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全日制自考助学已成为高教自考助学的主要模式,高教助考生的确创造出比社会自主考生高得多的课程通过率和毕业率,但在日常教学秩序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本文提出通过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与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培养符合社会、国家需要的合格自考毕业生。
关键词:构建;和谐;自考助学;教学秩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74-02
高教自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高教自考助学是自考院校在自考的基础上创建的全新的办学模式,旨在通过全日制教学和高校式集体生活提高自考生的课程合格率和毕业率,促进考生的全面和持续性发展,培育符合社会、国家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这些助学生的确创造出比社会自主考生高得多的课程通过率和毕业率,但是在日常教学秩序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到课率不高,请假、缺课、旷课现象比较普遍。二是随意讲话、使用手机、甚至吃东西及其他无关教学的事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生源特点、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全日制自考助学生主要由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职高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及部分大专生或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组成,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比较自卑,但自尊心很强,以自我为中心;第二,大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第三,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强,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轻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第二方面,当这些助学生入学后了解到自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之后,便产生了重视国考课程不重视院考课程,重视考前复习不重视平时课堂学习的思想特点。首先,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课堂一般由国考课程和院考课程两部分组成。国考课即指本专业必须要通过的自学考试科目,即自考科目,一般来说,助学生对这部分课程相当重视,到课率和听讲率相对比较高,而院考课指本专业所要通过的由助学院校指定的课程,一般由各院校根据专业设置自主设立,对自考毕业证书的考取没有决定性作用,助学生便认为这些课程可上可不上,可听可不听。其次,对某些科目,尤其是以背诵为主的公共科目来说,助学生认为只要考前攻关能通过考试即可,而忽略了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助学生确实可以通过考前突击复习通过课程的事实又极大地助长了这种思想的蔓延。第三方面,大部分助考生在入校前没有养成较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性不强,自由散漫的现象较突出。有些同学想听课就听课,不想听课便做自己的事,甚至旷课。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必然会对全日制助学教学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
1.不利于助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容易造成学习动力偏差,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进而造成自主学习能力降低,挫伤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纪律涣散,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无益于将自考的意义付诸实践。
3.不利于自考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学质量是各院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首要保证便是课堂秩序,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势必会影响到各院校的教学质量。助学生对课堂秩序不重视,必然会影响到遵守院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引起低效甚至无效的学生工作。因此,要使全日制自考助学安定有序地开展,教学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教学效果稳步上升,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是当务之急。
一、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含义
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是指教学指向明确、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师生互动具有良好默契度的全日制自考助学院校课堂教学内部环境。根据全日制自考助学与普通高校的性质区别,教师的教学指向具有教学大纲目标实施和自考课程通过双重性的特点,教学思路相应同时具备发散性和中心性两个特点,教学方法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和集中性两个特点。首先,无论是自考助学院校还是助学生,都必须以课程通过和毕业为前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助学生只有通过所有课程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助学单位只有保持一定的毕业率才能持有办学资格。因此教师必须以本课程的通过为基本教学指向,以此作为教学思路的中心点来集中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其次,课程通过绝不是唯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采用发散性的教学思维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默契互动构建起和谐的教学秩序,通过课堂教学使考生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培育、能力习惯培养,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能力,成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
二、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途径
1.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态度。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是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基本途径。自考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将以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自考达标两个目标为主,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考助学单位应充分发挥全日制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进的活动,以引导式、讨论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完成学业。一方面,只有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才能真正地把学生的眼睛从手机上移开,专心地听讲,建立起有效的师生互动,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才能形成真正和谐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自考达标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两者统一、互相促进的课堂,才能形成真正和谐的教学秩序。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重要途径。教师给予自考生更多的耐心,逐步地帮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知识程度、对知识的渴求程度等,又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学生才能在此基础上满怀信任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养成自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建立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自考毕业生遭受过就业及升职歧视。在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均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面前,自考助学院校更应在紧抓自考课程通过率的基础上,认真探讨自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问题,树立素质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健全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全日制自考助学单位应按合格普高毕业生的标准制订、实施助学生培养方案,特别是本科或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分院在进行自考助学活动时更应借助高校自身资源优势,共享师资力量、科研实践平台。高教自考助学单位在开展自考助学活动时,在注重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自考通过率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考助学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片面追求通过率和毕业率,通过建立素质人才培养机制,达到与普高相一致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育人目标。
现在,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已成为自考生中的主力军,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考准入门槛较低、师资力量不足等缺点,并促使自考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达到培养优秀的、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自考毕业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洲,张韶东,李育林.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2]孙文红,尤玮,王朋.全日制自考社会助学单位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
