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读文本,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提炼文本主旨和主要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自拟试题与答案,在师生评点中修正答案,感受依旨会文、依旨答题要义。
【关键词】阅读 内容 主旨 感悟要义
文学作品阅读高考题的解答,重在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主旨和手法的把握,对关键句子的解读和对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的理解、赏析与表述。从阅读角度看,影响学生分数的主要因素不是知识,不是能力,更多的是阅读品质、答题方法、思路与技巧,尤其是学生往往不能或不愿深入文本,并设身处地地去易位揣摩命题人的思路与意图,常常是你问你的,我说我的,不善于依旨会文、依旨会题、依旨解题,答题或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以空对空,或以偏概全,或答非所问。鉴此,我们在高三语文复习中进行了诸如文学作品阅读自行命题、自拟答案、师生点评,从中感悟解题要义的阅读训练。下面仅就《总想为你唱支歌》的阅读为例撮举一二加以阐释。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的了世界会重新平衡。
一、精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概括主要内容(写了什么?)、文章主旨(为什么写?)和主要表现手法(如何写?)
写了什么(内容):顽强的左公柳、坚韧的民勤人、刚毅的胡杨林、诱人的戈壁石。
为什么写(主旨):赞美顽强不息的大西北精神,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并借对戈壁石的描写呼唤人们为改变大西北付出行动。坚信大西北重现生迹与美好。
如何写(手法):用江南和大西北作对比,凸显大西北精神;用左公柳、胡杨林烘托大西北精神;用戈壁石象征大西北的美好,暗喻大西北的召唤。
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理清文本结构思路,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文章主旨和艺术手法。这样无疑能够强化答题的准确性,提高阐释的有效性,减少答题的盲目性、片面性、表象性。例如2008年湖北卷第16题,要求从主旨的角度概括“雾”的特点,70%的考生都能精炼地概括出“雾大”、“雾浓”、“雾白”的特点,却只能得0分。不能说这些考生都没有概括能力,只是没有结合文章主旨深入分析“雾”的“模糊性”、“遮蔽性”,忽视了对文意的整体把握,缺少答题时主旨元素的注入意识。因此,阅读答题的关键程序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整体领会并提炼出文章主旨而后再依旨答题至关重要。
二、指导学生仿效高考阅读自命阅读题并自拟“参考答案”
《高考大纲》对现代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评价。我们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归纳内容要点。然后分析文章写这些内容是要向读者渲泄一种什么情感,或者表达一种什么理念,或者讴歌一种什么精神。进而确定文章又是借助什么手段来表现这一主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三个要求,并结合从《总想为你唱支歌》中业已概括出的主旨与内容,自拟阅读考题并拟订“参考答案”,然后宣讲并集体点评。出于自尊心与好胜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格外投入。
[学生甲]“这是一个怎样倾斜的世界啊!”为什么说大西北是一个倾斜的世界?
[所附答案]因为大西北生态环境恶劣,又地处黄土高原由西向东倾斜的坡面,给人的视觉形态就是一个倾斜的世界。
[症结与对策点评]没能扣住主旨阐释文中句子的含意,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答题。结合倒数第二段的议论和全文主旨,显见大西北人民有坚韧刚毅的精神却没有南方的玲珑剔透;大西北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有可以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绿洲,却缺乏人才,没能开发,所以是“倾斜”的。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考生往往游离主旨,写“我”所想,主观臆测,望文生义,各说各话。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哪怕只是对一个词语的理解,都得以文本主旨为皈依,瞻前顾后,依旨会意,依旨答题。
[学生乙]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所附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写胡杨林。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症结与对策点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所指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的阐释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和主旨(什么对象的什么精神)来回答,不能就一个“形象生动”了事。枯死的胡杨林没有生命,但作者却赋予其生命情态(挺立着不肯倒下),把死的东西写活了,这种写活的手法就是拟人。同时把枯死的胡杨林比作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把死去却不肯倒下萎败的胡杨林想像成牺牲却不肯倒下的战士来写,这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胡杨林顽强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所以第二问的答案应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题干中如果有“试析”、“简析”、“说说”这类词语,答题时就常常需要三步拓展。(如图):
如此依旨会意,依旨答题,就会减少盲目性,避免雾里看花,真正做到成竹在胸,有效答题。
★作者简介:邝培祥,华中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关键词】阅读 内容 主旨 感悟要义
文学作品阅读高考题的解答,重在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主旨和手法的把握,对关键句子的解读和对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的理解、赏析与表述。从阅读角度看,影响学生分数的主要因素不是知识,不是能力,更多的是阅读品质、答题方法、思路与技巧,尤其是学生往往不能或不愿深入文本,并设身处地地去易位揣摩命题人的思路与意图,常常是你问你的,我说我的,不善于依旨会文、依旨会题、依旨解题,答题或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以空对空,或以偏概全,或答非所问。鉴此,我们在高三语文复习中进行了诸如文学作品阅读自行命题、自拟答案、师生点评,从中感悟解题要义的阅读训练。下面仅就《总想为你唱支歌》的阅读为例撮举一二加以阐释。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的了世界会重新平衡。
一、精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概括主要内容(写了什么?)、文章主旨(为什么写?)和主要表现手法(如何写?)
