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血浆置换在抢救小儿严重蜂蛰伤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简易血浆置换在抢救小儿严重蜂蛰伤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给予简易血浆置换治疗的10例严重蜂蛰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儿血浆置换过程顺利,置换前后生命体征及心、肝、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简易血浆置换技术在抢救小儿严重蜂蛰伤中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其他文献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12 h.  住院医师 汇报病史.患儿,男,4岁.因"反复呼吸困难2周伴声嘶"入院.患儿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促,表现为安静时呼吸加快,呼吸费力,略有声嘶,无发热.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2例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12例儿童发病前均系健康儿童;突发起病,以毒血症状(12例)、高热(12例)、感染性休克(6例)、重症肺炎(12例)、特异性皮疹(6例)为主要特征,疾病进展迅速,很快发生1~6个脏器功能的衰竭;血清或渗出物培养阳性率高.药敏
患儿,男,4岁,因发现白血病6个月要求行规律化疗入院.患儿6个月前因皮肤出现瘀斑、出血点在外院住院,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型),即给予化学药物诱导缓解治疗,包括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VDLP方案)、替尼泊苷+阿糖胞苷(VM26+Ara-C方案)、甲氨蝶呤(MTX)、重复VM26+Ara-C、依托泊苷+MTX+巯嘌呤(VP-16+MTX+6MP方
期刊
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为新生儿中风(neonatal stroke)、围生期脑梗死(perinatal cere-bml infection)或围生期中风(perinatal stroke),通常指在胎龄28周至生后28 d之间发生于某一或某些脑血管供血区内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分为出血性脑梗死和缺血性脑梗死。
期刊
小儿发热常会出现皮疹,初期患儿多无特异症状,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应注意结合患儿的皮疹形态特征、发病季节及其他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如患儿为急性发热伴有皮疹,多为感染所致,如细菌感染所致的毒性红斑.病毒感染性传染病所致皮疹则更为多见,同时也应排陈药物疹的可能。
期刊
患儿,男,5 h,因皮肤黄染伴呻吟1 h入院.患儿因胎心基线平直而行剖宫产娩出,无窒息史,1 min Apgar 评分10分,羊水Ⅱ~Ⅲ度浑浊.母血型"B",第一胎自然流产.患儿入院查体:体温35.9℃,心率140次/min,呼吸50次/min,体重3.56 kg,血压69/34 mmHg(1mm Hg=0.133 kPa)。
期刊
患儿,女,2岁,因"误服双甲脒乳油近3 h"入我院急诊科.约入院前3 h,家长发现患儿误服双甲脒乳油,具体量不详.患儿呕吐,口周有较多白色泡沫,有刺激性农药味,无昏迷、抽搐,即急送我院.急诊查体:一般状况差,体温不升,P 110次/min,R 30次/min,BP 70/5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儿嗜睡,双侧瞳孔如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迟钝,颜面苍白,未见皮肤黄染及皮
期刊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儿的"生命线",不仅可以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而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建立、维护合适的血管通路至关重要。
期刊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生后2d,因"反复抽搐12 h入院".患儿孕1产1,孕38+1周,因母亲试产失败而行剖宫产娩出,试产过程中曾有胎心异常(具体不详).出生时羊水清,胎盘、脐带未见异常,出生体质量2950 g,1 min Apgar评分10分.出生后第一天,患儿一般情况好,无发热,无呕吐.生后第二天患儿出现抽搐,为四肢阵挛性发作,以右侧明显,约20 s后缓解.即刻于当地医院查血糖,结果正常,
期刊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20 d 入院.20 d前患儿发热,体温最高39.4℃,无咳嗽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尿量正常,在当地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伴皮肤发花.血常规:WBC 21.7×109/L,N0.783,L 0.205.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双肾结石,右肾积水".患儿入院前2 d精神差,时有呕吐,小便时有哭闹.自生后服用"三鹿奶粉"近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