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的那场相遇不和谐吗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佳维,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教师。
  2013年12月2日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现场课堂上,王君老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湖心亭看雪〉》(《初中生辅导》2014年32期)和2007年12月23日重庆天宝实验中学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大会的研究课上,王君老师《咬文嚼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04期)指出:张岱偶遇金陵人,内心是感到遗憾的,张岱和金陵人的关系是不和谐的。理由:其一,“强饮”说明张岱喝酒很勉强,并不高兴;“拉余同饮”的“拉”说明张岱被动,喝酒是为了应酬。其二,张岱喝完就走,不够尽兴。其三,张岱和金陵人答非所问,故非知音。王老师这一看法,很多老师争相模仿,甚至克隆王老师的《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晓东《像王君那样教〈湖心亭看雪〉》)。《语文湿地》卷首语(2015年12期)也大加赞赏王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教學:“君姐的《湖心亭看雪》以其精准的解读,精巧的设计,备受老师们推崇,成为很多老师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笔者以为王老师曲解了《湖心亭看雪》的主旨。因为王君老师引导学生的理解,看似咬文嚼字,实则望文生义,而且言语之间多有矛盾。究其原因,王老师对三百年前的这次巧遇,先入为主,这不符合这篇文章的旨意和知人论世的原则。
  一、“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贬耶?赞耶?
  王老师在课堂上采访学生:“如果你遇到一个知己,要分别了,你们会彼此留下什么呢?”生答:电话、地址、QQ、电子邮箱……老师对这个答案给了充分肯定:张岱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就是和金陵人不和谐。所以认为张岱对金陵人的感受是遗憾的。
  试问:我们以现代人的处事,来揣测明末的名士之风,来揣度张岱的性情,是否恰当?张岱偶遇金陵人,内心真的是遗憾吗?张岱和金陵人的关系真的是不和谐吗?非也。王老师曲解《湖心亭看雪》的关键是没读懂本文的主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内涵。
  《陶庵梦忆》写于明亡后。整部《陶庵梦忆》抒写作者记忆中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寄托兴亡之叹。《湖心亭看雪》也不例外,而且是《陶庵梦忆》中最为梦幻美好的一篇,绝无像王老师所说的是不和谐的,遗憾的。
  文中写张岱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万籁俱寂之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只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种空寂、清寒、渺远的境界美到极致。此时张岱本以为这种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唯我所独有吧。不料,早有雅士在湖心亭上烧酒炉正沸,张岱“事必求真,语必务确”,一个“沸”字,大有意趣。因为真饮酒的人是不煮沸酒的,恐怕湖心亭这两人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张岱在《五异人传》中的“奇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金陵人竟与张岱一样在“人鸟声俱绝”的时候赏西湖,癖绝、雅绝、痴绝!此时的张岱该如何吃惊,竟然有跟自己癖好如此相同之人!
  金陵人见岱大喜,脱口而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其同饮。作者采用反衬法,写金陵人“大喜”,其实衬托自己在“人鸟声俱绝”的西湖巧遇知音的惊喜!舟子喃喃不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同样是衬托手法,作者借舟子的话来赞许金陵人,实则用金陵人的“痴”来烘托了自己的“痴”。如果张岱不认可金陵人,是不会借舟子来赞叹他们的。古人写文章,常常卒章显志,作者在这里把本文卓然高远的意趣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
  二、“强饮”是勉强而饮,还是“不胜酒力”却尽力而饮?
