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树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小时候,我会站在高高的房顶久久地向东遥望远处的樟子松林,松林仿佛被轻纱遮面,只能见到青绿色的轮廓,那时我无法想象树林那边是什么样的,或许童话里的主人公住在里面,或许阿日迪讲的鬼故事里的鬼们住在那里,或许有善良的牧民阿日迪和她勤劳的儿子住在那里,阿日迪熬着清香的奶茶等着放牧的儿子回来,我便梦想着有一天走进她神秘的怀抱。
  终于,上小学的一个夏天,爸爸领着我们去采山杏,看着辽阔的草原上蒙古包炊烟袅袅,牧民赶着勒勒车悠然自在,我第一次走进樟子松林。樟子松气势磅礴地矗立着,不知名的野花漫山遍野,稠李子树和山丁子树(当地的野果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夺目并不耀眼,像是云朵掉进了山林间。我们趟着过膝的草快活地奔跑着,山杏挂满枝头,真是“望杏止渴”,偶尔出现的狍子、野兔、小松鼠都会让我们惊喜万分、欢呼雀跃,但它们很快都消失在松林间草丛里。不经意间我发现离树林很远的北方,空旷的原野上有一棵孤立的小树,笔直地站在那里,树枝依稀可见,我问爸爸,为什么那棵树自己站在那里。爸爸说,它是给这片树林站岗的士兵。我心想,它真了不起。
  我很想去看看那个站岗的士兵长什么样,爸爸说他离你很远,太阳下山前你是走不到那里的,你会迷路,找不到家。我坚信爸爸说的是真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随摄制组来故乡拍摄民俗片,从我住的小镇出发还要穿过一乡两镇约需要一个小时,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蜿蜒着一条水泥路,三米半宽。
  原来回去时走百里以外北面的三道梁,那里的自然道赶在下雨小雪天经常误车,十分的不方便。城里的大企业修了这条宽约三米半的水泥路,是赠给草原人民的厚礼,像是漂浮在这片草原上的哈达,正好在神树旁,虽然没有城里的马路那么宽敞,但这些年确实方便了当地的牧民群众。
  正是这伸向草原深处的哈达,把我第一次送到了“士兵”的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它成了一种神圣的象征,是一棵祈福化灾的神树,方圆百里独有它雄姿挺拔屹立于路边,它不再是当年的“小士兵”了。
  由于拍摄日程紧张,又与当地的有关部门约好了时间,所以没能在神树下停留,按照草原人民的习俗,我打开车窗,向神树的方向敬洒了事先准备好的酒和糖果。神树下的路边停着很多机动车,途经这里的人们都要下来拜神树。
  到达目的地已是下午三点多了,我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走进了牧户的家庭,顺利采集到了所有需要拍摄的画面。参与拍摄的牧民是一位年轻的嘎查达(村主任),通过这一家一天的生活来反映现代牧民的生活。
  所有工作安排妥当,已是晚餐时间了,餐间当地接待我们的副苏木达(副乡长)风趣地问我,来的时候拜没拜神树?我说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没来得及下车拜,但敬了酒和糖果。他呵呵笑着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离开的时间长,把这些礼节都抛在后脑勺了呢。然后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要不然拍摄工作会不顺利的。
  我说,你这当年玩泥巴的小男孩是不是神树保佑你才当上苏木达的,他说那可是,要不然怎么能坐在这里和你畅饮呢,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这里的夜,十分静谧,远离城市的喧嚣,偶尔传来一两声的狗叫才使人感觉到这片土地也在呼吸,我躺在苏木招待所的床上享受着这份久违了的亲切,在醉意朦胧中安然入睡。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沉睡中震醒。凌晨三点多,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妥当。
  草原的清晨凉飕飕的,不容你睡意停留,我们驱车来到寂静的辉河岸边,摄像机对准嘎查达家的庭院,等候着早起劳作的他们。
  门开了,嘎查达妈妈穿着长衫拎着奶桶走到牛圈旁,看到主人来了,小牛犊立刻欢快起来,在圈里东奔西跑,妈妈拿起挂在牛圈上的小凳子坐下,双手有节奏地上下舞动,娴熟地给十几头牛挤完奶,洁白的乳汁一桶桶呈现在我们面前。爸爸打理牛圈周围的牛粪,整齊地铲在一边晾干,留着烧火做饭用,既环保又省钱。
