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课堂融合“三步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却令人担忧:教师苦恼于文言文与学生的脱节,课堂设计既缺乏文言味,也满足不了趣味性,不小心就陷入教师串讲一统天下,学生机械吸收的“沼泽”;学生呢,埋怨课堂的僵化,质疑学文言文的意义。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也逐步摸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策略。我认为只有唤起学生的自觉语用[2],唤醒学生表达意识和表现意识的动机,让他们乐于表达、享受表达,才能实现文言课堂上学生从“无我”变成“有我”、“大我”,实现课堂的融合。
  下面我以《治水必躬亲》为例,谈一点促进文言课堂教学融合的具体做法。
  一、贴近学生心理的导入,消除生本隔阂
  设计目的是打破文言文渺远陌生的魔障,唤起学生自觉语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尝试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初步融合。
  待课阶段,我在PPT上出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习文言文?”并抛出了三个维度:最现实的理由、最爱国的理由、最新潮的理由。这是一个贴近学生心理的提问。学生觉得很新鲜,他们平时只是埋怨,没有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过,于是全班兴奋地整理出了以下答案:最现实的理由——考试有文言文阅读,还有成语选择题,很多成语出自文言文。最爱国的理由——中国的灿烂文明大多是文言文,古籍里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日本人在挖掘,韩国人在抢夺,中国人自己怎能落后?最新潮的理由——网络流行语“重要的事说三遍!!!”“秀恩爱,死得快”换了文言文表述更牛气:“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爱而不藏自取其亡”,另外,如今流行穿越,万一到了古代,学好文言文,走遍天下都不怕……
  明显能够看到,学生即使吐槽考试,脸上依然有愉悦的表情;原来高大上的爱国理由,瞬间变得接地气而更深入人心;至于新潮的网络流行语、穿越论与当下学生关注的信息接轨。这波讨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好感,甚至还会带动一波课后的“流行语”文言改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导入换来学生兴致勃勃的开始,每个学生开始自觉语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唤醒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欲表达的大门的同时,消除了生本隔阂,初步实现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融合。
  二、满足竞争精神的过程,营造共生氛围
  设计目的是以最轻松的方式,维持学生自觉语用意识,实现竞争与求知的双线并进,让课堂过程、知识、学生、老师形成共生关系,促进彼此良性发展,让学生获得递进式的收获,最终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进一步融合。
  我在学生因为导入而兴奋的时候,趁热打铁,建议用游戏闯关的方式挑战本课程的学习。把整个《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成了游戏的各个关卡。
  第一关:播疑。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做好标注,不作解答,等下面闯关环节自己逐个击破。一方面提醒学生预习时质疑的重要性,播下“学贵有疑”的种子;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疑而学有的放矢,一课至少一得;还有一方面,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我认为若是能引导学生自己边学边“解惑”,是更值得提倡的。
  第二关:浅读。先集体朗读生字词,教师进行必要点拨;然后随机邀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以是否读准字音来评价;最后学生齐声朗读,要求仍是读准字音。这个环节的活动,一是对预习的检查,二是对文本内容的熟悉,难度系数比较低,适应所有学生的能力,是解决文言“言”的第一步,也是为下一关蓄势。
  第三关:深说。先用PPT展示需要學生理解的问题(具体在下一个设计中说明),请学生先用文言文原文回答,再用白话文解说问题和答案。这个环节的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与亮点。一改串讲的旧传统,给予学生课堂上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思索相互探讨;也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借助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再进一步积累新词语、掌握新语法句式,做到了“学文带言”;学生在梳理“言”的过程中,了解作者,了解古人的生活、感情、智慧等,实现了“理言解文”。学生由自觉语用而得知识,文言并进,增强了自我效能,促进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进一步融合。
  在这一关还安排了“说朗读”,与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不同,第二遍要求读准节奏。例如“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在理解文义基础上,学生轻而易举地准确断句“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并明确了语义是断句的重要标准。第三遍、第四遍朗读,是在了解情感思想等前提下读出情感。“说朗读”,是对第二关的呼应与延伸。
  整个闯关竞争学习,对学生要求是步步提升,让学生的自觉语用持续保持在兴奋状态,学生的收获也是阶梯式递进。当然把教学融于竞争游戏中,要考虑到以下方面:1.适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处于“跳一跳”的课堂状态;2.照顾个别差异,使人人有参与感;3.步骤要紧凑,环节与环节呈阶梯性递进;4.最终还是要达到教学目的,给学生正面引导。
  三、契合文言语境的提问,通融古今情理
  设计目的是以有效的提问方式,更深层次挖掘学生的自觉语用能力,营造丰富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与文言文的更深融合,实现学生知识起点与终点的融合,实现作者课程、教师课程、学生课程的融合。
  我在第三关“深说”环节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先用文言文原文回答,再用白话文解读问题与答案。
  (1)治水必躬亲,所以然者何?(出自《晏子使楚》)(要求集体回答)
  (2)治水之法何患焉?(“患其塔动”出自《梵天寺木塔》)(学生推荐一个语文尖子生来回答)
  (3)海忠介治水,水利兴,何也?(随机抽一个学生来回答)
  这个设计的效果一下子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改变了以往遇文言沉默是金、机械认知的传统学习习惯,争先展示自己的知识才情或演绎自己的思辨能力。学生散发着激扬生命的自豪,散发着主体在场的魅力。
  究其原因,首先提问方式新颖有效,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主动回归文言文本,直接与作者对话,复活了作者、复活了时代,通融了古今情理;另一方面减少了教师解读,学生获得了生产知识的主动权,较好融合了作者课程、教师课程、学生课程。其次,提问以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为起点,鼓励学生走向思维的远点,更深地挖掘了学生自觉语用能力,既满足学生兴趣也符合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第三,从文言到白话,从白话到文言,从学生全体到个体,从指定到随机,既契合语境又符合认知规律,既全员参与又照顾差异,课堂成为了人与人融合的课堂,文言文促进了这一融合,也加入了这一融合。