  王老师认为“强饮”说明张岱喝酒很勉强,并不高兴;“拉余同饮”的“拉”说明张岱被动,喝酒是为了应酬。
  其实恰好相反,这是因为张岱把两个金陵人引为知音,虽不胜酒力却尽兴而饮。
  张岱在《陶庵梦忆·张东谷好酒》中自叙: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传,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食糟茄,面即发赪,家常宴会,但留心烹饪,庖厨之精,遂甲江左。一簋进,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文中交代了张岱家从其父、叔开始皆毫无酒量,并且还夸张地说他们家的人连螽斯(类蚱蜢)壳那么点酒都不胜,吃酒糟炒的茄子,即面红耳赤。张岱兄弟们更是只狂吃肉不喝酒,吃饱就走。搞得酒徒张东谷很扫兴跟他父亲说:“尔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会吃不会吃。”此话颇有晋人韵味。
  《湖心亭看雪·陈章候》记载:“崇祯己卯八月十三,侍南华老人饮湖舫,先月早归。余敦苍头携家酿斗许,呼一小划船再到断桥,章侯独饮,不觉沾醉。”这里记张岱陪着陈章候喝酒,让家仆给陈章侯带好酒,张岱自己看着陈章侯独饮,竟然也能沾上醉意。《陶庵梦忆》中,张岱提到自己与酒的故事,大都与陈章侯有关,他和陈章侯交往甚密。张岱在《读画录》刻画了陈章侯特立独行性格,其志气,其才艺,其性情,都可谓与张岱心气心意相得。但是即便如此,张岱也不轻易喝酒,即便是与性情相投的朋友。
  当然也有记载张岱饮酒的,但那是特殊情况。如《龙山雪》记:“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天寒地冻,不会饮酒的张岱“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是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
  可见,湖心亭的这次巧遇,张岱连喝了三大白,已拼尽了全力,表达了自己对金陵人“倾盖如故”的诚意。张岱如果不是对金陵人引为知音似的赏识,怎么可能连喝“三大白”?“强饮”是针对其不擅饮酒而言,若非志趣相投,不忍拒绝,以其率真之性情,怎会随便应酬?“拉”字可见金陵人也极赞叹张岱,张岱当是几番推托,盛情难却。
  三、张岱喝完就走是“不够尽兴”,还是“名士风度的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王老师认为张岱“喝完就走”,“不够尽兴”。学生:“张岱看到两个金陵人在岛上那么热闹,好像湖心亭就是他们的地盘了。张岱挺失落的。所以,他赶忙应酬一下就跑了。”王老师评价:“这就对了。同学们,这就叫读书,咬文嚼字地读书。”
  大概在王老师眼里看来,张岱认为金陵人煞风景,“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其实以张岱“蠡壳”酒量,喝三大白,已是非常“尽兴”。“喝完就走”,兴之所至,率性而为,是张岱“名士风度的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怎么会被解读成“应酬一下就跑了”?
  张岱生活于明朝末年。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公开标榜利欲、欲为人之本性,反对理学家的矫情饰性,主张童心本真,率性而行。在张氏祖孙的交游中,不乏这样的文人名士。如徐渭、黄汝亨、陈继儒、陶望齡、王思任、陈章侯、祁彪佳兄弟等,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这样的社会思潮、人文氛围,造就了张岱的名士风度,率真性情。上文《张东谷好酒》中就介绍了他们张家兄弟有食物送来时“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张岱在自己的《陶庵梦忆》有很多这样率真性情的流露。如《金山夜戏》记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过金山寺,已二更天了,张岱突然来了兴致,跑到寺里“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兴尽,也不跟寺僧打招呼,就解缆过江。以致“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这种做派承继了魏晋时旷达风流文人的作风,他们不以世俗的繁文缛节为意,自由、洒脱、狂放不羁。如书圣王羲之闻昙猷尊者“禅学造者甚众”,“闻而故往,仰峰高挹致敬”(《高僧传》),仰望山峰以表达敬意就回来了。再如《世说新语·夜访戴安道》王子猷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想念一个人了,坐了一夜船,竟然到了门前却兴尽而返。又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喝醉了就回家,说走就走。张岱和他们一样,尽兴即走,是名士风度的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四、张岱和金陵人答非所问,故非知音吗?
  关于王君老师的“答非所问”说,笔者认为这是对文言语言的精炼性的把握还不到火候。古人惜墨如金,此文是回忆之作,当不会赘言与金陵人所有的对话,而是记下颇有感触的话。
  我们来看张岱的原文: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上文讲到张岱“虽不胜酒力却尽兴而饮”,兴尽而走时,忽然想起这两人可引为知音(若是不合意之人,以张岱性情怎么可能问陌生人的姓氏?),所以才想到问姓氏。那两个金陵人不仅答了自己的姓氏,还介绍了故土和客居的情况,这说明两个金陵人和张岱互相引为知己。至于张岱为什么没写姓氏,而只写了“金陵人”和“客此”,因为这是一篇明朝灭亡后的回忆文章,时隔多年,姓氏在文中没有什么意义,而“是金陵人,客此”,寥寥六字,意蕴深远。
  金陵是明初立国之故地!崇祯皇帝朱由检年轻有为,可惜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处于内忧外患的衰微之地。崇祯皇帝曾想迁回金陵,重拾旧山河,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反而以丢了大明王朝而告终。明亡后,张岱写下此文,想到“金陵人”,更触发了他的故国之思。此情此景此感和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客此”的“客”字也大有深意。作者在回忆中单单把“客”字点出来,故国已远,人生无常,都作了梦中的客了,如同李煜的哀痛“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张岱《西湖七月半》看月,“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其中第五类人“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与湖心亭上的金陵人,可谓神似,金陵人也是在万籁俱寂之时,避开人群赏雪。张岱对第五类赏月之人的心态是“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这里,我们不能判断张岱自己是否饮酒,但以张岱的酒量来看可能是“呼客纵饮”,自己尽力而为吧,因为张岱自己是看着“章侯独饮”,不觉也能“沾醉”的人。相比而言,湖心亭的这场相遇,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可谓千载难逢,其强饮三大白的心境,可见一斑了。
  总之,语文教学一定要“知人论世”,切入文本读懂读透文章的主旨。否则,无论如何“咬文嚼字”,都是“隔靴搔痒”,甚至曲解文本旨意。
其他文献
