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女支书张庭珍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庭珍,女,1946年出生在贵州省台江县,台江县老屯乡岩脚村村支书。张庭珍从1984年开始,就带领全村的姐妹们制作、经销苗族刺绣,为苗家妇女摆脱贫困找到了一个重要途径。2001年,张庭珍当选为岩脚村历史上第一位女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发展村里的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张庭珍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2000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解说:岩脚村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的一个苗族村寨。山路崎岖,严重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为了修好这条公路,村支书张庭珍和村干部们一大早就得去现场布置各个组的任务。
  张庭珍:我们岩脚村的田基本上都在这里,修好这条路之后,便于我们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里面开发一个石场,同时还想在里面办一个石灰厂。
  解说:张庭珍,1946年出生在台江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留给她的记忆是“饥饿”、“贫困”和母亲终日劳累的身影。那时候母亲常常教张庭珍做些刺绣。苗族刺绣是绚丽多姿的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每一个苗家妇女的眼中,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事不能入绣,没有自己文字的苗家人将苗族的历史绣在了布里,穿在了身上,苗绣因此堪称“无字史书”。
  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庭珍将自己绣制的绣品卖给一位外地游客,换得了80元钱,这让张庭珍了解了苗绣不单只是苗家姑娘比手巧的道具,更是独具价值的民族文化工艺品。
  张庭珍:当时我就带了两包东西,那两包是3000多块钱的东西,带到广州去卖,由于是第一次出门没有经验,又是单枪匹马,我一个人去的,到广州后就被人偷了,两包东西全部被偷了。
  解说:两手空空回到家后,张庭珍没有气馁,决心从头再来。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张庭珍就走遍了107个苗族村寨,收集了大批精制的绣品,再一次走出了山门。
  张庭珍:第二次我为什么有信心还要出去呢?一方面我还欠了3000多块钱的帐,我不走这笔帐我无法还清,另外一个想法,我相信我的刺绣品很有市场,所以第二次我就想,在什么地方跌倒,就在什么地方爬起来,所以第二次我又往上海方向走,到了苏州等地,第二次确确实实成功了,赚了4000多块钱。
  解说:成功了的张庭珍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她积极带领姐妹们制作、经销苗族刺绣,刺绣成了苗家妇女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也就是在这时,张庭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庭珍:老板下到这里来,我全部带到农户家里去,让老百姓大家富起来,我一个人富觉得不好过,要让大家一起富起来。我在入党之前我们岩脚村没有一个女党员,我是我爱人培养入党的,我入党的时候我爱人是支部书记,我想我入党之后我会和我爱人志同道合生活一辈子,我们再共同出力为老百姓办一些事情,所以出于这个想法,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说:2001年,张庭珍当选为岩脚村历史上第一位女党支部书记,全村人的生存问题就落在了她的肩上。这一天,张庭珍又来到特困户姜发报家,告诉他村里已决定为他家修建两间平房,并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张庭珍:他家房子太危险了,在家要特别注意安全,这房子里还有三代人,房子一塌下来就恼火了。他家一家三口没有劳动力,生活确实特别困难,我给她说了,我们村委会集资一点,群众投工投劳,准备给他修一个小房子,让他过好一个晚年。
  我对邓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体会特别深,我为村里办点事情,要向上面找点项目,到某些单位去,当然单位也说有困难。话说好点,我觉得还好受一些。但是到了极个别的单位,他说了些不好听的话,说我们单位没有钱,我们还没有发工资,如果我们发了工资,我们会从荷包里掏出五块钱给你,所以我回来,就给我们村委会的同志讲,即使我在上面得点资金或者物资,确实也不容易,我们大家要用好。再说我们光靠政府,等、靠、要也不是个办法,我们的基础有点差,但是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经济,多找点门路。
  解说:去年,张庭珍和村委会主任姜斌两家合伙承包了乡里的一片梨树园,用来发展商品鹅养殖,两家人已经商量好“成功了算村里的,如果失败了就算我们两家的”。
  村委会主任姜斌:我们进这批鹅的主要目的是想把养鹅的技术学到,想把这个养鹅项目推广给全村,让老百姓有一个养殖发展、发家致富的门路。
  解说:1999年,张庭珍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2000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先后四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张庭珍:我是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在我们基层,我要教育我们村的共产党员,和我们一起再为老百姓多办点事,特别是像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所以我不管在哪个场合都讲过与其等到老,不如干到老,我不干就没有时间干了,所以哪怕是再牺牲家里的一点时间,为老百姓办点事,我心头也是高兴的。
其他文献
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9年到贵州沙锅寨下乡插队10年,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笔耕不辍。1990年,叶辛在贵州生活21年后回到上海。叶辛曾历任贵州《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等职。二十多年来,叶辛共出版书籍四十余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