  太阳懒洋洋地露出通红的脸蛋儿,冉冉升起。
  嘎查达的媳妇大腹便便在准备早餐,即将做爸爸的嘎查达,脸上挂满了掩饰不住的幸福和喜悦,骑着摩托车,去看羊群了。
  草原人民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红的瓦房随处可见,电视机户户都有,电脑也进入家庭,穿梭往来的各种车辆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为了拍摄自然景观,我们又驱车来到辉河自然保护区,这里风光旖旎,河流、湖泊、湿地美不胜收,因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众多珍稀濒危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十一”期间,正是候鸟集群南迁之时,将有十几种、上千只珍稀鸟类在此大集会,雁鸭类更是数以万计,是一年中最佳的观鸟时间。
  辉河流域的鄂温克人以畜牧业为主,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及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他们崇拜自然,珍爱生灵,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保持着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活方式,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别情悠悠,我站在神树脚下,仰望着它,樟子松通常光照充足的侧枝针叶繁茂,树冠稀疏,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当年的“小士兵”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却是日照充足的西偏南侧表皮脱落,针叶稀少,东偏北侧却针叶繁茂。
  这树如历史老人般伟岸的身躯,树干挺拔,半面沧桑,半面从容,它曾见证过这片草原的风雨春秋,见证了这里的游牧民族从“额格柱”住进高楼大厦红瓦砖房的生活,见证了勒勒车入驻博物馆,牧民利用现代化机动车劳作的繁荣景象,也见证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如今却寸草凄凄。
  一阵阵黄风卷起又落下,天空苍苍黄黄,大地萧萧瑟瑟。神树满身披彩,神圣不可侵犯。不管是游客还是故人,来到它的身边,走起路来总是蹑手蹑脚,说起话来也不大声粗气。仿佛它就是一位会呼吸、会思索、会裁决,甚至会发怒也会慈悲的长者。
  我虔诚地绕神树三圈敬洒酒和糖果,心里默默祈求,你若真有神明就让这些热爱生活、向往幸福、朴实的牧民们安康快乐、一切如愿,你若真有神明就让这片草原再现绿浪滚滚的景象吧!
  责任编辑 王冬海
其他文献
海拉尔区哈克镇位于海拉尔东郊,距市区三十公里。无论是驾车出行,还是乘坐火车远行,人们会经常经过这个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子。如果不是特意停车观看,它在人们视线里总是一掠而过,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哈克镇的淳朴民风和一草一木随着岁月流逝,都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哈克镇的地势和小气候环境都很有特点。在东北,一般村庄的地势在选择上都是依山傍水,背靠高山,面南而居,以抵挡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而哈克
期刊
院子里,又筑起高墙  阳光挡在门外,一些隐秘的叶子  躲在午后幽暗的注脚里  多一点,或者少一点,皆没有逗点  那时,我在窗边翻读一本旧书  关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我无法揣度。想起那一年  你站在树影里修理剪刀  那些长满秀发的树木在你手上  纷纷掉落——又一年  你站在树下微笑,树影婆娑  迟疑的手指伸过来。一把剃度的剪刀  在那个秋天背后隐隐作痛  直到那年冬天,树枝被岑寂的  大雪压断。你
期刊
