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一部大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本身就是富有悲剧性的,他敏感、多疑、忧郁。但这并不是他天性如此。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这种悲剧性格的形成,除了外在生活的改变,深层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作为一部悲剧,《哈姆雷特》又是如何通过主人公的悲剧性格来构建它的美学意义的?也就是说,人物的悲剧性格与悲剧本身有什么关联?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悲剧性格 忧郁 思考 悲剧美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就要改写。而且,就整个西方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而言,莎士比亚也是璀璨耀眼的明星。而《哈姆雷特》则是他代表作中的代表。历来对哈姆雷特性格的评论层出不穷,大致也不外乎敏感、多疑和忧郁等几个方面。但其性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对其忧郁性格所致的悲剧性结局也评论不一,各持己见。本文从文本出发,分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探索了其形成的原因及所致的结果。
  
  一 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
  
  哈姆雷特原是快乐而幸福的,他拥有常人所没有的优厚条件: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国王,母亲是美丽仁慈的王后,恋人是王宫大臣的女儿,朋友对他忠心爱戴。而他正值青春年少,热情洋溢。这样的他,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生活在一夜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暴亡、母亲改嫁、叔父成为新王。他不但失去了原有的家庭,还要“担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
  他变得多疑、敏感、忧郁,甚至无情冷酷。他责骂自己的母亲:“就是畜生也会比这悲哀得长久些吧!”;“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对自己曾经用生命来爱戴的母亲,他变得这样的冷酷与无情。而对他深爱的奥菲利亚,他则在信中说道:“你可怀疑星是火,你可怀疑太阳会动,怀疑真理变成谎言,但永莫怀疑我的情。”但也许是因为母亲的原因,他又说:“美丽可以把贞洁变成淫荡,如果你想保持贞洁,就要和美丽告别。”由此及彼,这种推论显得很简单,足以见证哈姆雷特在失去一切后的敏感和多疑。更有甚者,他推而广之,“世界是污浊的瘴气的集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世界都变坏了!
  当从父亲的鬼魂中得知他死亡的真相后,哈姆雷特决定复仇,可他的复仇却显得犹豫。他本来是可以刺杀篡权者——父亲的弟弟、自己的叔父的,但他却犹豫了,因为那时的叔父正在做祷告。刺还是不刺?犹豫之后,哈姆雷特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认为在上帝的面前,不可以这样做,而且,这不正成全了叔父吗?面对自己的杀父仇人,他因犹豫而放弃了机会。当然,他仍然富有智慧,怕叔父知道自己的智慧,他装疯;让戏班子演出叔父杀死父亲的情节;去伦敦的路上偷梁换柱,让效忠于新王的同学代替自己去死,所有这些都足以表明他的沉着与冷静。
  从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哈姆雷特从一个快乐、幸福、热情的王子变成了一个多愁、敏感、忧郁,甚至无情的王子。这种变化是不难理解的,这是因为生活的变化而致。但关键是,他为什么变得忧郁?为什么他不能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那样拥有刺向风车般的精神?如果勇敢、果断,他的复仇计划早已实现了。事实上,正是他的犹豫最终造成了所有人的死亡,制造了一个大悲剧的结局。
  
