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别,其目的并不仅仅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的和不同点,而是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探明这种差异性的缘由,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本民族伦理价值观中的弊端和西方价值观中的偏颇与缺失,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精华,吸取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所以必须要用当代的眼光看待中西方伦理文化的差异,要以时代精神为着眼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在大力弘扬本民族的伦理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吸取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伦理观 家庭 个人价值
一、中西方伦理观比较——以家庭伦理观为例
(1)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
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讲的是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修己是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由于注重群的社会价值取向,为此,孟子才会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群体优先地位, 强调社会责任的承担。人不仅应独善其身, 更要兼善天下。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成为中国人们津津乐道。此外, 其他学派也与儒家相似, 如墨家提出尚同,注重群体沟通; 法家主张明君使人无私。(韩非子雅之) 总之, 中国伦理文化传统, 在权益追求的协调上是群体优先于个人, 注重对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协调。
中国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双向反馈的模式,父母对子女尽抚养之职,子女对父母尽赡养义务。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全心全意。反过来,当父母年长的时候,更多地是依赖子女的赡养。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国的养老体系还不健全,但主要原因还是人们的观念使然,人们大多不能接受年老时在养老机构孤独终老,而希望由子女赡养,认为子女除传宗接代外更主要的就是养老,即“养儿防老”。传统道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社会中无形规范的建立,因此尊老爱幼成为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
(2)西方家庭伦理观
在西方, 伦理道德的调节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 调节的重心和方式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如西方人生长到 18 岁以后, 就被认为已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 就可以离开父母进行独立生活,强调个人的权益的追求和享用。又如朋友聚会进餐, 通常采取 AA 式付费, 甚至有的父子或母女同餐也是AA式。從这一习俗可以看到西方对个人权益和义务有着十分明朗的规制。当然, 西方强调个人之间的协调, 并不是否认整体利益的存在和完全忽视它, 而是体现了个人优先的原则。
西方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单向的模式,父母对子女尽一定的抚养之职,到子女成年即止,所以子女对父母没有赡养义务。西方人年老时或是独居,或是在养老机构终老。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的养老体系比我国健全,更主要的是由于西方属于契约人伦的家庭伦理,因此子女长大成人后就意味着契约结束,各自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西方年轻人自愿并很乐意到一些福利机构做义工,却很少回到自己家照顾年迈的父母。
西方人强调自由、民主、个性、独立,注重个人感受。基督教宣称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得西方父母无法将自己凌驾于子女之上,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子女在父母眼中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事的准则、抉择的权利,因此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在子女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和子女平等商讨某些问题,尊重子女的意见。
从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看, 西方的原则表现为个人优先于群体, 注重个人之间的协调; 中国的原则表现为群体优先于个人, 注重对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协调。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是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造各传统伦理差异的重要方面。中西伦理文化, 反映在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上显现了明显的差异。比较看, 西方的原则表现为个人优先于群体, 注重对个人之间的协调。西方人们的生活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的, 强调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享受, 并反映出注重个人形式的。西方强调个人主义, 把个人的享受、利益获取至于价值体系的核心。一般地, 西方也有整体性观念和利益观, 但他们认为任何整体性利益都最后要落实到个人的享受才是现实的。
二、中西方伦理观不同原因分析
(1)中西文化结构不同:中国文化是哲学、伦理、政治三位一体,而西方文化是哲学、伦理、宗教三者紧密结合;中国文化以政治、伦理为核心,而西方文化则以宗教为核心。中西文化理论基础、哲学思想不同:作为中国文化理论基础的是以孔孟之道为主导的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强调研究政治、社会问题,很少涉及自然问题,具有博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注重抽象思维,强调修身、养性 、主张入世、参与政治,很少研究社会的具体问题。在对待矛盾与斗争的问题上则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是以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作为基础的,既研究社会也研究自然,通过研究自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西方好多伟大的哲学家又同时是自然科学家。因此西方文化注重科学、严谨 ,强调斗争、转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伦理思想是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2)中西方传统经济模式的不同: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 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最适宜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个人价值依赖于社会和他人, 把个体看成是社会的一分子, 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 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以集体利益为重。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 由于多山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生存环境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农抑商、安土重迁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世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了血缘与地缘相互扭结重叠的特殊社会结构。而西方核心家庭则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
(3)中西方群体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百依百顺,对子女无私奉献,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在西方,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这种差异体现出西方人利己,中国人是“利他”; 西方人崇尚个体,中国人注重集体的思想。此外,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依附家庭、也不依赖于他人,而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家庭与个人之间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而中国人的群体取向致使他们尤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依赖的可靠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来确定。
