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外二首)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居小镇一隅,品茶
  写诗,骑一辆电动车
  跟风賽跑,并摔倒在风里
  一晚上无眠,忍受伤口
  蚂蚁般嘶咬
  第二天起来,装作若无其事
  继续上班,开小差
  挤开光阴的裂缝
  不哭。痴傻。内心偏执
  将流放,当作梦想
  一个人,活在现实中
  做着无用的事,并为之
  沾沾自喜,像一颗偏离轨道的星球
  有着自己的快乐和危险
  惊喜
  或许是一只蝴蝶
  它来得早了
  忍冬花只开了小半
  亲爱的篱笆墙上
  有一只亲爱的蚂蚁
  所有出来觅食的昆虫
  都有一对隐秘的触须
  即使这样,我也不能在日落之前
  化身蝴蝶和蚂蚁
  给彼此的生活一个惊喜
  江边
  他们沿着江边跑
  把自己的影子
  跑成一截涌动的江水
  我也曾如此胸怀韬略
  搅动暗处的泥沙
  也曾在星光满天的夜晚
  搬起石头,砸破水面
  如今胸口的巨石,已悄然放下
  时间平复了我内心的波纹
  我返身树底
  看一群老人,围着一张石桌
  在棋盘上厮杀
  黄昏记事
  稻子被收割过后的旷野
  只有一头老牛在凝视落日
  远山沉寂,飞鸟归林
  而我正站在楼顶
  给一株茉莉浇水
  这是它第七次开花了
  每一次都有所不同
  每一次都被剪去
  旁生的枝叶。这一次
  我决定由着它的性子
  想开花就开花
  想长叶就长叶
其他文献
1  剛刚四月中旬,窗外的知了就兴奋地从黑暗静谧的土中钻出来高唱夏日赞歌。高温将路两旁香樟树叶绿色的血液蒸腾出来,让老旧发霉的小区里弥漫着一股掺着陈腐气味的幽香。  乔镜顶着一头蓬松的羊毛卷短发,在电脑上看见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故事,被那个所谓的“编辑”骗走了大纲和样章,改头换面地出现在某小说网站的新文推荐榜单上。她气得像一只开了水的壶,对着那编辑遗照一样的灰色QQ头像狂轰滥炸,却追问不出一丝的公平正
期刊
大兴安岭林区诗人王晓华一生致力于新诗和散文诗的创作,其散文诗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精美,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和网络读者,成为呼伦贝尔散文诗创作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王晓华上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20世纪80年代初他与牙克石市几个诗人一同创办了“紫叶诗社”。这个诗社有自己的创作主张和审美目标,而且经常一起采风创作,互相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成员间频繁交流,感情笃厚,创办至今已近40
期刊
乡野苍茫,清风吹过山岗  如何安排剩下的时光,命题古老而弥新  韓家院子已没有一户韩姓人家  桃花源未必是因为有了桃花  松是男孩的模样,梅是女子的芳龄  因为情感过深,大山亦显得单薄十分  老榆树在村口频频点头,致敬  喜鹊,长一声,短一声呼唤乳名  一个人的孤独与坚守,被又一个黎明唤醒  旅人行色匆匆,试图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   里  在校园与孩子一道读书,变老  这是我与这方山水敬重互爱的本
期刊
雪记  在南方的月夜里写雪  是一件奢侈而又无奈的事情  细碎的雪,泛起银白色的微光  一寸寸席卷着西风的瘦弱  经时间复刻,沉默无言  还未落地就化了。还存在的  像极了那些疲倦的花瓣  南方小镇,除了远行的人群  还藏着旧日的繁星,在这样的夜里  宣泄着难以启齿的孤独  脚下惨白的大地  是幻想中雪和月光的恩慈  它们曾一起盛放,一起坠落  白鹭记  我叫不出它的名字,那是一只白色的鸟  在被
期刊
有时,他想那位在一棵大树下独坐的人。  面对整个原野和庄稼,河流与山峦,云雾和日出,他静思许久。他会淋着一场大雨,就那样站立,然后等雨停后,赤身裸体面对整个世界。他迟早要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也许会有一匹马,在远方陪伴他。彩虹正将马和马鞍映照得神圣。天边的云雾,风起涌动,宁静的世界里也会有喧哗。他知道,人的内心会有河流、大树、日升日落,也会有风起的时候。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有一点光照亮。哪怕是暗
期刊
1  哈斯巴根出事了。  刘方明的右脚背一麻。  手机从左手换到右手,大声地问:“哪个哈斯巴根?”  因为在雅漠营子,重名的人很多。在这里,叫巴图,巴特尔的多。叫“柱”的多,铁柱,巴柱,双柱,占柱,落柱。叫“剩儿”的多,为了区别开他们,人们往往以年龄来划分。老剩儿,大剩儿,小剩儿。叫小明的也多,人们也在说到他们的时候,前面加上定语,前街的小明,中街的小明,后街的小明。  刘方明来到这里一年多,在人
期刊
春节前,厂里突然发出通知,要求大家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工资照发,加班费是平时的三倍。  老江如释重负。今年因为疫情,厂里订单减少,工人工资锐减。老江家里负担重,上有瘫痪的老母,下有读高三的儿子,全指望自己一个人。这就地过年,不仅节省开支,还增加了收入。  但毕竟是过年,哪有不想回家的呢?老江心里还是挺失落的。  临近除夕,厂里又在微信群发来通知:“大年三十晚上六点,留守人员全部在大礼堂集合,一
期刊
她七十五六岁,也可能有八十岁吧,跟我的家乡众多这个年龄段的老太太一般,短发整齐地梳向耳后,头顶箍一只黑发卡。蓝布褂子外面,五冬六夏的喜欢罩一件坎肩,黑底的牡丹大花或者蓝底的夸张的大白菊图案。  牡丹大花坎肩是前些年带她去草原,途中的小商铺里淘来的,她非常喜欢。她的身体还算健康,可以远行。  照片上,她笑得眯眯着眼,比坎肩上的牡丹大花还耐看。  我回家,她在迷迷瞪瞪的小睡里睁开眼睛,我伸出双手,她立
期刊
在风水极佳的喇叭沟门古镇,生活着跟随努尔哈赤入关后在此居住的不少满族家庭的后裔们。  这天,大户人家许财主家设擂台招亲,这是这个狩猎民族大户人家的惯常作法。  选定的吉日风和日丽,搭在镇中央的擂台彩旗招展,震天的锣鼓催人兴奋。  许财主和他请的各路乡绅谈笑风声,台下看热闹的人群越聚越大,孩子们追逐着,打闹着,把气氛烘托得像过节一样喜庆。  比武开始前,许大财主的女儿许金花第一个出场,她打扮得楚楚动
期刊
春天的马蹄声  当一万匹战马的蹄音,匆匆掠过草原  大风踏着青草的肩膀,将绿色一寸寸垫高  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被擂鼓人惊醒  远山静谧,长空如洗。碧波里涌动的梵音  正在敲醒尘世中微弱的生命  那些时空里发黄的叶子,历经蜕变,从腐朽到再生  每一次都染尽春色  等待开花的种子,高举生命的火把  一遍遍擦亮岁月的眼睛,寻找自己的花期  策马赶路的人,捡拾光阴的碎片  冰雪消融,万物吐发着生机  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