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法是引领学生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论述数学教学应坚持四个原则:体现问题的四度——角度、广度、难度以及问题的密度,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角度;广度;难度;密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46-01
  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是数学教学的内在需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提问的艺术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然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着“满堂问”“即问即答”、问题“一刀切”等不良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问题面前反应迟缓、问而不启、启而不发等。因此,新课改下,有必要探究问题教学。结合具体实例,论述问题教学应注意四个“度”——角度、广度、难度和密度。
  一、坚持问题的“启发性”原则,注重问题的角度
  新颖的提问方式和技巧,可以开启问题之旅,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学习“有理数”一节内容时,对于“有理数”中的正数、负数的意义,可以巧妙利用情境法进行导入。比如用多媒体呈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唐功红在女子75公斤级举重中的战绩,与银牌得主韩国选手相比,抓举和挺举的重量分别是-7.5公斤和 10公斤。这个情境会立刻吸引学生的眼球,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这时,教师可以立刻提出相应的问题:“你知道这里的-7.5公斤和 10公斤的含义吗?”这样的情境和问题,直击“正、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发学习的动机。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注重问题的广度
  所谓问题的广度,是所提的问题照顾到班级大多数学生,突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提问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已有经验和水平,使所提出的问题优生通过独立思考、中等生及学困生通过讨论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才有效,才能起到“学而思之”“思而敏”之效。比如学习“三角形的高线”时,教师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三个高线有什么特点?”显然,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可思考性、探究性,需要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讨而归纳。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我来分地”的问题:对于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如何分成面积比为2∶3∶4的三块?这个应用型问题,注重知识的运用,体现学以致用,更体现问题的宽度和广度,在自主探讨、合作讨论、教师的启发下可以迎刃而解。
  三、坚持问题的“层次性”原则,注重问题的难度
  层次分明、难度适中、富于变式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温故而知新”的问题:因式分解我们学了哪些方法?因式分解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分解彻底。之后进一步提问:“你能将多项式a2 2ab b2以及a2-2ab b2进行因式分解吗?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可谓是“问题串”,问题的层次分明,难易程度也清晰可见,体现问题的层递性和梯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如何将x2 4x 4进行因式分解?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知新”中思考和运用,通过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坚持问题的“有效性”原则,注重问题的密度
  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使用,教师务必注重问题的有效度和问题的密度。问题并不是多多益善,应该精而实、少而启、启而发。否则,问题教学就会呈现形式主义倾向。问题的密度应“适时”,即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时提出问题,恰是思维敏捷之高峰时;学生面带疑问时提问,促其思考,有所启;有困倦之意时提出问题,引发注意力和关注力。比如学习“实数”时,实数大小的比较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给出问题:比较■ 2和■-2的大小。多数学生面露为难之色。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缩放法”解决这类问题。比如■ 2和■-2的比较,因为5<9,所以■<3,而51>49,所以■>7,因此■ 2<5,■-2>5,因此■ 2<■-2。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出思考性、归纳性的问题:你能概括一下“缩放法”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吗?通过对例题中两个实数的比較,学生不难得出一般性规律:要证明AC即可。
  五、结束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源于问,问题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法是拓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坚持“四大原则”,体现问题的四个“度”,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问题起到牵线、引路的作用,让学生为问而思,因问而启,使问题问到妙处,学生思到实处,答到点上。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鹏程.让数学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6).
  [2]朱德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类型与程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3]于永莲.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2).
  [4]于文华.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2(06).
其他文献
化学实验是中职学校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加强实验操
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巧用多媒体,让职校课堂丰盈灵动,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职校学生专业和就业的特点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研究中等职业学校
水力阀门是一种比较好的阀门形式。目前大都用手动操作的“四通阀”来控制阀门的启闭。五通阀的构造如图所示。工作原理:开启阀门时正向压力大于反向压力,压力水从“7”口进
期刊
词汇水平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文章就英语词汇广度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增加词汇广度,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手术耗时长,创伤大,且需切除部分肺组织,术后常出现暂时性呼吸功能低下,加之刀口与引流部位疼痛,患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心
硝酸盐氮是有机物经无机化作用的分解产物。如果水中硝酸盐氮含量超过一定的量,可使儿童血液中变性血红蛋白增加。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受微生物的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
当根据曼宁公式设计下水道时,用它计算污水流量而不加校正,将引起严重误差。根据一个单独点的流量测量而校正过的改进型曼宁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非常吻合,并且不须测量
期刊
用单片机控制直流调压系统,采用数字触发器,结合PID调节技术,对晶闸管调压装置进行闭环控制,实现输出电压无差调节.讲述了系统原理,实际的触发电路、反馈电路及PID控制思想.
1病例摘要患者,42岁,男性,2005年10月无诱因出现左侧第六肋间断性胀痛,可以忍受。随后疼痛加重伴腰部疼痛,不能忍受。CT检查:左侧额骨、胸10椎体、骶尾、左侧髂骨骨质破坏。MRI:骶尾
目的 研究稳定期煤工尘肺患者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康复疗效。方法28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3例。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D)、血氧饱和度(S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