  二 哈姆雷特悲剧性格的成因及内涵
  
  哈姆雷特多疑、敏感和忧郁,并非是他天性如此或性格怯懦,而是因为他一直在不断的“思考”: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因为这样的思考,所以他在行动上显得延宕。有人认为他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的说法也许并没有错,但是,这丝毫也不能否定哈姆雷特这一形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他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忧郁、延宕,才使得他的形象更为深刻,并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那么,又是什么使他如此深刻的思考,以至于延误了复仇的机会,最终造成了所有的人(母亲、情人、他自己)都死亡的悲剧呢?如果仅仅是在想复仇的办法,这还称不上是思考。他的思考之所以深刻,在于他的高度和深度。而这来自于对上帝的信仰,更准确地说,是在这种信仰之间的坚持和动摇。
  尽管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意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日益淡薄,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却是根深蒂固的。中世纪的宗教观念,虽然有着诸多的弊端,但对西方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影响,却是源远流长的。哈姆雷特作为一位受过教育的王子,他岂能没有信仰观念?但历史至此,这种观念又是动摇的,人欲、情感的释放毕竟代表着社会的一种进步。所以,他犹豫了。
  按照人文主义的观念,哈姆雷特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庄严的屋宇”。在剧中,他有这样一段关于人的精彩议论: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段议论,体现了哈姆雷特作为人文主义者对人、社会所寄托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使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般的纯洁的女性;父亲是他的理性的化身,母亲是爱的象征,父亲和母亲构成了他的理想和爱,而这种结合是实现和存在世界的“美好的花园”。
  然而,这种理想化的生活却不是永久的,人类的发展似乎也不是这样一帆风顺的。他的世界在一夜间“乾坤混乱”。昔日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他一方面激愤地诅咒这个“冷酷的人间”,一方面进入了深深的思考状态。他对人的观念动摇了:“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虽然我从你现在的微笑中,我可以看到我在这样想”。这些都可以说明,严酷的现实已经击碎了他昔日的美好梦幻,而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精神的无所依托使哈姆雷特重新又想起上帝的影子,在叔父做祷告的时候,他对上帝的存在深信不疑,这时候,杀父之仇已经无足轻重了,人类在上帝的面前,是卑微的。叔父的生与死、罪与罚,上帝都应有安排。所以,他退却了。中世纪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否定这样的信念在他心中燃起。人性是恶的,人的行为是残忍的。为了权力、名誉、财产,人可以不择手段,不惜骨头相残。而上帝是人类的拯救者,代表着善良、仁慈、正义和公平。
  从哈姆雷特悲剧性的性格,从他对人类的赞美到对人性的怀疑,从他对信仰的淡漠到对上帝的信任,似乎可以预见所有后来者的足迹。伟大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的预见性,后来的启蒙主义文学者到后现代主义对启蒙的批判,不都是循环着这样一种思考吗?人到底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还是一尊“泥塑的生命”?在上帝的面前,在思考人类究竟应该何以生存这一伟大的命题之时,复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三 哈姆雷特悲剧性格的美学意义
  
  哈姆雷特悲剧性的性格必然导致悲剧的结局。但真正理解悲剧的结局还不是悲剧的实质。悲剧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里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读者情感的陶冶。看完《哈姆雷特》之后,我们会感到极大的震动,而这种感觉的美学意义就是“被震撼之后的情感得到了陶冶”。
  戏剧在于剧情的冲突,而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以描写人及人的自然本性为核心的,在戏剧冲突的建构上,他重在表现人与哈姆雷特、人以及人自身的理智、信念与情感、欲望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像古希腊悲剧那样主要表现人与外部自然力以及人无法掌控的命运的冲突。而理智与情感,信念与欲望必然呈现为人的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的两种矛盾,而外在冲突根本上又起因于内在精神与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并且,外在冲突最终也是为内在冲突服务的。
  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悲剧性,而这种悲剧性可以说是依赖于他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得以建构的。他的内心冲突是随着为父复仇的戏剧情节逐渐展开并且激化的,而复仇的外在冲突又逐渐让位于他的内在冲突,从而揭示出他的忧郁的悲剧性格特征。他追随理想却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他深爱着奥菲利亚和母亲乔特鲁德,但又怨恨她们的“脆弱”;他向往人性的善却又深信人自身的恶的渊蔽;他想重整乾坤却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而感到无力回天;他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哈姆雷特的内心心理历来为人称道。哈姆雷特在剧中的多次独白,表达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理想与现实多方面的思考;这些独白既有效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哈姆雷特的内心极度丰富,正因此,才形成了他的忧郁性格,也才有了上文分析的“思考”;也正因此,才构成了悲剧,并对读者的心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而这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悲剧力量给人的心灵的震撼和净化。
  除此之外,《哈姆雷特》的另一特征呈现为崇高。笔者以为,悲剧的特征在于悲剧的剧情和结局,更在于给读者造成的震撼性力量;同时也应强调它的崇高之处,没有这一点,也许是片面的。崇高的美学特征是古罗马古典主义者朗吉努斯提出的,他认为应该把庄严而伟大的思想看作是崇高的首要条件;其次则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哈姆雷特的思想,完全可以说是庄严而伟大的,他无处不在思考,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人世间的哲学多种多样,一种哲学就有一种活法。在消费时代,金钱、欲望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在疯狂的追逐中,人们的精神失去了重心。所以,时下的文学也便失去了重量,也就不再具备崇高之美。而哈姆雷特的思考却正体现着崇高之美。这种崇高在于它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是一种超越。金钱、权势都已经不是哈姆雷特主要思索的对象。对于权力,莎士比亚在他创作的其他悲剧中也有所论及,如《麦克白》。剧中的主人公麦克白为追逐权力而迷失了本性。那么,权力是什么?波兰评论家杨·科特在评论《麦克白》时指出:“这是一部帝王们争相爬上历史阶梯,又互相推下去的演义史。而推动历史的是贪婪,是‘恶’。”而对哈姆雷特来说,他早已超越了对这些形而下的实物的思考。他是对生存以及如何生进行思考,是对人本身进行思考。所以,我们说他的思考伟大而庄严。
  
