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度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

来源 :压电与声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文利用商用塑料光纤、聚砜、二氧化锗(GeO2)和聚酰亚胺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首先将长度为0.5 m的商用塑料光纤中心部分(长5 cm)包层去除,并弯曲成U形(弯曲半径为2 cm),再将聚砜与GeO2的混合物涂覆在商用光纤纤芯表面,然后将涂覆聚砜与GeO2的塑料光纤在70℃下干燥10 h,最后涂覆上聚酰亚胺湿敏材料,在60℃下干燥后形成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实验研究了不同涂覆对塑料光纤传
其他文献
针对空气静压主轴气膜刚度不高,在工作中易受自身及外部激励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平衡振动的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可控空气静压径向轴承,研究了压电陶瓷的相关特性。结合气体主轴建立了轴承-转子-压电陶瓷的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扩张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同时将压电陶瓷综合控制器串联其中,在限制条件内利用控制器使压电陶瓷挤压气膜为主轴提供有效的主动控制力,从而抑制空气静压主轴的振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压电陶瓷对空气静压主轴系统的振动进行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主要控制点可使其振动位移减小99.17%,
压电陶瓷已广泛应用于检测、通讯等各个领域。该文采用外差式激光干涉测量法,开展了压电陶瓷振动特性研究。首先给出了激光外差干涉测振仪测试压电陶瓷振动特性的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测得了压电陶瓷片单点振动的频率响应曲线,同时测量了径向直线上若干点的振动频响曲线,进而进行了整个压电陶瓷圆环表面在其谐振频率点的振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实测压电陶瓷片的谐振频率为30710 Hz,与其产品标定值30000 Hz存在710 Hz偏差。其圆环表面振动的振型具有不对称性,这对压电陶瓷的应用设计提供了指导意义。
针对橡胶等难切割材料的加工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超声刀。根据振动及波动理论设计了夹心式压电换能器及其变幅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4.0对超声刀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超声刀工作模态的谐振频率。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测出了样刀的谐振频率,并进行了功率和切割效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的增加,超声刀的功率呈线性变化,且负载相同时,输出功率随驱动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参考电流分别为200 mA、250 mA、300 mA时,对应切割7张纸的功率分别为3.7 W、4.1 W、
针对无掩膜光刻技术在进行大面积图形曝光时会出现曝光质量差,精度低,程序繁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善无掩膜光刻机图形质量的方法。通过设置"L"型定位标记将图形尺寸进行精确定位,再通过单场图像格式重命名系统,解决大面积图形切割过程中的乱序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寻找最佳曝光位置的方法,以提高单场图形的曝光质量。该文提出了一种减小大面积图形拼接误差的方法,以提高整体图形的拼接质量;同时还提出了一种二次光刻的
缙云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水源保护地,场内建设的砂石加工系统高峰期毛料处理规模200t/h,成品骨料生产能力160t/h,生产过程中会产出大量污水、粉尘、固体颗粒等污染环境,通过对砂石加工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设计的优化等方法,详细介绍了生产过程中污水处理流程、封闭降尘措施、除尘器除尘措施、喷雾降尘措施、固体废物处理措施等,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针对近年来常规弹药制导化改造对经历高动态环境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迫切需求,该文设计了一种抗高过载、低量程的微机电系统(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使用4组折叠梁组对可动结构进行支撑,并带动其在敏感方向移动,同时敏感结构采用差分式电容检测结构和叉齿止档限位结构方案,降低了结构受冲击时的区域应力,提高了输出信号增益及传感器灵敏度。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传感器轴向灵敏度为0.22 pF/g(g=9.8 m/s2),可承受轴向幅值为3×104g、脉宽约8 ms的加速度冲击。
近年来,以嵌入式微流体液冷散热技术为代表的主动热管理因其优异的散热性能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嵌入式微流体液冷散热技术常使用体积较大的外置泵、阀等构成流体回路,以致该技术难以应用于现有的射频微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压电微泵阵列的一体化自闭环微系统热管理方法,并完成了该微系统样机的设计与研制。在常温、高温与低温环境下分别对该微系统样机供液流量及散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常温测试结果表明,在芯片热流密度为250.9 W/cm2时,芯片表面温升能控制在56℃以下,而集成的2×2压电微泵阵列实现了高
铀是煤中常见的放射性元素,主要富集在煤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中.采用搅拌浸出工艺从粉煤灰中提铀,存在固液分离的技术难题.从优化提铀工艺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利用含铀燃煤飞灰颗粒自身的性质,辅以适当的粘合剂,采用造粒技术从燃煤飞灰中提铀的新工艺;从飞灰造粒的成粒性、稳定性和浸出性着手,综合考察了不同条件对飞灰造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的无机溶胶型粘合剂,在润湿剂加入量30%、湿混8 min、常温烘干条件下,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粒效果和耐酸性;造粒淋滤与常规搅拌浸出相比,可达到相同的提铀效果.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低品位铀矿床,总结了大布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的地质条件和原地爆破浸出工艺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矿床开发中存在的矿体揭露较浅、深部矿化不明了、地质勘查对矿山开采指导作用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一是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努力实现找矿突破;二是重新评价资源量;三是建立合理的经济评价模型.
某露天开采铀矿床所在地区无河流等地表水体,矿坑排水没有受纳水体.经过对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在预测矿坑涌水量的基础上,设计制订了防治水方案,以减小矿坑水的排放量.对实际实施的注浆施工防治水方案和防治水效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防治水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提出了矿山露天开采时注浆防渗帷幕施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