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学会自爱,赢得别人的爱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的教育呼唤教育个体的差异性,人才的培养亦注重个体的创造性,然而学困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其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探讨让学困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学会自爱,赢得别人的爱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以情感人以爱育人当面鼓励耐心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27
  我国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她从教60年,没有丢掉一个学生,他们全都长大成才。可见,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懂得爱,用爱心关心学困生,对学困生充满希望,尤其对学困生要有责任感。
  事实证明,只有教师“爱生”,学生才会“尊师”。因此,教师要以爱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究,让学困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学有所得。针对所任班级学困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本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以情感人,唤起学困生学好语文的热情
  新课标提出:“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我们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关心、信心和帮助,尤其是学困生,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针对本校八年级学困生学习动机水平低,有明显的厌学、畏学情绪和逃避学习的行为,我让他们自愿选择能够完成的学习内容来识记、背诵,激发了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一种被优待的感觉,从而开始主动配合教师教学。由此,我感到让学困生不断感受小小的成就,能够缓解他们的畏学情绪,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热情。
  二、以爱育人,帮助学困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在调查本校学困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使学习内容是有趣的,他们仍然无法自主地投入其中。所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献爱心、树信心”的做法,经常了解所带班级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想办法帮助学困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我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就帮助学困生找出答案,让他们产生了“亲师、爱师、信师”的心理效应。在教学形式上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困生在学习中有荣誉感、成就感,学习过程也变得容易多了。
  通过平日的教学探索,本人深切感受到只有学困生意识到教师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教师在教学中的诱导才是有效的,学困生才会自觉形成自爱,并且想办法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当面鼓励,肯定学困生的点滴进步
  我所带班级学生陈某,每次回答问题声音很小还结巴。我耐心地重复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讲出答案,再让他说“是”与“否”,并及时肯定表扬。作文本发下时,给予批语:“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继续加油!”在全班宣读他的作文,鼓励他虽然平时表达欠缺,但写作文进步很快。看到他一脸喜色,我暗自欣慰:他终于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心理,感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关注。
  因此,要充分相信学困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自爱的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学习的心态,从而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尊重,他们也有了自信,对自己会更加严格要求,由此进入一个会自爱也会让别人爱的良性发展的循环。
  四、耐心沟通,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学困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教师要让每个学困生都能有所发展,耐心激励学困生挖掘自身潜力,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为此,我不断找时间与学困生沟通,根据他们的学习层次,教学中适当降低内容难度,让学困生把课堂上最基本的内容搞懂,若有家庭作业只做简单的题目,让他们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同时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困生慢慢地将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让我意外惊喜的是,上两周请假几天,几位学困生竟提前背会了未学的文言文,还在办公桌上送来纸条问候:“老师,听说您去看病,不知好些了没?”简短的话语,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关心,这使我更清楚地感觉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要付出,肯定会有回报。上课时,我特意表扬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优秀表现,也对他们的殷切问候表示感激,眼下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相信他们会学有所得。
  通过对本校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的思考和实践,我了解到学困生学习情况不佳有很多的原因,只有用爱心了解每个学困生的需要,才能对症下药,逐步使学困生学会自尊自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养成自励进取的习惯。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应尽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在爱学、乐学中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里主动学习,让快乐洋溢整个思想品德课堂,做法有: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时政新闻导入新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行为训练,快乐体验;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激活课堂。  [关键词]录像课爱学乐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72 
【摘 要】 本文从英语新课程的任务出发, 立足英语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从练习设计原则上分析练习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练习设计策略,以促进英语教学水平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 练习 设计 问题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道德、毅力和意志品质以及陶冶身心的教育过程。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依据新课标,帮助、引导学生在阳光、快乐的运动中健康有序、生动活泼、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健康第一  新课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体育活动怎样开展,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位历史教师能够在师德素养、学识素养和教法素养这三个方面分别做到“高”、“富”、“帅”,那么他(她)一定是一名素养深厚的历史教师,也一定是一名充满人格魅力和享受成功乐趣的教师。  一、“高”,即师德高尚,做一个高尚之人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师德的前提条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蒙古国的长调、俄罗斯的舞蹈、韩国的街舞、中国的器乐……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同台合奏,让我们享受到精神的盛宴。”二连浩特已成为中蒙俄各个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  1994年8月9日,对于二连浩特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胡锦涛同志视察二连,作出了“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二连被推到了引领北疆跨越发展的最前沿。    “蒙古国的长调、俄罗斯的舞蹈、韩国的街舞、
作为青年艺术家的九思,自千禧年初便开始活跃于画坛,屡屡在各种国家级的大型展事上夺冠折桂,显示出良好的创作态势和令人击节的才情潜质。特别是在近十年的艺术旅程中,九思用艺术与生活碰撞出的灵感,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书画映像,为古老的国画文化增添了鲜活的生命气息。  从表面上看,九思的作品似乎没有特别强烈的个人面貌和戛然独造的风格特征,但实际上这种在寻常面目的表象之下,努力追求重塑民族艺术时代价值的转型探索
向社会提供技术型与应用型的人才,这是职校教育的教学宗旨。英语教育也是职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于学生的就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目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职教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职校的生源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排斥学习英语。学生根本没有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放在相同高度,对英语学习缺乏重视,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  二、解决职教英语教学
一、總体要求      1、克服畏惧心理,坚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好,从而能以良好的应试状态去面对考试。   2、养成先看书后做题,做题后再看书的好习惯,在运用知识中活化知识,做到“以题带文”、“以文促题”。   3、切忌光听不练,不亲自“下水”解题。“练”是最好的老师,要在“练”中成长、“练”中进步。   4、解答主观题,要养成“慢审快做”的好习惯,思考好再动手,先建“骨架”,再塞“血肉”,把答题角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兴趣爱好、竞争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发展都是由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学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期望能和其他教师共勉。  一、激发兴趣,培养语文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的严峻挑战,而我们又清晰地看到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