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教学策略理念的提出、设计原则与实践价值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外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围绕“方式、方法、技巧、步骤”等展开,实证教学策略研究则是围绕“教学策略实证路径”的创设、例举与实施展开,是基于“实证”的教学策略设计、设置与实施路径要求,实证性是最本质特征。这一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策略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化,有助于创新教学设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实证教学策略;设计原则;实践价值;道德与法治
  当下,教学策略研究进入实证研发与实施新阶段。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教学设计创新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有必要加强实证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一、实证教学策略理念的提出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等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统的方法技术行为。李晓文、王莹指出,它(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1]
  基于教学策略的内涵,笔者将实证教学策略定义为:坚持例理结合原则,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科学实用、相对系统的方法技术行为进行分类、举例论证,并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实施的教学实现和管理动机。
  国内外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围绕“方式、方法、技巧、步骤”等展开,而实证教学策略研究则是围绕教学策略实证路径的创设、例举与实施展开,是基于实证的教学策略设计、设置与实施路径要求,实证性是最本质特征。这一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策略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化,符合教情学情和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要求。
  二、实证教学策略的设计坚持“十关注”原则
  1.关注课标。课标是教学设计的总章和统领,是学科教学的“根”和“本”。《课标》颁布以来,在学科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发展进程中、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制定教学目标、确立重难点、设计或选用教学策略等都必须体现课标理念,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和教学建议创新设计与实施。
  2.关注法治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法治教育的“法杖”,是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选用的重要依据。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选用实证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时,必须以“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目标,科学设计、预置、选用与实施。
  3.关注教材。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巩固知识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进行实证教学策略例举和预置,要研究和通透教材整体布局,明确教学目标任务,了解教学重难点、疑惑点,把握教学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按照课标要求,科学定位实证教学策略处理问题和方向。
  4.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受众,一切教学策略和方法技巧的选用,最终都离不开学生参与。梁惠燕指出,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2]我们进行实证教学策略设计或选用,要关注学生学习力、探究力、合作力、互动力、创新力的提高,突出学生参与度、接受度、认同度、和谐度的提升,时刻以服务学习为中心,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服务教学质量提高为目的。
  5.关注生活。理论源于生活,指导服务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强调与生活实践联系。《课标》指出,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要求我们进行实证教学策略设计与选用,要重视学生生活参与,重视学生所在学校、家庭生活中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使参与和实践过程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关注实际。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往往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贴近实际,对于实证教学策略选用来说,本质上就是科学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程度和认同意识等影响因素,从而作出科学决策,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7.关注时事热点。与时俱进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我们进行实证教学策略设计,应关注热点,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按照课时教学需要,结合教学目标、重难点处理要求,科学选择和预置富有时效的素材。
  8.关注“三观”。为适应学生成长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证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融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教学于一体,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顺利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9.关注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支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在设计、设置、选用实证教学策略和实施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学会学习、与人合作、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等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践行知行合一,做到学知、育能、养行一气呵成。
  10.关注活动体验。学科体验活动是部分学者对教学目标“四维性”的补充表述。《课标》指出,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要求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或运用实证教学策略,须关注可参与性、可体验性、可操作性,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在体验参与过程中形成与否,从而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深化思想认识。
  三、实证教学策略的实践价值   加涅说,我们第一要指出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二要指出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 [3]实证教学策略研发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让教学实施严谨睿智。教学设计照搬教材、照抄他人成果,缺少个人教学思想和智慧融入,缺乏新意;教学文本素材、多媒体课件多从网络“剽窃”,缺少二次研磨和个人智创,使用推广价值较小;课堂教学不能科学设置和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单一,“散养”“满堂讲”者居多,平铺直叙、无高潮、无跌宕,缺少激趣点、兴趣点;教学策略设计、设置和运用挂在嘴上,停留在理论上,实证类设计少,科学运用到教学实施中的更少……这些应该是大多数教师常态课的共性。而简单、易设计、易操作的实证教学策略,恰恰有利于帮助教师克服这些不足,让教学策略从理论走向实证,走向智慧,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向实践。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这一课时,笔者在导学案中预置主题活动类实证教学策略,作为处理“宪法地位”这一重点知识的教学辅助。
  活动素材:2018年1月19日,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
  活动形式:沙龙论坛。
  活动主题:我心目中的宪法。
  活动要求:全班分为四个论坛小组,抽签确定发言顺序;各小组自主选出发言代表;代表发言不得偏离活动主题,否则即停,并适当降低评价级别;每组代表发言不超过3分钟;视发言质量等给予ABCD等级评价。
  该类教学策略的设置,在帮助学生厘清“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的核心地位等知识点的同时,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互动参与、批判质疑、组织合作能力,在于帮助教师从某一点上活化教学设计,并通过活动组织激活课堂,解决问题,生成新知,从而让课堂充满互动参与,充满兴趣,更充满智慧和效益。
