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旨在了解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的病原特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染色镜检、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敏感性,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毒力情况.结果 表明,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283 bp,与约翰逊不动杆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大于99%%;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试验组小鼠死亡率达80%.分离菌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等6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等4种药物耐药.本研究从奶牛垫料
【机 构】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齐齐哈尔161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了解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的病原特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染色镜检、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敏感性,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毒力情况.结果 表明,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283 bp,与约翰逊不动杆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大于99%%;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试验组小鼠死亡率达80%.分离菌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等6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等4种药物耐药.本研究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到1株约翰逊不动杆菌,为奶牛源约翰逊不动杆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小花棘豆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和荒漠区的一种有毒植物,其主要毒性成分为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牲畜采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给当地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探究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植株苦马豆素及其与内生真菌关系.采集内蒙古8个样地120株小花棘豆,利用萃取、离心、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和纯化植物单株和菌丝体的SW,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SW水平,取茎和叶外植体分离培养内生真菌,提取植物和真菌的总DNA,扩增真菌特异序列,利用内生真菌微生物学特征和D
阿米卡星(Amikacin,又名丁胺卡那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对许多肠道G-杆菌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不会因此类酶钝化而失去抗菌活性,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 [1].抗菌谱较广,敏感性高,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临床应用广泛,但肾毒性是其限制性不良反应.为了解阿米卡星肾毒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本研究纳入2017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医嘱内容包含“阿米卡星”的患者1103例,分析其基本信息、给药
2021年12月18日,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亚太公共卫生应急治理大会暨第一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公共卫生分会年会(以下简称“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这次大会得到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公共卫生分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大会围绕“讲述中国故事、倾听世界声音”主题,共同分享、交流和探讨COVID-19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的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大会由专家主旨报告和4个平行专题报告组成.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吴
目的 对部分发达国家社会急救培训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为我国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四个国家在法律法规、培训机构或组织、培训种类和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标准和认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发达国家普遍构建了完备严谨的急救培训法律体系,重视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采用多样培训方式传授急救知识或技能,并注重学校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结论 完善社会急救培训需要完善急救培训立法、注重培训人群的分级分类、规范培训流程与
研究提取条件对槟榔核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以槟榔核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利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槟榔核中多酚的含量,分析槟榔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槟榔核多酚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多酚提取量为111.47 mg/g,该条件下的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90.5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9.67%.通过体外实验证明槟榔核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糖能
目的 探讨以直接抽吸技术作为首选取栓策略时,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远端通路导管进行机械取栓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1~88岁,平均年龄(63.56±11.63)岁.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7例(42.5%),颈内动脉段闭塞13例(32.5%),基底动脉闭塞10例(25%).分析机械取栓的再通率、并发症以及90 d预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
为筛选大果榛子嫩枝扦插适宜的混配基质,试验以泥炭、河沙与珍珠岩的不同配比混配后作为扦插基质,通过生根情况及根系生长量指标,筛选适宜混配基质的配比.结果 表明:其中以珍珠岩和泥炭作为材料混配而成的基质总体生根率低,根系长势较差.以河沙和泥炭混配的基质插条生根率、生根指数较好.所有处理中以沙∶泥炭=10∶1的混配基质大果榛子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达到83.61%,同时生根指数较高.实际中,建议采用沙∶泥炭=10∶1,若无泥炭,也可采用河沙作为扦插基质.
利用微积分方程,模拟单株立木树干材积,根据不同精度的需要,论述两种微积分方程下的材积计算公式.通过量取大量解析木圆盘断面长短轴,得出长短半轴比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方便性强、精确度高,从而为今后活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的计算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目的 通过构建洪水灾害三级医学救援体系,提高洪水灾害医疗救援效率,降低救援人员伤病率.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安徽抗洪抢险任务特点、救援人员伤情特点,研究医疗救援装备和人员配置方案,构建现场医疗救援队、省(市)级医疗救援队和国家医学救援队专家三级医学救援体系.结果 通过应用抗洪抢险现场三级救援体系,有效提高了洪水灾害现场救援效率,并降低了救援人员伤病率.结论 三级救援体系能够解决现场任务多而救援力量配比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洪水灾害现场保障效能.
微波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非细菌性炎症、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是现代康复的常规物理治疗手段,但因其在高频电磁场下组织产生内源热的特性,一旦发生烫伤则相较于常规热辐射损伤,其累及深度更深且创面恢复缓慢.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在创面修复及瘢痕调控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将ESWT应用于微波全层烫伤后创面的治疗是治疗烧伤的一种新尝试.本研究报道了1例肌筋膜炎微波治疗后烫伤进而形成难治性溃疡伴感染病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