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一些巨大的变化也接踵而至,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变化,几近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西方殖民主义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不断扩大在中国的特权,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们为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解放而奋斗。那么,他们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斗争的呢?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启示呢?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给我们做了深刻的阐述,接下来,我将通过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想来向大家描述一下。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9-0020-03
  近来,读了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以蒋先生的观点,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在列强的压迫下不断进行着爱国主义的斗争,是一个从追赶近代文明社会到跻身近代文明社会的过程。譬如:书中谈到近百年来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现代化吗?能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等等。并且还引用了日本、俄国、土耳其等三国近代史发展的样子来进行了论述,三个国家都通过接受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而不断得以富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
  1《中国近代史》主要内容介绍
  从第一章开始看起,自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流离失所,社会残破不堪。士大夫阶层分为了剿夷与抚夷两大派,无论是哪一派,他们都没有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当中,使中国白白丧失了二十余年的发展机会。清王朝始终不肯服输,一次次被西方列强所打败,开始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到最后虚骄自大的的剿夷派不得不认识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厉害。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研究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先河。从第一章我们可以看到,近代早期的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禁锢导致麻木不仁,对于西方的先进文化没有进行好好的分析和把握,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第二章讲了洪秀全与曾国藩。从内容上来看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于列强的欺压,官吏的盘剥等等,使得近代中国下层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提出了一系列使人民感到满意的措施,所以这场运动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以曾国藩为首的士大夫阶层,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对这一运动展开了残酷的镇压。太平天国的失败也验证了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的。从实质上来看,洪秀全依靠宗教运动与种族革命进行斗争并没有脱离家族和家乡观念而建设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并没有从传统观念,传统文化中解放出来。曾国藩创建的湘军成为后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一把利剑,他首推洋务运动,在这一点上进行了革新守旧,对我国近代化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他以宗族观念、乡土观念来招募湘军也开启了兵为将有的局面,军队成为了将帅的私有财产,这一局面传给了后来的北洋军阀,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灾难。
  第三章讲了自强及其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朝廷上的大臣以及皇亲国戚例如恭亲王奕、文祥等人開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于是他们打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始了洋务运动。一些地方上的大臣也响应朝廷的号召,开始学习西方文化的军事部分,通过开办学堂、办理招商局、设立造船厂等方式来巩固国防。但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不彻底,直到一八九四年中国和日本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宣告了这一运动的失败。这一失败是必然的,当时清朝的有识之士虽然也认识到了学习西方进行变革的重要性,但是却只是学习了皮毛而已,对于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并没有进行变革,也就是说,这一变革是极其不彻底的。时代和人民不允许他们进行彻底的变革,民众的迷信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极大阻碍。运用蒋廷黻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而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我们到了近代要图生存必须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第四章则是讲了瓜分及民族之复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在中国展开了瓜分的狂潮。本章主要讲了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割据以及北伐战争等几个方面。《马关条约》对中国危害甚大,为了挽救民族的生存,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改革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颁布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政举措,但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太过于强大,以及未能发动人民群众等原因,戊戌变法最终也没有成功。等到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向清政府公然发起了挑战,孙中山先生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方案。虽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这一胜利的果实又被专制独裁的袁世凯窃取了,说到底还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导致的。当然,虽然失败了,但是毕竟对我们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 对《中国近代史》的评述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苦难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前赴后继地展开斗争,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我们的楷模,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清朝的统治者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海外皆蛮夷的思想。