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深入贯彻新课标思想,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完善评价制度,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基础教育;以人为本;成功体验;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5-0014-04
教育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尊重人、尊重学生,维护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转变观念,改革教学,贯彻新课程思想,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思想,课改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必须树立人本思想,始终体现育人性。
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教师要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第一,精选学习内容,留给学生发展空间。教师要结合课改实践,把握时代脉搏,精选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沟通、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乐于探究,把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
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讲明道理的同时,讲明老师对他寄予的希望,使学生感到批评后面的善意和友情。
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选择最佳方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用融合交互的教学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课改目标,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三,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教师不要将眼光只放在有优势、有特长的学生身上,对“成才”要有新的认识,要树立让学生“人人都成才”的观念。
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思维、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正确对待,诚实尊重这些差异。
成长中的每一位学生需要失败的考验,更需要成功的鼓励。教师对于差生,困难的不是找缺点,而是发现优点。面对一个学生,你是戴着显微镜去找缺点,还是戴着放大镜去发现优点?教师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命运迥异。
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要注重鼓励和转化,多给机会,尽量使其扬长避短,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发展的途径,让学生在充满自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进步、发展,助学生成人、成才。
第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第五,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想迎接挑战,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师要走下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倡导者、促进者。要积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互动、合作交流、优势互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人格,完善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第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首先明确教育的目的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最终以个体的全面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主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提出学习问题,寻找学习答案,评价学习效果。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作出的评价是不切实际的,也能证明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刻苦钻研的状态,发挥了主体性。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差异。首先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应该也不追求平均发展,不搞“填平补齐”,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现有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其次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倾向性,要尽可能地发现、激发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励他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鲜明个性和发展意向。因此,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性与灵活性、共同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因人因时而异,区别指导、分层培养,而不是按一个模式去“加工”、“铸造”学生。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通过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自我表演的“舞台”、创造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整体把握,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至关重要。
二、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我能行”的感受和自信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来认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重视对学生成功愿望的激发引导,特别要重视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第二,帮助引导学生减轻焦虑情绪,克服自卑心态,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第三,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尤其是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体验的机会和条件,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相信自己“能行”。第四,培养并增强学生质疑意识,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引导为深疑、广疑,促进学生思维进步、发展。第五,评价学生既要“好中寻优”鼓励冒尖,又要“错中找对”激励全体,应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第六,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耐挫折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只要教师与学生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其乐无穷。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里所说的个性侧重于强调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它是指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有发展的共同性,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在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承认差异就是要求教师应客观地认识到,由于遗传素质、非智力因素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在学生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在任何人群中都有好中差之分,在学生群体中也不例外,有差异是正常的,无差异才是不正常的,正因为人与人有差异,人类精神面貌才显得多姿多彩。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到这一点至关生要,它影响着教师对待差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尊重差异要求教师应以宽容的、民主的、平等的态度看待差异,而不能敌视它、鄙视它、歧视它、抱怨它。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它。并且应懂得,差异是具有两面性的,在这一面是差异,在另一面可能就是特长。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复杂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复杂的,学生的进步、发展、成才是复杂的,没有哪一种差异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也没有哪一种差异是静止的,永远不变的,就看怎么用及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善待差异,第一,需要教师的爱心与真诚。爱孩子不仅是爱他的优点,更重要更可贵的是爱他的缺点。因为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缺点都是学习做人、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也是可以矫正的可爱的缺点。第二,要求教师没有偏见,偏见常常容易遮蔽发现真、善、美的眼光。第三,要求教师要有预见,善于发现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潜能、积极因素、优势和有利条件,体现并选准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方法。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最好教育,从而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富有针对性的最佳教育方式,最有利于发挥各自的兴趣爱好、特殊才干、积极性、优势、有利条件,所以最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四、缔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今天重提培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的发扬光大。
第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学生作为世界教育改革、课程变革时代人的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它注重的不是素质发展的结果形态,而是素质形成的机制、生成、完善的机能,因为当今的学校教育不可能给予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技能、锦囊妙计,而只能给予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
第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要从学生成长成才全程的基本需要出发来规划学生的基础发展目标,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当前或某一发展阶段的现实性需要;是要正视学生生命本体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能,并帮助引导学生寻找发展的途径,而不是制约堵塞潜能发挥的空间并排斥或抑制它的发展。