理念:《诫子书》辞章华美,音韵流畅,自不待言,但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如何让学生在感知这千古妙文之音韵美的同时,领悟其看似粗浅实则深邃的文本意旨,上一节扎实而不呆板的语文课,乃本节课关键所在。教学中抓住文眼——“静”,立足于“静”,披文入情,由“静”悟意,抓住文章词句,从正反等多角度入手,化解疑难词句,读品相融,挖掘“静”之内涵与境界,让之渗入学生心田,成了课堂教学的一条弦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和《药》中的夏四奶奶是两类母亲形象的典型代表,都真实地再现了苦难母亲的生存现状。她俩都处在被侮辱被压迫的地位,同样是弱者,同样是儿子被杀,同样是上坟,却表现迥异。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由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意义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取向的差异所致。   一、母亲的行为表现   作为儿子的卡洛斯·森特诺和夏瑜,他们都年轻,都曾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他们都被视为有罪,得不到众人
毋庸置疑,《诗经》自问世以来,其文学价值就势不可挡。语辞华丽优美、结构整齐、韵律和谐,流传至今。其中,《氓》作为“经典之作中的经典”,连续多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历来都是文本解读的重点篇目。究其原因,这不仅因其具有值得推敲斟酌的文学价值,也因其具有独树一帜的政治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拘囿于课时、内容侧重、主导价值取向等因素,学生往往对其经学背景和政治价值的了解并不充分,致使无法满足部分求知
【设计突破】  《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文章以“窗”为容器,通过对同一病房的两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笔者对此文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寻求突破与创新。  一、深刻解读小说主题。  《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上用一个“恶”字来概括不靠窗病人,其实这并不准确。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他并非一开始就冷酷如铁,小说开头
2017年高考全国卷9套试题中有5套试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古代诗词阅读的理解,其中全国卷3套试题设计的是五选二,北京卷、上海卷设计为两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考查综合理解能力,既涉及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又涉及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客观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布了陷阱,考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坑”;梳理总结设错类型,对准确答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着以近几年的高考
一、教学目标  1.用“随文释言”的方式理解并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  3.准确理解王羲之的生死观,并结合现实,感悟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探究王羲之的“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  2.准确理解王羲之生死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比较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落水兰亭,导入新课  宋代文人赵
清末引进新式教育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新兴的学堂按照终点排定课程。课程中既有西方的自然科学,也有传统的文化知识。  1902年《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的12门中学课程中,修身、读经、词章三门直接授以传统文化。修身“当本《论语》、《孝经》之旨趣,授以人伦道德之要领”,读经教材为《书经》、《周礼》、《仪礼》、《周易》。两年后出台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对此三门课程的内容及授课时数虽有所调整,但变化不大。“词
关汉卿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界中可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伟大代表。其作《窦娥冤》被一些业界学者认为是中国唯一的悲剧,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评价“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抒写灵魂在极大痛苦中发出的悲鸣,他所抓住的就是“人性”,并将普遍、永恒的“人性”,加以理想化、深刻化、典型化。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同样是作者冷静观照社会,透彻把握人性的思考结晶。在高中语文教学赏析中,对窦娥的形象
《与朱元思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存在三处疑点。对这三处疑点,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其一是,课文第1自然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富阳至桐庐”,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在上游,看来作者是溯流而上的。但作者却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关于此句,课文注释为:“此句中的富阳和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
2014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文本的经典型、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编排。每册由不同人文主题构成,主题分板块,板块各有小标题。编者在人文主题统辖中择篇,使之形成一个前后照应的有机整体。比较发现,人教版教材编排一般以文体作为主要的依据,这难免让人心生疑惑:在相同的“人文主题”之下,苏教版教材累牍重复意义何在?  本文就将围绕其中的个别人文主题,通过分析每一个板块标题的相互联系,并对所选篇目进行内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