这种格局或者说是模式长时期没有打破,天朝上国的美梦做了好长一段时间,即使被打败,也未能改变这种心理,这种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导致清朝在一开始面对西方来使时就抱有轻视的心理,到后来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才使我们得以惊醒,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识又使我们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崇洋媚外和害怕西洋人,认为什么都应该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例如,军事上的一系列失败导致处理外交事务的一些大臣有琦善、耆英等,未向朝廷请示就擅自割地赔款,还有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一事上也表现出了对西方人的恐惧,拿中国人来开刀以换取他们的原谅,殊不知这种抛弃国家主权以及卑劣的处事方式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蒋廷黻先生说他们这么做是识时务,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被放大的恐惧,那么,难道清朝的统治者都沉浸在这种恐惧之中吗,答案当然不是的,他们就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剿夷派。在蒋廷黻先生看来,以林则徐为首的剿夷派展现了对侵略者极大的仇恨,所以才有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蒋先生说林则徐因为怕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而不敢向朝廷诉说向西方学习的好处,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固然,林则徐作为士大夫阶层,身上仍难免有士大夫一族在乎名声欲名垂青史的习气。但是,能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之人,因禁烟而险遭除官之人,亲自组织编撰《华事夷言》、《四洲志》、《九国图志》之人岂是会因名利而放弃直谏的?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思想,尤其到了近代,这种思想更加深深地固化于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是改革也好,革命也罢,挽救中华民族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虽然说因为许多原因都失败了,但是都不约而同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蒋先生还谈及了民族复新的一个先决条件:革除地位的人生观,抱定事业的人生观。要求当时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发展的事情,只有每个人都去做,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说到底,就是在国家面临灾难,民族面临存亡的关键选择上抛弃个人主义,为民族振兴,国家解放做出贡献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与顾炎武所强调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无关系。
  蒋廷黻先生还认为在中国继续进行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应该居领导地位,应该肩负起时代使命。知识分子传统的人生观及传统的社会地位,加上多少年的磨炼,使他们对新中国的建设能做出很大的贡献。在我看来,作者夸大了精英阶层的力量,知识分子固然对于推动社会的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近代的中国社会如果不能唤起每一位中国人的觉醒,不发动人民群众来共同进行变革或者革新,也必然会导致失败的局面。
  在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沙俄占领了西伯利亚之后,就开始窥伺我国东北地区,直到康熙年间发动了雅克萨战争,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才保证了东北地区150多年的安定。后来,沙俄趁火打劫,攫取了东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终于认清了“俄国友谊”的真面目。在当时的局面下,为了应对各方列强的挑战,清王朝以牺牲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来换取求和的做法为后人所诟骂。俄国名义上干涉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实际上对东北地区有着更大的野心。蒋先生说过,国家之间有的是利益的获取,真正的友谊又来自于哪里呢?
  在中国近代化的问题这一节中,蒋先生将中国、日本、俄国和土耳其做了比较。首先四国的现代化都是自上而下完成的,并且改革的推动常常依赖政权的集中,政权越集中,实现近代化的程度就越好,改革得越彻底。拿日本和中国作比较,一个通过明治维新,以政治革命的手段,用天皇的威信来号召天下,达到了政权的集中,改革得非常彻底。反观同光新政,以及戊戌变法,洋务派内部矛盾重重,大都各怀鬼胎。加之顽固派处处反对,掣肘,改革进行得很不彻底。所以国家的建设或者改革,必须有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权作为保障。近代化的问题关系着民族的前途,统一才能开始国家的正常运行。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国土现状,怎么能搞好现代化呢?蒋先生在书中充满着对国家不能良好进行现代化以及对现代化程度落后的担忧,希望我们能拿出民族精神来为民族谋百年大计。
  蒋廷黻先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战略上不如人,”舰长刘步蟾为了自保,下令将人字陈倒置,导致我方弱点暴露;“其次,战术上也不及人。”认为丁汝昌是不懂英文的,他的英国炮手助理只能和他用手势交谈,但是交谈又出现错误,导致炸沉了自己的军舰。所以说清政府的失败不单单是因为武器,更重要的是军队没有现代化的作战素质,包括现代化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文化知识、管理方式等等,这些东西对一个军队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实业方面来看,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国家,面临其他国家的冲击,经济落后导致国力衰弱。弱国在国际外交谈判中是没有话语权的。正如蒋先生在书中所言,对一国而言外交虽然要紧,然而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因素。究其本源,清朝在外交上的失败还是在内政上的不足,这些不足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火柴的制造,大到机械、船舶的制造。而这些内政上的不足若论改进,除非变革社会制度,否则在一个封建君主制的国家妄议进行工业革命是绝无可能的。
  蒋廷黻先生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成因分析的还是很到位的,当然,我认为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從根本上来分析,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制度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军事等方面都难以顺应近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社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仅仅依靠改革是行不通的。这也是为什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而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也注定其必然会失败的。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迈出了中国社会制度近代化的第一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社会制度的现代化。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下,中国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而中国外交也向着更负责任的大国外交前进。
  3 结语
  这本书的前两章叙述了我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大背景,后两章则讲述了四个救国方案,使我们对近代史有一个很清楚的了解,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历史,学好历史,学习中国近代所遭受到的艰难困苦以及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群言出版社,2015.