第三,“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是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而是要求在每门课程教学和每项教育活动中都应在对培养目标整合的前提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和谐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均衡的但确实是高水平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是对学校按规定进行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活动的一种补充、充实,让学生在潜力特别大又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深化、发展。这种有差异的充分的宽口径的全面发展是高水平的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不仅有利于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实现高层次高标准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以人为本”的评价制度
评价改革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使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成为促进他们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有关材料表明,目前评价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评价内容与指标过多,偏重学科知识,重智轻德,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评定,忽略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差异性;二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教师则“望生进步、怕生犯错”心切,他们两眼往往只盯住学生的缺点和问题不放,而忽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问题苗头,便一针见血甚至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不考虑场合地点、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自尊心。
教育本身具有育才和选才的功能,但是,多年来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基础教育的育才功能被超常的选拔功能淹没了。教育评价的要害是以分数论英雄,这种评价的单一性,使许多老师不得不追求教育功能的单一性。为统考排名而教,为升学比率而教,这使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染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严重制约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和基础教育向前发展。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摒弃从教的功利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首先明确我国的教育方针,尤其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主导思想,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次,转换社会视角,以旁观者而不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期待自身的教育行为,避免时时处处以自身的得失来衡量教育行为的价值。第三,应明白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成效的滞后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艰苦性、复杂性、多样性,客观要求教师应具有奉献精神。只有把个人的眼前利益、学生的长远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现真正的自身价值。
在教育改革中,应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学生也有做学生的权利。他们有权利按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去理解人生与世界;有权利利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权利按学生的期望去做事;有权利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有权利逐步认识错误并逐步改正错误,即学生有成长、成才的权利。我们深信:“大自然希望学生在成人以前就像学生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将造成教育的失败。”
在教育评价中还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评价的尊重性。我们强调评价者要始终在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氛中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进步和长处,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二是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期望为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且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求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学生有了评价需求,对评价有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和主动接受他人评价,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 韩四清】
关键词:基础教育;以人为本;成功体验;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5-0014-04
教育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尊重人、尊重学生,维护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转变观念,改革教学,贯彻新课程思想,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思想,课改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必须树立人本思想,始终体现育人性。
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教师要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第一,精选学习内容,留给学生发展空间。教师要结合课改实践,把握时代脉搏,精选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沟通、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乐于探究,把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
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讲明道理的同时,讲明老师对他寄予的希望,使学生感到批评后面的善意和友情。
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选择最佳方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用融合交互的教学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课改目标,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三,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教师不要将眼光只放在有优势、有特长的学生身上,对“成才”要有新的认识,要树立让学生“人人都成才”的观念。
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思维、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正确对待,诚实尊重这些差异。
成长中的每一位学生需要失败的考验,更需要成功的鼓励。教师对于差生,困难的不是找缺点,而是发现优点。面对一个学生,你是戴着显微镜去找缺点,还是戴着放大镜去发现优点?教师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命运迥异。
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要注重鼓励和转化,多给机会,尽量使其扬长避短,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发展的途径,让学生在充满自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进步、发展,助学生成人、成才。
第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第五,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想迎接挑战,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师要走下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倡导者、促进者。要积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互动、合作交流、优势互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人格,完善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第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首先明确教育的目的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最终以个体的全面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主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提出学习问题,寻找学习答案,评价学习效果。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作出的评价是不切实际的,也能证明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刻苦钻研的状态,发挥了主体性。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差异。首先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应该也不追求平均发展,不搞“填平补齐”,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现有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其次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倾向性,要尽可能地发现、激发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励他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鲜明个性和发展意向。因此,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性与灵活性、共同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因人因时而异,区别指导、分层培养,而不是按一个模式去“加工”、“铸造”学生。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通过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自我表演的“舞台”、创造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整体把握,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至关重要。
