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98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思想: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承认并肯定这一思想,对于改革矫正曾有的诸多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模式,从而探索创立崭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模式,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功能和意义。
  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它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知识广度、思想高度等都容易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浅读、误读、错读。“因为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和对话者,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与作者、教师有着天然的差距。这种差距正是课堂师生对话的一种动力。当教师面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误读、暴露出来的偏颇等问题时,及时引导和耐心教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拒绝那种‘人人都说,大家都好’的做法,引导学生明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和主导性”。加之在自主学习中人文性的过度张扬以及“读者中心”学习理论的影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会天马行空、随意生发。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起到积极引领、平等参与、客观评价、有效促进的作用。但是,因为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于是,有些教师就将自己的角色就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甚至成了学生的助手,至多也只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位相对有经验的陪伴者。自主学习的整体进展既不由教师预设,也不由教师控制,无意识之中,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评价、纠正的功能不明确了,教师对自主学习课堂进行诊断、启发、训练的作用消失了。因此,我们在肯定自主学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明确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我们反对为了形式而丢失教师角色,教师完全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名旁观者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同时,也不赞同某些教师否定新课程中师生平等观念,在课堂中包办代替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所作为,组织和调动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实现,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对话。教师应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那峰顶上的坐标。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不能迷失方向,做到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既然我们肯定了教师的重要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如何去做呢?我认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呈现垂直性互动,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非正式性、平等性、灵活性、创造性取代追求正式性、权威性、官僚性、僵化性和线性思维模式,但是前者因过度张扬而导致人们对其进行曲解,基于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把握好一定的度,发挥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构想:
  (一)巧设情景,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方式才能进入艺术,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来描绘,教师就往往用模糊的具有诗意的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描述,激起学生自己去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是一个“导游”,文学的美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例如,在《随风吹笛》的教学中,教师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竹被人们关注已有几千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对竹情有独钟,苏轼被贬惠州过着‘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逍遥生活,郑板桥以竹诗竹画名扬天下,《红楼梦》中的绝世女子林黛玉的居所千竿湘妃竹,她在幽竹碎影中编织着一个注定会心碎的梦。以竹为名者为号者数不胜数,与竹相关的故事无一不美丽、超然。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美文,领略他对竹的独特感悟。”在这里,教师引经据典,用诗的语言和意境描述的方法,有效地传达了教师意识和作家意识相遇、相认、相融合的初始体验,同时也诱发学生的想象,对文本的审美韵味产生创造性的理解。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提供主问题框架
  在传统的教学中,字词的积累、标点、语法、修辞等的分析,文学以及文化常识的识记等,烦琐、杂乱。甚至不能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去理解学习。因此,教师应提供主问题框架,让学生在这一框架上去发散思维,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那么,教师在提供主问题框架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1.从文章的结构方面入手
  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在课文教学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安排文章结构的好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提供法,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2.从文章的语言方面入手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位、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根据小说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边研读课文,边积极思考,判断真伪,寻找依据,深入分析外部语言中的信息。但是,应提醒注意的是,学生的思维发散应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天马行空,因为现如今的学生思维之活跃,所想出的答案是我们预想不到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去发散思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例如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把晁盖,吴用等智用天时、地利、矛盾、计谋等很好地探究出来,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设计,对提高师生对话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概念支架
  概念,指的是学生通过文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规则。学生有必要知道一定的概念,并不是要用这些概念来束缚他们的思维,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例如:教师在组织宋词学习单元时,将宛明灏的《唐宋词》和周汝昌的《词的欣赏》置于单元学习之首,后面组编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名家词选,这两篇专家写成的文章,从唐宋词的发展史和词学研究的基本常识入手,为学生阅读提供了知识规则的支架。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概念支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与文本的对话,以避免学生在理解不到位时出现偏颇现象。《词的欣赏》一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汉语的声律美,组联法则,诗词人的“说话”艺术,境界韵味,必须的文学史的故事、佳话、用语和风尚等。在这篇文字中,周汝昌指出:“至于古人讲炼字、讲修辞、讲过脉、讲摇曳、讲跌宕……种种手法章法,术语概念,也不能毫无所知而空谈欣赏”。
  (四)激发学生兴趣,组织随机阅读
  一篇优秀的作品,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可以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去阅读,如《逍遥游》,可以哲学角度,宇宙观角度,艺术手法角度去理解。对于《荷塘月色》有人从美学层面上俯视它,有人从价值层面上审视它,有人从意识层面上透视它,还有人从结构上解读它等。名作重读,这种随机阅读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明了阅读理解的多元化意义,有利于增长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样,这些也要以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前提,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里,应进一步明确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执著地探索。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地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新课引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挖掘出教材中所隐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五)重视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自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得到更大的发展。反之,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失去前进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觉采用发展性评价,努力做到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评价全程化,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功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正确的教师定位让我们在自主学习中收到理想的对话效果。于学生而言,由于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结构比较缺乏,对文本进行理解时也存在着差异。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生存环境及观念形态的转变,又使读者以“现代人”的身份去阅读文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起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随意生发。教师应成为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应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点一点,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在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拨一拨,指正方向,用文本中蕴涵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来影响、感染、滋养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他们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他文献
<正> 彩膜免疫板盒(简称彩膜盒)是集彩色免疫扩散法(简称彩扩法)彩色易辨性免疫板均一性强等项优点,运用于火箭免疫电泳的一种截体。具有操作简便,试验稳定,临床应用满意,现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中华书局2003年版)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为了反演尼拉姆一吉拉姆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及支护过程,分析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优化方案,结合工程施工期安全监测资料及地质资料,采用通用岩土分析软件MIDASGTSNX,考虑材
【正】有关部门的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由于地质灾害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全部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1/4~1/5。环境破坏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一大原因。因此,减少
本文针对96年包头6.4级地震缺少明显的短临异常,进行了中期前兆异常现象的研究分析,稳定的具有一定时空特点的中期前兆异常是作为判断短临前兆异常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地倾
表达交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又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逐渐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素质教
检测21例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膜中的过氧化脂质及胆固醇,结果显示的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膜中LPO的含量平均为0.656nmol/mg膜蛋白,红细胞膜中Ch的含量平均为0.593μmol/mg膜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的LPO,及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其有效性,应恰当渗入情感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应提倡质疑,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不断深化,老师们靠过去拼时间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方法而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在近十年教学过程中,也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逐渐改变了高中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演变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开展体验式学习,对新课程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体验式学习简述  体验式学习属于一种学习的过程,以及对学习者心灵产生的影响。它主要指学生在高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在课堂上学生亲身经历某一项教学情境或是事例,经过自身多种情感的交流,最终形成了新的
关于过去的物质性存在和最近人文科学中兴起的"回到物本身"(return to things)的思潮是讨论的主题。这种对物本身的兴趣的重现,标志着对建构主义和文本主义的扬弃,而对何为"真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