[3]贾文竹.加强高等学校自考辅导管理提高自考生的综合素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作者简介:戴欢(1974-),女,浙江人,硕士,中级经济师。
关键词:构建;和谐;自考助学;教学秩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74-02
高教自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高教自考助学是自考院校在自考的基础上创建的全新的办学模式,旨在通过全日制教学和高校式集体生活提高自考生的课程合格率和毕业率,促进考生的全面和持续性发展,培育符合社会、国家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这些助学生的确创造出比社会自主考生高得多的课程通过率和毕业率,但是在日常教学秩序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到课率不高,请假、缺课、旷课现象比较普遍。二是随意讲话、使用手机、甚至吃东西及其他无关教学的事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生源特点、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全日制自考助学生主要由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职高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及部分大专生或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组成,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比较自卑,但自尊心很强,以自我为中心;第二,大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第三,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强,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轻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第二方面,当这些助学生入学后了解到自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之后,便产生了重视国考课程不重视院考课程,重视考前复习不重视平时课堂学习的思想特点。首先,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课堂一般由国考课程和院考课程两部分组成。国考课即指本专业必须要通过的自学考试科目,即自考科目,一般来说,助学生对这部分课程相当重视,到课率和听讲率相对比较高,而院考课指本专业所要通过的由助学院校指定的课程,一般由各院校根据专业设置自主设立,对自考毕业证书的考取没有决定性作用,助学生便认为这些课程可上可不上,可听可不听。其次,对某些科目,尤其是以背诵为主的公共科目来说,助学生认为只要考前攻关能通过考试即可,而忽略了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助学生确实可以通过考前突击复习通过课程的事实又极大地助长了这种思想的蔓延。第三方面,大部分助考生在入校前没有养成较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性不强,自由散漫的现象较突出。有些同学想听课就听课,不想听课便做自己的事,甚至旷课。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必然会对全日制助学教学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
1.不利于助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容易造成学习动力偏差,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进而造成自主学习能力降低,挫伤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纪律涣散,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无益于将自考的意义付诸实践。
3.不利于自考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学质量是各院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首要保证便是课堂秩序,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势必会影响到各院校的教学质量。助学生对课堂秩序不重视,必然会影响到遵守院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引起低效甚至无效的学生工作。因此,要使全日制自考助学安定有序地开展,教学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教学效果稳步上升,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是当务之急。
一、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含义
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是指教学指向明确、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师生互动具有良好默契度的全日制自考助学院校课堂教学内部环境。根据全日制自考助学与普通高校的性质区别,教师的教学指向具有教学大纲目标实施和自考课程通过双重性的特点,教学思路相应同时具备发散性和中心性两个特点,教学方法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和集中性两个特点。首先,无论是自考助学院校还是助学生,都必须以课程通过和毕业为前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助学生只有通过所有课程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助学单位只有保持一定的毕业率才能持有办学资格。因此教师必须以本课程的通过为基本教学指向,以此作为教学思路的中心点来集中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其次,课程通过绝不是唯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采用发散性的教学思维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默契互动构建起和谐的教学秩序,通过课堂教学使考生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培育、能力习惯培养,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能力,成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
二、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途径
1.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态度。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是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基本途径。自考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将以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自考达标两个目标为主,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考助学单位应充分发挥全日制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进的活动,以引导式、讨论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完成学业。一方面,只有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与技能,才能真正地把学生的眼睛从手机上移开,专心地听讲,建立起有效的师生互动,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才能形成真正和谐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自考达标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两者统一、互相促进的课堂,才能形成真正和谐的教学秩序。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的重要途径。教师给予自考生更多的耐心,逐步地帮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知识程度、对知识的渴求程度等,又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学生才能在此基础上满怀信任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养成自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建立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自考毕业生遭受过就业及升职歧视。在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均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面前,自考助学院校更应在紧抓自考课程通过率的基础上,认真探讨自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问题,树立素质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健全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全日制自考助学单位应按合格普高毕业生的标准制订、实施助学生培养方案,特别是本科或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分院在进行自考助学活动时更应借助高校自身资源优势,共享师资力量、科研实践平台。高教自考助学单位在开展自考助学活动时,在注重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自考通过率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考助学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片面追求通过率和毕业率,通过建立素质人才培养机制,达到与普高相一致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育人目标。
现在,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已成为自考生中的主力军,构建和谐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秩序,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考准入门槛较低、师资力量不足等缺点,并促使自考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达到培养优秀的、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自考毕业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洲,张韶东,李育林.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2]孙文红,尤玮,王朋.全日制自考社会助学单位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
[3]贾文竹.加强高等学校自考辅导管理提高自考生的综合素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作者简介:戴欢(1974-),女,浙江人,硕士,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