二、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我能行”的感受和自信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来认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重视对学生成功愿望的激发引导,特别要重视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第二,帮助引导学生减轻焦虑情绪,克服自卑心态,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第三,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尤其是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体验的机会和条件,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相信自己“能行”。第四,培养并增强学生质疑意识,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引导为深疑、广疑,促进学生思维进步、发展。第五,评价学生既要“好中寻优”鼓励冒尖,又要“错中找对”激励全体,应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第六,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耐挫折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只要教师与学生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其乐无穷。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里所说的个性侧重于强调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它是指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有发展的共同性,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在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承认差异就是要求教师应客观地认识到,由于遗传素质、非智力因素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在学生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在任何人群中都有好中差之分,在学生群体中也不例外,有差异是正常的,无差异才是不正常的,正因为人与人有差异,人类精神面貌才显得多姿多彩。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到这一点至关生要,它影响着教师对待差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尊重差异要求教师应以宽容的、民主的、平等的态度看待差异,而不能敌视它、鄙视它、歧视它、抱怨它。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它。并且应懂得,差异是具有两面性的,在这一面是差异,在另一面可能就是特长。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复杂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复杂的,学生的进步、发展、成才是复杂的,没有哪一种差异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也没有哪一种差异是静止的,永远不变的,就看怎么用及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善待差异,第一,需要教师的爱心与真诚。爱孩子不仅是爱他的优点,更重要更可贵的是爱他的缺点。因为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缺点都是学习做人、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也是可以矫正的可爱的缺点。第二,要求教师没有偏见,偏见常常容易遮蔽发现真、善、美的眼光。第三,要求教师要有预见,善于发现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潜能、积极因素、优势和有利条件,体现并选准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方法。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最好教育,从而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富有针对性的最佳教育方式,最有利于发挥各自的兴趣爱好、特殊才干、积极性、优势、有利条件,所以最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四、缔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今天重提培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的发扬光大。
第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学生作为世界教育改革、课程变革时代人的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它注重的不是素质发展的结果形态,而是素质形成的机制、生成、完善的机能,因为当今的学校教育不可能给予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技能、锦囊妙计,而只能给予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
第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要从学生成长成才全程的基本需要出发来规划学生的基础发展目标,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当前或某一发展阶段的现实性需要;是要正视学生生命本体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能,并帮助引导学生寻找发展的途径,而不是制约堵塞潜能发挥的空间并排斥或抑制它的发展。
第三,“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是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而是要求在每门课程教学和每项教育活动中都应在对培养目标整合的前提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和谐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均衡的但确实是高水平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是对学校按规定进行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活动的一种补充、充实,让学生在潜力特别大又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深化、发展。这种有差异的充分的宽口径的全面发展是高水平的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不仅有利于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实现高层次高标准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以人为本”的评价制度
评价改革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使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成为促进他们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有关材料表明,目前评价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评价内容与指标过多,偏重学科知识,重智轻德,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评定,忽略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差异性;二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教师则“望生进步、怕生犯错”心切,他们两眼往往只盯住学生的缺点和问题不放,而忽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问题苗头,便一针见血甚至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不考虑场合地点、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自尊心。
教育本身具有育才和选才的功能,但是,多年来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基础教育的育才功能被超常的选拔功能淹没了。教育评价的要害是以分数论英雄,这种评价的单一性,使许多老师不得不追求教育功能的单一性。为统考排名而教,为升学比率而教,这使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染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严重制约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和基础教育向前发展。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摒弃从教的功利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首先明确我国的教育方针,尤其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主导思想,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次,转换社会视角,以旁观者而不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期待自身的教育行为,避免时时处处以自身的得失来衡量教育行为的价值。第三,应明白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成效的滞后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艰苦性、复杂性、多样性,客观要求教师应具有奉献精神。只有把个人的眼前利益、学生的长远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现真正的自身价值。
在教育改革中,应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学生也有做学生的权利。他们有权利按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去理解人生与世界;有权利利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权利按学生的期望去做事;有权利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有权利逐步认识错误并逐步改正错误,即学生有成长、成才的权利。我们深信:“大自然希望学生在成人以前就像学生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将造成教育的失败。”
在教育评价中还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评价的尊重性。我们强调评价者要始终在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氛中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进步和长处,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二是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期望为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且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求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学生有了评价需求,对评价有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和主动接受他人评价,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 韩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