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RN的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析1+PRN的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85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确诊为继发于AMD或者高度近视并且接收单一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在治疗后1天、7天、1年内每个月的BCVA(最佳矫正视力)、CRT(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以及1年之后眼部地图装萎缩进展。结果在患者治疗之后,不同时间点AMD与高度近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相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1周~3月期间视力提升最为显著,在治疗后3月~1年基本趋于平稳。CRT的治疗改善情况与BCVA一样,在随访观察1年会后,所有的患者患眼相较健眼中地图状萎缩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9眼发生结膜下出血情况、轻度视网膜劈裂的患者有1例,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通过对AMD及高度近视黄斑CNV患者,行1+PRN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疗效,并且能够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保证患者的安全可操作性,注射次数较少就不会对患者地图状萎缩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在当前临床中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EB病毒(EBV)与儿童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1996至2005年间的石蜡包埋、淋巴结来源的36例霍奇金淋巴瘤(HL)和5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标本,以同期保存的4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病理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BV-LMP1,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EBER5,判断EBV的阳性率。结果HL的EBV阳性检出率为72.2%(26/36),NHL的EBV阳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