作者简介:王雪莹(1994.0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职务/职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历研究生,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伦理观 家庭 个人价值
一、中西方伦理观比较——以家庭伦理观为例
(1)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
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讲的是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修己是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由于注重群的社会价值取向,为此,孟子才会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群体优先地位, 强调社会责任的承担。人不仅应独善其身, 更要兼善天下。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成为中国人们津津乐道。此外, 其他学派也与儒家相似, 如墨家提出尚同,注重群体沟通; 法家主张明君使人无私。(韩非子雅之) 总之, 中国伦理文化传统, 在权益追求的协调上是群体优先于个人, 注重对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协调。
中国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双向反馈的模式,父母对子女尽抚养之职,子女对父母尽赡养义务。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全心全意。反过来,当父母年长的时候,更多地是依赖子女的赡养。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国的养老体系还不健全,但主要原因还是人们的观念使然,人们大多不能接受年老时在养老机构孤独终老,而希望由子女赡养,认为子女除传宗接代外更主要的就是养老,即“养儿防老”。传统道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社会中无形规范的建立,因此尊老爱幼成为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
(2)西方家庭伦理观
在西方, 伦理道德的调节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 调节的重心和方式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如西方人生长到 18 岁以后, 就被认为已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 就可以离开父母进行独立生活,强调个人的权益的追求和享用。又如朋友聚会进餐, 通常采取 AA 式付费, 甚至有的父子或母女同餐也是AA式。從这一习俗可以看到西方对个人权益和义务有着十分明朗的规制。当然, 西方强调个人之间的协调, 并不是否认整体利益的存在和完全忽视它, 而是体现了个人优先的原则。
西方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单向的模式,父母对子女尽一定的抚养之职,到子女成年即止,所以子女对父母没有赡养义务。西方人年老时或是独居,或是在养老机构终老。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的养老体系比我国健全,更主要的是由于西方属于契约人伦的家庭伦理,因此子女长大成人后就意味着契约结束,各自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西方年轻人自愿并很乐意到一些福利机构做义工,却很少回到自己家照顾年迈的父母。
西方人强调自由、民主、个性、独立,注重个人感受。基督教宣称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得西方父母无法将自己凌驾于子女之上,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子女在父母眼中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事的准则、抉择的权利,因此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在子女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和子女平等商讨某些问题,尊重子女的意见。
从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看, 西方的原则表现为个人优先于群体, 注重个人之间的协调; 中国的原则表现为群体优先于个人, 注重对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协调。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是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造各传统伦理差异的重要方面。中西伦理文化, 反映在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上显现了明显的差异。比较看, 西方的原则表现为个人优先于群体, 注重对个人之间的协调。西方人们的生活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的, 强调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享受, 并反映出注重个人形式的。西方强调个人主义, 把个人的享受、利益获取至于价值体系的核心。一般地, 西方也有整体性观念和利益观, 但他们认为任何整体性利益都最后要落实到个人的享受才是现实的。
二、中西方伦理观不同原因分析
(1)中西文化结构不同:中国文化是哲学、伦理、政治三位一体,而西方文化是哲学、伦理、宗教三者紧密结合;中国文化以政治、伦理为核心,而西方文化则以宗教为核心。中西文化理论基础、哲学思想不同:作为中国文化理论基础的是以孔孟之道为主导的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强调研究政治、社会问题,很少涉及自然问题,具有博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注重抽象思维,强调修身、养性 、主张入世、参与政治,很少研究社会的具体问题。在对待矛盾与斗争的问题上则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是以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作为基础的,既研究社会也研究自然,通过研究自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西方好多伟大的哲学家又同时是自然科学家。因此西方文化注重科学、严谨 ,强调斗争、转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伦理思想是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2)中西方传统经济模式的不同: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 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最适宜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个人价值依赖于社会和他人, 把个体看成是社会的一分子, 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 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以集体利益为重。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 由于多山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生存环境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农抑商、安土重迁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世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了血缘与地缘相互扭结重叠的特殊社会结构。而西方核心家庭则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
(3)中西方群体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百依百顺,对子女无私奉献,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在西方,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这种差异体现出西方人利己,中国人是“利他”; 西方人崇尚个体,中国人注重集体的思想。此外,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依附家庭、也不依赖于他人,而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家庭与个人之间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而中国人的群体取向致使他们尤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依赖的可靠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来确定。
作者简介:王雪莹(1994.0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职务/职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历研究生,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