写了什么(内容):顽强的左公柳、坚韧的民勤人、刚毅的胡杨林、诱人的戈壁石。
为什么写(主旨):赞美顽强不息的大西北精神,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并借对戈壁石的描写呼唤人们为改变大西北付出行动。坚信大西北重现生迹与美好。
如何写(手法):用江南和大西北作对比,凸显大西北精神;用左公柳、胡杨林烘托大西北精神;用戈壁石象征大西北的美好,暗喻大西北的召唤。
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理清文本结构思路,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文章主旨和艺术手法。这样无疑能够强化答题的准确性,提高阐释的有效性,减少答题的盲目性、片面性、表象性。例如2008年湖北卷第16题,要求从主旨的角度概括“雾”的特点,70%的考生都能精炼地概括出“雾大”、“雾浓”、“雾白”的特点,却只能得0分。不能说这些考生都没有概括能力,只是没有结合文章主旨深入分析“雾”的“模糊性”、“遮蔽性”,忽视了对文意的整体把握,缺少答题时主旨元素的注入意识。因此,阅读答题的关键程序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整体领会并提炼出文章主旨而后再依旨答题至关重要。
二、指导学生仿效高考阅读自命阅读题并自拟“参考答案”
《高考大纲》对现代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评价。我们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归纳内容要点。然后分析文章写这些内容是要向读者渲泄一种什么情感,或者表达一种什么理念,或者讴歌一种什么精神。进而确定文章又是借助什么手段来表现这一主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三个要求,并结合从《总想为你唱支歌》中业已概括出的主旨与内容,自拟阅读考题并拟订“参考答案”,然后宣讲并集体点评。出于自尊心与好胜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格外投入。
[学生甲]“这是一个怎样倾斜的世界啊!”为什么说大西北是一个倾斜的世界?
[所附答案]因为大西北生态环境恶劣,又地处黄土高原由西向东倾斜的坡面,给人的视觉形态就是一个倾斜的世界。
[症结与对策点评]没能扣住主旨阐释文中句子的含意,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答题。结合倒数第二段的议论和全文主旨,显见大西北人民有坚韧刚毅的精神却没有南方的玲珑剔透;大西北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有可以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绿洲,却缺乏人才,没能开发,所以是“倾斜”的。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考生往往游离主旨,写“我”所想,主观臆测,望文生义,各说各话。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哪怕只是对一个词语的理解,都得以文本主旨为皈依,瞻前顾后,依旨会意,依旨答题。
[学生乙]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所附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写胡杨林。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症结与对策点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所指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的阐释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和主旨(什么对象的什么精神)来回答,不能就一个“形象生动”了事。枯死的胡杨林没有生命,但作者却赋予其生命情态(挺立着不肯倒下),把死的东西写活了,这种写活的手法就是拟人。同时把枯死的胡杨林比作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把死去却不肯倒下萎败的胡杨林想像成牺牲却不肯倒下的战士来写,这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胡杨林顽强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所以第二问的答案应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题干中如果有“试析”、“简析”、“说说”这类词语,答题时就常常需要三步拓展。(如图):
如此依旨会意,依旨答题,就会减少盲目性,避免雾里看花,真正做到成竹在胸,有效答题。
★作者简介:邝培祥,华中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