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规避西方产业标准陷阱的路径探索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工业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超高的事实是它们占据科技高地和价值链高端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本性的反映.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把第三产业占比高作为发达国家的标志具有一定误导性,致使一些国家落入“去工业化陷阱”.如今,美国学者提出“再工业化”,却仍有人用第三产业标准来评判我国产业发展的成功与否,显然这是一个陷阱.科学技术进步打破了传统产业自然依赖关系而加强了经济协调关系,如果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不提升国家整体生产能力的产业升级,或者产业升级造成过度第三产业化或去工业化的结果,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会误入歧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既不能复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国际剥削模式,更不能自我削弱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因此,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发展道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构建完备的产业链,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确保产业安全和经济平衡发展.
其他文献
自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在老龄理论研究领域,我国学术理论界在老龄问题界定,老龄理论的研究价值取向、研究选题、研究视角、学科建设、研究维度、研究话语权以及战略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当前我国老龄理论研究滞后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急需在八个领域实现突破.展望未来,我国老龄理论研究还需要在六个领域久久为功,守正创新.
健康是提升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基础,新时代体医养融合发展是基于老年人不同层次健康需求的个性化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尤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更为重要.为探析农村健康服务的实践成果与困境,对河南省R县W村的村支“两委”成员、村医、村内老年人等进行调研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健康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健康服务资源供需不匹配、普遍忽视心理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医务人员配备不足,以及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淡薄等问题.论证了通过体医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健康服务提供问题的可能性.基于圈层结构理论
基于利用社区低龄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推进积极老龄观、积极老龄化理念和社区治理相融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来设计结构式问卷,并进行个案质性分析,搜集相关数据信息,由此探讨低龄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诸要素及其个体基本信息对于个体社会资本存量和社区社会资本感知的相关性和影响力,并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各相关因素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提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低龄老年群体为主体、以高龄老年群体为客体,以“短期重数量,长期重质量”为指导战略,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志愿服务项目模式为契机的低龄老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5年数据,分析隔代抚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针对老年人自身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隔代抚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且对为女儿隔代抚养的老年人、农村老年人、65岁以下老年人影响更大.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本有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价值支撑.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传统吏治、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考察了情感组织承诺和工作中心度对国有企业退休员工退休适应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检验了退休时间的调节作用.482位国有企业退休员工参与调查,填答了退休适应(退休适应包括退休享受感、退休失落感和工作怀念感三个维度)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并通过回想的方式填答了退休前工作中心度和情感组织承诺问卷.结果 显示:情感组织承诺显著正向预测退休享受感、工作怀念感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退休失落感;退休前工作中心度正向预测退休失落感和工作怀念感,与退休享受感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不显著;情感组织承诺和工作中心度对退休适应和生活满意
民间互助养老本质上是老年人基于伦理道德而开展的助老利他行为.传统社会中农村民间互助的伦理原则源自道德义务.道德义务具有自律性、规训性、差等性等特点.以道德义务为原则的互助养老主要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老年群体中.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以道德义务为原则的民间互助养老面临着儒家伦理约束式微、家庭结构变迁、家庭权力关系转移、个体利益认知转变等因素所带来的挑战.民间互助养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动员更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民间互助养老的伦理基础转向超义务.以超义务为伦理原则的民间互
伴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在质和量上也日益提升.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还存在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供需错位、管理体制存在堵点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多种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分析养老服务运行系统的动力基础和动力要素,提出了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三大主导动力——经济力、资源力和社会力,构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三种动力模式——市场动力模式、体制动力模式和社会动力模式,并对每种动力模式的形成特征、形成机理、主导阶段予以分析.总结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动力特征,探究动力要素驱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华盛顿学派作为当代新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群体,其学术旨趣和研究成果为新制度经济学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演化成型提供了理论素材与方法启迪.诺思与张五常所代表的华盛顿大学新政治经济学者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石,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分析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研究中形成身份认同和理论取向,并在交易费用、制度、国家等议题上展示了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织互补.新政治经济学的华盛顿学派推动新制度经济学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取得重大进展,虽在理性预设、微观视角和交叉研究方面存在局限,却因重视认知科学和国家研究以及强调历史分析和细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离不开相应的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思想基础,近代上海的工商业发展是经济基础,工人无产阶级发展壮大是阶级基础,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实践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复合型命题,把握其深刻的意涵须围绕理论引领、实践理路、意志特征和政德情怀逐一展开,概括各项内容在一百年前的历史表征和一百年来的嬗变演进.新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须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方法论,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开展自我革命、进行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