期刊
乐黛云,1931年出生在贵阳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7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毕业后成为北大中文系最年轻的助教,是解放后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新型知识分子。1981年正式开始研究比较文学,同年获燕京基金会提供机会,到哈佛大学进修一年,进一步研究比较文学。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发表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
期刊
段延辰,1970年从北京航空学院一毕业就入伍到了航空兵部队,18年的航空生涯,段延辰深知航空是个安全压力巨大,高风险的职业,1988年段延辰复员到贵州时,就打算不再干航空这一行了,不曾想在离开航空事业9年后,却临危受命,担任了濒临破产的贵州省航空公司的总经理。段延辰说这都是因为自己与航空有缘,也因为自己与贵州有缘。  编前:段延辰1970年从北京航空学院一毕业就入伍到了航空兵部队,18年的航空生涯
期刊
杨业勤,生于湖北,五岁时随父母来到贵州。1965年考入贵州农学院林业专业。1959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铜仁地区江口县林业局工作,至今从事林业工作20余年。1978年调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从副主任一直做到局长。在杨业勤他们的努力下,1988年,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1987年至2001年,进行黔金丝猴野外调查研究,编写的《黔金丝猴野外
期刊
1965年7月出生在贵州省惠水县。1985年毕业于贵定师范学校,后修新闻,大学本科。先后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介赖乡政府、都江区政府工作,1988年调入《黔南报》,1996年加盟新华社贵州分社,1999年创办北京东方英才文化教育研究院,现为影响力文化传媒总裁(拥有北京中创时代国际文化发展中心、《影响力人物》杂志社、北京华人名家国际书画院、北京九州明星民族文化艺术团、世界华夏英才北京文化中心等机构
期刊
孟杰,1966年生,贵州省大方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核物理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孟杰考入了西南师范大学,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读完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92年博士后的孟杰受到国外多个科研机构的邀请,先后在德国、日本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孟杰回到了北京大学,并创办了“青年核物理研究中心”,年仅31岁的他成为了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前:1982年孟杰虽然在
期刊
卢现艺:男,1958年生,1985年从绘画转向摄影,1993年在深圳《现代摄影》杂志任摄影记者,1994年作品《生命》获首届中国艺术摄影作品展银奖。1995年开始从事商业人像摄影,1997年在北京创办雅尼艺术摄影厅。1998年获第九届全国人像摄影作品展金奖、铜奖。1999年获第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  编前:摄影大师安德烈·巴赞说:“摄影就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它免于自身的腐朽”。 今天,我们《
期刊
李尚公,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1989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办公厅。1993年起当律师,1994年他代理山西省芮城县1000多户农民代理“假红富士果苗”的案子,为1000多户农民挣回了70多万元的赔偿,分文未取。曾获“北京市第二届十佳律师”、“人民满意的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编前:1993年,李尚公下海做了律师,做律师给李尚公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忙”字,忙得
期刊
贵州省桥梁设计院院长、省管专家。1964年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分配到贵州,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从事公路、桥梁勘测设计。1987年,陈天本担任江界河大桥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室主任主持设计工作,在关键性技术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江界河大桥标志着中国的桁式桥梁建设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拱桥的精粹”、“世界珩桥建设的丰碑”,1999年获中国首届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编前:“连峰际天兮,飞鸟
期刊
廖小罕,1963年生于贵阳,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英国牛津大学地理系博士。1987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后进入英国气象局哈德莱气候研究和预测中心、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等国外科研机构。现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编前: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牛津大学博士廖小罕,廖小罕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一场环球旅行,从家乡贵阳到北京、从北京到牛津,从牛津到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