辉河的天空  有如此多的飞鸟  以至于你扔起一块奶酪  它就再也不会落下  这些野鹤与天鹅  一生都在飞行中度过  它們没有万卷诗书的学识  却见过万里山海  为什么终究  还会返回这偏僻之地  我看见水底的云  优雅地缓缓地流过  碧绿色的水草  摇曳生姿  乌黑的蝌蚪  摇摆于石隙  鸟群们看见天上的水  凝结成雾影婆娑  彩色的浮萍划过  漫无目的  如果世间真有  不老的泉水  如果巴比伦
期刊
一起枯荣,一道寂灭  你的眼睛纯净,使我失去记忆  世间万物,恍若隔世  一群鸟掠过,一首诗潜逃  风吹不尽天空的忧伤  被疼痛惊醒  所有的叹息,所有的歌唱  冬的嗓子里  装不下千百万星辰  虽然天寒地冻  还是需要你的双子星座  一棵树与一棵树互道珍重  我已被流星的尾巴迷惑  仿佛死在墙角  卖火柴的小女孩  梦想一位受伤的少年  一朵落在小镇的玫瑰花  既然无处可逃  那就坐拥黑暗  让
期刊
海拉尔在公鸡型的中国版图的东北方,公鸡头的西北侧,临近俄蒙边界,是一座美丽的草原城市。  虽然处于高寒地带,却没有丝毫影响她的美丽与温馨,海拉尔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春秋季节不明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过后,很快便春暖花开,然后就是草浪滚滚、百花盛开的夏季了。胡天八月即飞雪,海拉尔的无霜期不到九十天。每年八月下旬,海拉尔周围的草原就将进入枯草期,这时的草原又是另一番景象,像浩瀚的金
期刊
《九百码》是内蒙古文坛难得的一篇纯粹的军事题材小说。刘长庆作为大兴安岭森林地域的文学创作者,他的中篇小说《草原狼》《山隼金羽》《最后的老熊》等动物题材小说令人印象颇深,一直以来成为他的创作标签。尽管他以往也涉及了一些军事和历史题材,包括小说《兴安山巅》和纪实文学《兴安老六团》等,但单纯军事题材的小说创作还是一个新突破。小说布局严密、结构紧凑,从头至尾都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战术活动,从指挥官到士兵的
期刊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各种主义的流派滥觞繁衍,但对于我们后世影响巨大以及给广大读者带来最为明显影响的,依然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流派。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举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屈原、李白,西方的拜伦、雪莱、雨果、歌德、卢梭等,他们绮丽多姿的想象、对于自然的推崇书写,铸就了一大批经典名著。现实主义诗人,最为典型的在我国首推杜甫,而当代的作家诗人,我们特别熟悉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著作。也就是说,
期刊
入春以来,干旱少雨。时至今天,玛日图村的人们除了荞麦,再种不了其他作物了。所幸的是,今年的荞麦长势喜人!  山坡上荞麦花遍开,田地被一片粉白色覆盖了。恰在这时,在旗衙门服役的旺钦诺日布的儿子回来探望父亲,返回时曝出了“日本倒台了”的奇闻。  起初,偏僻山村里孤陋寡闻的人们没有把它当回事,但后来发生的几件事,着实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旺钦诺日布的儿子道尔吉普日列说此番话没过几天,一队人马由北向南沿着
期刊
你从你的视角看草原,看到的草原更生动,看到的生命更深邃。你握着我的手在记述,但我知道你在思索。你的故事婉转而隐喻,但我知道你在超越凡俗入世达观。  一  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故事发生在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带干旱的草原上。清晨,一个几千只的羊群为了寻找丰盛的牧草长途跋涉,来到了河谷,它们渴望渡过这条河流到达对岸远处那片绿郁的牧场。  河谷的那边雨水充沛,绿草茵茵,山坳濛濛。河谷的这边历年干
期刊
初进六月的兴安岭,林地稚嫩羞涩如青春期发育的少女,含糊地出落成深深浅浅绿意,铺满山脉。  接近森林的草地,像妇人刚刚絮满棉花的床被,软软的,毛茸茸的,在不刺眼的日头照耀下,骄傲地蔓延着,直直扎进眼底。  我轻轻地落脚,生怕踩疼了落叶松下刚苏醒的松软植物,念不出名字的草本植物潜伏在死亡后的松针下,在新一年的春暖花开下,生命在勃发。  顺着林地与山坡间伸展爬行的小路,我依托血脉,摸索着回去的方向,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