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作文素材,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能力;兴趣;积累; 实践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四个环节在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只有相互作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写作能力是对听、说、读三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志,然而我在多年的语文课教学中发现,会听、会说、会读的学生颇多,而会写的学生却很少,写得好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如何突破写作教学的瓶颈,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也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培养他们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五年级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在学生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歌曲及视频形式呈现《黄河颂》,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體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二、 注重平时积累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素材这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能把自己的认知、情感、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把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以各种方式保存起来。材料是越积累便越丰富,这是量的变,而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如我们对某一事物材料积累多了,对它的认识便会产生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就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去积累写作材料呢?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积累材料的几种方法:
1.要学生学会写生活笔记
通过写笔记他们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生活片断及时记录下来,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能比较零碎,不能构成一篇作文,但它们直接来自生活,新鲜,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积少成多,以后会很有用处。
2.教学生做剪报评析
有人说,报纸是最新的百科全书,这话不无道理,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宣传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且各种文体兼俱,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对提高觉悟、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剪报评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①文体和作者,②生字词的读音和解释,③文章的段落,先标出自然段,然后归纳出意义段,
3.教学生做读书摘录卡片
做读书摘录卡片是积累词汇,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学生思想成长有益,而且对学习语言也十分必要,告诉他们摘录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他们自己觉得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句子都可以摘录下来。如,读一本小说,可从中摘录描写人物外貌、人物言行的一些句子。在阅读报刊、杂志时,可从中摘录一些写景的句子。
三、让学生的写作源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作文与观察大自然结合起来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农村一年四季的自然风景是一幅幅翻不完是风景画。所以同学们就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有计划、有目的地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就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作文的第一手材料。 例如春天来了,我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武都公园景色的作文,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去公园游玩和观赏景色,感知公园春季景色的美丽,然后写出自己眼里的公园美景。通过亲身的观察和体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自己眼里公园的美景,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作文与描写家乡面貌结合起来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可以到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工厂企业等地方去参观访问。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体验,把作文训练有机地安排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家乡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二十年后回故乡》,同学们在描写家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对家乡的未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由于写作素材源于自己的生活,源于家乡的变化,是自己真真切切所感受到、体会到的,所以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作文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平时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就要积极参与,不要当“小公主”或“小少爷”。如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如果能经常主动做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同样对写作也会有帮助,自然也就会有收获,如挑水、拖地、锄地等。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体会到爸爸、妈妈做家务、种田的艰辛。同样还可以通过爬山、绘画、饲养小动物等活动,积累实际操作或参与的实践知识,有了这些积累,写作文就不头疼了。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共同感受,写作教学也是语文课教学的一个瓶颈,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从害怕写向想写、乐于写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得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只有学生心中积累的多了,他们才不会怕写、而会乐于写,当然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善于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海贞《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2010
[2]雷振宇《浅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能力的培养》,2013,(5)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葆真小学746000 )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能力;兴趣;积累; 实践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四个环节在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只有相互作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写作能力是对听、说、读三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志,然而我在多年的语文课教学中发现,会听、会说、会读的学生颇多,而会写的学生却很少,写得好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如何突破写作教学的瓶颈,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也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培养他们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五年级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在学生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歌曲及视频形式呈现《黄河颂》,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體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二、 注重平时积累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素材这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能把自己的认知、情感、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把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以各种方式保存起来。材料是越积累便越丰富,这是量的变,而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如我们对某一事物材料积累多了,对它的认识便会产生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就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去积累写作材料呢?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积累材料的几种方法:
1.要学生学会写生活笔记
通过写笔记他们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生活片断及时记录下来,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能比较零碎,不能构成一篇作文,但它们直接来自生活,新鲜,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积少成多,以后会很有用处。
2.教学生做剪报评析
有人说,报纸是最新的百科全书,这话不无道理,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宣传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且各种文体兼俱,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对提高觉悟、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剪报评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①文体和作者,②生字词的读音和解释,③文章的段落,先标出自然段,然后归纳出意义段,
3.教学生做读书摘录卡片
做读书摘录卡片是积累词汇,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学生思想成长有益,而且对学习语言也十分必要,告诉他们摘录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他们自己觉得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句子都可以摘录下来。如,读一本小说,可从中摘录描写人物外貌、人物言行的一些句子。在阅读报刊、杂志时,可从中摘录一些写景的句子。
三、让学生的写作源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作文与观察大自然结合起来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农村一年四季的自然风景是一幅幅翻不完是风景画。所以同学们就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有计划、有目的地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就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作文的第一手材料。 例如春天来了,我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武都公园景色的作文,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去公园游玩和观赏景色,感知公园春季景色的美丽,然后写出自己眼里的公园美景。通过亲身的观察和体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自己眼里公园的美景,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作文与描写家乡面貌结合起来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可以到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工厂企业等地方去参观访问。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体验,把作文训练有机地安排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家乡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二十年后回故乡》,同学们在描写家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对家乡的未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由于写作素材源于自己的生活,源于家乡的变化,是自己真真切切所感受到、体会到的,所以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作文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平时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就要积极参与,不要当“小公主”或“小少爷”。如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如果能经常主动做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同样对写作也会有帮助,自然也就会有收获,如挑水、拖地、锄地等。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体会到爸爸、妈妈做家务、种田的艰辛。同样还可以通过爬山、绘画、饲养小动物等活动,积累实际操作或参与的实践知识,有了这些积累,写作文就不头疼了。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共同感受,写作教学也是语文课教学的一个瓶颈,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从害怕写向想写、乐于写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得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只有学生心中积累的多了,他们才不会怕写、而会乐于写,当然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善于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海贞《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2010
[2]雷振宇《浅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能力的培养》,2013,(5)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葆真小学74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