作组成员单位华为、新奥、修正药业、福信、四川剑南春、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
6月3日,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建邺区委区政府等开启了南京地区今年"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南京地区档案部门联合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举办
近日,为加强我省村级档案管理,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颁布的《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江苏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结合我省实际联合出台了《江苏省〈村
文章从设置CRO职位出发,分析美国文件管理在宏观战略层面上的特征和转变,同时探讨对我国文件管理的启示,提出不仅应提高工作者个体素质,还应借鉴美国经验,从整体建设模式、制度、
1月23日,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就苏州市档案局关于打造“世界遗产城市”的建议作出批示,指出“市档案局关于打造世界遗产城市的五点建议很有价值,应以此为抓手,推进
在传统载体档案管理中,文件分类方案与保管期限表是分开制定与维护的,这种模式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而且容易割裂两者之间应有的联系。电子文件分类方案与保管期限表有必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