  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认为:文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是问题而不是既成的结论;探究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不该以权威或书本上的观点来封锁学生的思维疆界。[3]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
  在进行《治水必躬亲》教学时,我设计的“贴近学生心理的导入,消除生本隔阂”,“满足竞争精神的过程,营造共生氛围”,“契合文言语境的提问,通融古今情理”三步法策略,正是为了唤起并维持着学生的自觉语用能力,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满足感,乐于表达享受表达。
  然而正如“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老师所言:一堂课的力量是微小的,师生能乐在其中,是种进步。[4]一堂有效的文言课并不能让整个文言文教学发生质的改变。教师还得寻找更多策略,唤醒学生自觉语用乃至积极语用,才能更好地砥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用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言课堂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熊芳芳,剑男.“语文”何为?——熊芳芳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8.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作出重要贡献的,无产阶级观察、认识战争基本问题的最根本的看法,它为我们揭示战争基本规律、正确认识战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然而近年来,由于世界军事变革的日新月异,当代战争现象的纷繁复杂,以及军事新观点、新思想的层出不穷,使得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在当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原本耳熟能详的基本原理受到质疑甚至否定,而一些似是而非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在北京语文高考中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相比2015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中仅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中提到“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以外,并没有其他对于经典阅读篇目的明显例举,但在2016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附录处增加了“《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素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的肯定。古典诗歌固然精妙绝伦,但随着当代人的生活愈发丰富多姿,其情感表达无法再囿于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等拘束,新诗应运而生。  新诗又称现代汉诗,是用精粹的现代汉语书写现代人内在的情感与思想的富有音乐性的文学样式。施蛰存曾说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
鲁迅先生小说《祝福》自问世以来,评论不断,而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大部分教师却只着重人物分析,以祥林嫂为中心,重点解读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探析祥林嫂的死因。这样将对祥林嫂的分析来代替《祝福》的解读是不正确的,熟不知,《祝福》这部小说是以“我”为叙述者,将“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套在一起的叙事结构,解读文本时要注意结合两个故事的关联,这样才能深刻的了解并挖掘作品的主题。  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学生习作思路清晰但内容肤浅,总在一个层面翻来覆去,变着法子重复开头的意思,在一个观点上浅尝辄止,用大量的例举或华美的语言来掩盖思维的缺陷。总之,文章思路清晰,但層次内部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为了丰富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凸显论证的层次感和深度,笔者以南京、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试题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议论文内部凸显层次感和深刻性,使文章内容条分缕析由浅入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道作文题都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作,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充满生趣的美的情境,能吸引全体儿童快乐地学习……是情境的美激发了儿童热烈的情绪。”[1] 情境是一种引人设身处地置身其间的环境,是一种蕴含着特殊意味的场合
博览群书编辑部:  偶然读到发表于贵刊2006年第12期的马元龙的文章《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我所翻译的《拉康选集》。读了之后颇有几点感想,乞借贵刊一角略述,亦可就教于关心拉康译文的读者。  译事无止境,只有切琢中才能进步。我翻译的《拉康选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后,一直未见专家对译文的评判,这次看到有人来点评,甚是欣喜,但是细读之下,却感到非常失望。翻译,是个从原文到目标文的过程;评论翻译
本文要说的案例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在1949年《哈佛法律评论》中所虚构的洞穴探险者案(Lon Fuller,“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62 Harvard Law Re-view 616,1949)。事实上,即便在多次读过这则案例后,笔者在叙述这一案例的事实之时仍旧有一种心悸。这种心悸不仅来自于案件情节的起承转合与跌宕起伏,更来自于案件当事人在身
美国大公司并购攻防战中,老总如能请到高盛或摩根士丹利为其出谋划策,那感觉是很好的,有如《三国演义》中的军阀找到了诸葛亮或司马懿作军师。但拉扎德公司(Lazard)的英雄们不这样看,他们自认为比高盛那些人还要高出一筹。在资本市场弄潮,高盛一靠资金二靠人,而拉扎德的好汉们是只出人不出钱,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客户谋财(很有绍兴师爷的意思)。他们自称“是一批重要的人为另一些重要的人出谋划策”。美国已经有人为
从文言到白话,从平民语到文人笔墨,从党八股到小布尔乔亚之文,汉语言在20世纪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实用主义一直是汉语身上的重负,以致其审美的功能日趋弱化了。六七十年代,汉语的表达是贫困的,文字的许多潜力都丧失掉了。所谓新时期文学,恰是在这个贫困的时期开始的。“四人帮”垮台后,中国重新开始了梦的书写。那时还是观念的现代的转型,个体意识的萌动还是后来的事情。到了80年代,文化的自觉意识在学界和文坛蔓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