  [3]蒋廷黻,谢钟琏译.《蒋廷黻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3.
  [4]赵鹏.论蒋廷黻笔下的“鸦片战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65-66.
  [5]尹媛萍.中美学界关于甲午战争起因的早期争论——以蒋廷黻与魁特为例[J].史学史研究,2017,(04):47-56.
  [6]范美琪.两种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和李侃等人的《中国近代史》之比较[J].潍坊学院学报,2017,17(01):75-77.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和保障。本文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校中青年师资队伍现状找出存在的教学能力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转型时期作为地方高校应该如何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转型时期;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4-0000-00  1 现阶段通师中青年教师
摘要:该文选取了杨志军长篇小说《无人区》维吾尔语译本中的翻译实例,分别从词汇对等、句子对等和语篇对等三个不同层面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并结合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技法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有利于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无人区;功能对等;翻译技法;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9-0055-02  《无人区》是著名作家杨志军撰写
摘要:时间观念的核心可以反映价值观念。中美两国文化特色鲜明,对两国文化观念进行对比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拟,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时间观念在准时性、计划性两方面的差异表现,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从而做到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为中美两国在时间观念上的跨文化交际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美;时间观念;准时性;计划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2-00
摘要:海合会国家的对外战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所带来的影响也较为巨大。在文中,主要就海合会对外关系发展的地区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经济关系的核心进行了论述,在此技术上对其安全伙伴、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益与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海合会国家对外战略转向东方展开分析。  关键词:海合会国家;对外战略;东方  中图分类号: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7-0054-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用电需求快速增长。为适应电网发展需求,经电力工业部同意,各网省电力部门开始组建专业的电网建设队伍。1958年7月28日,河南省电力工业局输变电安装工程公司成立。60年间,公司经历了成立、合并、调整、发展壮大几个阶段的的演变,公司名称也几经更易。1986年12月2日,公司定名为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2012年,按照国网公司“
摘要: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数学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以2015年参加TIMSS的台湾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旷课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SPSS探究不同出勤情况与学生数学成绩的相关性,进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启发。  关键词:学生旷课;数学成绩;相关性;TIMSS 201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创业浪潮中的小浪花高校“跑腿经济”的产生,既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惰性”需求,也给另一部分有创意有想法的学生提供了创收、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跑腿经济”的存在也具有风险性,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行业规范和法律条文来约束,处于任由其肆意发展状态。“跑腿经济”在校园中更显现出变质趋势,违背校规校纪的需求乱象层出不穷,如何保证“跑腿经济”在校园中不变的功利化、不
摘 要:適宜植酸酶发生水解反应的pH范围、对胃蛋白酶的耐受性和水解反应的速度是成为具有可靠的磷基础值(matrix values)和超剂量特性的高效植酸酶的选择标准。  关键词:植酸酶;pH;胃蛋白酶;水解速度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3-0049-02  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的主要目的是释放原料中与植酸紧密结合的磷(Phosphoro
摘要:师范类专业教学法课程,实施“双导师制”课程改革,是师范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师范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通过双向交流平台的搭建、双向导师队伍的建立、双向课堂的创设、双向版块教学内容的实施、双向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实现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模式,有利于实现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开辟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双导师制;小学语文
摘要:昌耀诗歌强调时间意识。通过时间意识表现出人本精神,更以此彰显其内心世界。在《时间客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时间客店》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奇迹,仿佛如通向诗歌艺术长廊中的精神之火,给读者带来惊喜,使读者充分感知作者对“时间的”关注,清晰的表达出使人描写“时间”的智慧。通过《时间客店》与作者的其他做平,使读者积累阅读经验,通过品味整首诗深化对世人精神世界的理解。  关键词:昌耀诗歌;时间意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