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教学,是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新点。从国内外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来看,应当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科学探究体现了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物理。为了提高民族素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这种方法与能力的获得,其主要渠道在于探究式教学之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给学生们讲清楚,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解决问题。概念作为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新课教学中,其引入方法是否恰当,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而参与教学活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入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实验法
  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先演示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说明弹簧在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总结得出物体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进而得出弹力概念。又如,在讲述超重与失重时,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从而给出超重的概念;同样,在观察弹簧秤加速下降时其读数减小的现象后,建立失重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情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类比法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将电流类比于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于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同简谐振动做适当的类比,建立交流电的相与相差的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建立电磁振荡概念等等。
  三、设疑法
  设疑如同悬念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学生积极思维之后得到的概念能经久不忘。在概念教学中设置疑难能更好地为概念引入创设思维情境,这是引入物理概念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引入全反射概念时,将一束光线从光密媒质(水或玻璃)中斜射到光疏媒质(空气),然后慢慢地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为什么折射光线不存在了呢?反射光的强度为什么加强了呢?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句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一现象。在学生分析疑问的基础上,引号学生抓住本质给出全反射的定义,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全反射的概念。
  四、实例法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的物理概念是通过剖析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分析现象、抓住其本质而归纳得出的,因此,在对这类概念引入教学时,我们不妨也模仿这概念的建立过程模式对其进行"重复式"的讲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并掌握该概念涵义。
  五、联结法
  物理概念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生联结,有意义的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已有旧知识的作用而引入新概念,这是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六、激趣法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学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七、直接法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直接引入被采用的,用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给出的这样的概念比较具体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重力、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动能和势能、温度、热量、磁通量、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等等,都是直接引入的概念。为此,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我们不必做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而直接引入,其教学效果才是立竿见影的。
  八、外延法
  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定义方式是用来揭示概念内涵的方式给出的,而越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越难理解,不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概念在教学时最好要从其外延开始引入。只有这样,才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才能容易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归纲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除了上述八种概念教学引入方法,还有亲身体验法、实物模型分析法、理想实验模型法等等,在此不再繁述。总之,无论采用何种引入方法,都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除了以上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外,还有很多。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新课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新课的导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可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紧好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初中历史中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和风细雨般的慢慢渗透,就一定能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渗透于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把握好这个主题,不仅关系到历史教学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大局。因此,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学
期刊
随着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的合作学习方式直接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提高其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介于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又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成为可能。  然而,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合作探究活动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再发现”,他们的这种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传统的阅读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始终没有转移到学生主动学习的轨道上。为了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好的适应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我提出了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构建创新的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以及的想象力,成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然而,现在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重视教学生如何审题立意,编了一些解题方法技巧,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活生生的思想被禁锢,被定格。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对学生进行政治小论文写作
期刊
新课程化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发实验素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正确创设研究氛围,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并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以下谈几点本人经过实践和探索,觉得行之有效的做法。  【
期刊
时代在发展,坚持课堂教学中的民主化,是对传统教育中“教师中心”“学生被动”的突破,在民主教学、民主评价、师生平等的良好氛围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得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这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转变传统观念,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学会用分析法考虑问题;实验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动脑动手上;建立学生正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新课改模式层出不穷,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自学-交流-提升"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运而生,且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模式新颖、教育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自学-交流-提升 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广,适应新形势需要,在日常
期刊
【摘 要】随着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的合作学习方式直接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提高其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介于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又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成为可能。  初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呼声很高,涉及面很广,成效也很显著。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广采博取、融会贯通,逐步探索出了各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改路子,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闪光成果的产生几乎都是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起点和终点,而涉足高中语文教学的差不多还是些零敲碎打、修修补补,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没有总结出一套或几套理论,不客气的说,高中阶段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