  四 小结
  哈姆雷特的性格是由于生活的变化所致,但实质上却代表着人文主义时期对人的概念的思索。他不能复仇是由于他性格的忧郁与延宕,但延宕是因为他的思考,而这种由于思考而导致的悲剧性结局,则丝毫没有减损悲剧的美学内涵;相反,正因为成为悲剧,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忧郁型的悲剧性格才有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英]莎士比亚,汤普森、泰勒主编:《哈姆雷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英]莎士比亚,朱生豪译:《李尔王》,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
   [3] [英]莎士比亚,朱生豪、范锐译:《亨利四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4] [英]Michael Mangan:《莎士比亚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6] [古罗马]朗吉努斯,马文婷、宫雪译:《论崇高》,光明出版社,2009年版。
   [7] 裘克安注释:《莎士比亚评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8] 裘克安校订:《莎士比亚注释丛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作者简介:张丹,女,1980—,吉林长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其他文献
提起肥肉,在人们的饮食观念中,总是过于油腻,难以接受,而作为厨师,每当遇到肥肉,往往也会感到特别头痛,可谓“用之不能,弃之可惜”,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加热取油。殊不知道,如果肥肉烹调得当,同样可烹制出美味佳馔。笔者在长期的烹调工作中,根据肥肉的特点,制作出系列肥肉肴,因各自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且吃口不腻,在酒店中推出后,大受食客的喜爱;在此,向大家介绍其中的四款,以供参考。    酥香黄金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无论是自斟自饮,还是朋友相聚,酒是常伴人们左右的。酒给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给世间增添了许多故事,一句“喝酒去”,让人与人贴得更近。近年,人们日益丰盛的餐桌上,酒的品类
随着寒冬的来临,羊绒衫以其暖、软、轻、滑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羊绒制品较高的价位,也让许多人不解。为何同样是从羊的身上取材,价位却比羊毛衫高出许多倍,
你应该还记得,在恋爱的日子里,你和她之间的爱抚就像亲吻一样频繁。但如今,家里多了一个“小电灯泡”,生活中除了忙就是累,你和妻子的二人世界似乎缺乏了以往的那种浪漫与兴
本栏目旨在展示校园科技节的成果,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我们鼓励创新,鼓励选题的多样化,发明、制作、科学考察,科学实验等均可涉及。来稿必须完整、准确,并请附上相关图
宝宝降生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将宝宝的衣、食、住、行用具准备齐全,让宝宝安心地面对这个全新的世界。通常这些用具准备,要在怀孕32周之前安排就绪,以防胎儿早产。 Before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啤酒产量的增长和花色品种的增多,我们饮用啤酒已从“一般爱好”跨上了“高档享受”的台阶。所谓“高档享受”,只不过是个过程,其最终结果,
“哇!每人奖励一台42口寸的液晶电视机,太棒了!”1月20日晚,在乌石化2011年迎春晚会上,37名连续倒班30年的职工走上领奖台时,如浪似潮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的职工家属们无不
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觉:中老年人越来越敢穿了。当然,敢穿也要会穿。在目前的经济水平下,服装既要讲究美观,还要讲究实际,特别要注意穿着得体。 Many people have this fee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