  2.让备课磨课质高效优。我备你(他)用,一备多用,不备盗用,有备不用,是当下集体备课成果和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缺乏二次备课,缺乏个人智慧设计思想融入,不能创造性使用备课成果;研究中心、备课组等所谓备课磨课组织多如牛毛,集中备课组织不少,研课磨课形式多样,却往往有形无实,有量无质,有时无效。实证教学策略的实施则是从关注教学重难点、质疑点、热点、亮点和焦点入手,结合实效性、典型性强的素材和重体验、易操作的活动形式,创新组织教学设计,预置教学策略,让集体备课研课磨课从点上开花,最终通过教学实施,实现面上结果。实证教学策略的研发和实施是课堂教学改革应具备的价值取向。
  如在备山东人民版九年级全一册“走科教兴国之路”这一课时,笔者融入实施拓展重构类实证教学策略,作为处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这一问题的教学支撑。
  探究素材: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侯云德颁发奖励证书。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面向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小论文撰写。
  要求:结合素材主题自拟题目;理论观点运用恰当,至少从两个角度阐述(温馨提示:关键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控制在500字左右)。
  这类教学策略融入备课,旨在创新备课方法,创设备课亮点,明晰备课环节,明确备课方向,提高集体备课研课磨课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类教学策略引入课堂,在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发散思维、拓展重构、表达写作等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丰盈互动智慧,提振参与兴趣,让重难点问题解决变得简单,新知生成和目标达成趋于自然。
  3.助新入职教师快上道。教材学情不熟,重难点不清,疑惑点不明,备课老虎啃天,教学设计记流水账或乱麻一团,教学方法信手拈来不加选择,或高谈阔论甩理论,或走马观花讲不透,或面面俱到没重点,或照本宣科无新意,不能科学驾驭课堂是部分新入职教师的通病。不加选择、不分良莠囫囵吞枣式的“拿来主义”和不管创新、只顾光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主义”是他们备课、设计教学和上课的基本表现。实证教学策略恰恰以处理教学重难点和质疑点为突破,帮助他们解决瓶颈难题。
  如在进行山东人民版九年级全一册“旗帜引领前进路”教学设计时,笔者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渗透,实施节点式切块实证教学策略。
  时事素材: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互动形式:节点式切块知识梳理。
  梳理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节点①: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节点②: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节点③:核心内容——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节点④:行动指南——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这类教学策略的设计,旨在引导和帮助新入职教师通过对范例的分析学习与教学实施,学会紧扣教学主题和重难点,科学划定思维点,准确定位联系点,连点成线、由点及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赋予课堂教学以智慧,让学生学习充满思考和兴趣。实证教学策略为新入职教师备课和创新教学设计提供了范例支持,引领其发展,促进其成长。
  4.开教学范式体系新路。当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教学设计、备课和课堂教学研究、建构的居多,鲜有教学策略尤其是实证教学策略的研究范式和体系建构。这为我们进行实证教学策略研究、开发与范式体系建构创设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实证教学策略研发和范式体系建构必将且必须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实证教学策略研究推进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证教学策略的研发,我们采取了“课题引领,分类突破,节点推进,面上开花”的研究思路,逐步完成了导课、情景、活动、数字情境、切块、拓展、微评价、结课等实证教学策略的例理论证和实践操作验证,建构起了一整套教学评研一体的实证教学策略范式体系,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实践证明,实证教学策略研究是同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实践探索緊密联系在一起的,并随着教育的进步、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范式,建构体系,自成一家。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梁惠燕.教学策略本质新探[J].教育导刊.2004(01):7-10.
  [3][美]加涅著,博林译.教学与学习的有效策略[M].外国教育资料.1992(05).
其他文献
摘 要:建构活动型课堂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的重要方向,主题式课堂活动设计是其有益的尝试。在课堂教学主题的基础上,活动设计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要从活动预设、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方面优化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主题;活动议题;活动评价  建构活动型课堂是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改的重要诉求,主题式课堂活动设计是探索活动型课堂的有益尝试。围绕课堂教学主题,设计一定的活动议题,创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开启学生心灵情感的学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准确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对课堂的情感把握力度不够,无法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出现了情感基调偏离的现象。因此,只有将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才能真正把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情感基调,实现“以情育人”。  关键词:教学情感基调;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  笔者与部分教师一样,曾认为只要是热闹的、轻松的课堂就是“新课程
期刊
编者按: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学期将在全国统一实施,这是教育部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本刊为此特邀该册教材第一主编陈大文教授等撰文介绍教材的基本轮廓和特色,希望能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教材,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摘 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以加强宪法教育为主要任务,围绕初中学生需要面对的公民与国家和社会的
期刊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主题式课堂一般包括教学主题的确立、情境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活动的开展、目标的达成以及课堂教学的评价等环节。其中课堂教学的评价是课后环节,主要对前面几个环节从教和学两个维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主题确立的合理性、情境选择的贴切性、问题设置的适宜度、探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以及课堂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评价旨在促进课堂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主题式课堂;思想政治;评价维度  高中思想政
期刊
摘 要:在高考冲刺阶段,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可以采用的复习方法很多。结合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经验,我们采取构建思维导图、热点引领、设问思辨的复习教学范式,达到温故知新、提高能力、升华情感这一复习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了复习的质量与效益,较好地解决了高三师生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政治;复习范式;思维导图;热点引领;设问思辨  一进入高三,学生开始高负荷运转,而政治选考复习也进入实战
期刊
摘 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诠释着生活的至真、至善、至美。以法律为基础的初中法律课堂也要引导学生求真、崇善、向美。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明晰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内涵、树立法律信仰。教师可以从“探究的真”“温暖的善”“诗意的美”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真知、实现真信,回归真行,以“善”为核心,“尊重权利”“保障权利”“敬畏权利”,并以“美”为落脚点,在师生互动感悟中体会法律之美。  关键词:法律课堂
期刊
思想政治考试中,主观题的解答对于考生来说一直是难点,是影响成绩的关键。本文以2018年4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第37题为例,从细读材料、细审设问和细组答案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试题呈现】  37.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来临,我国城乡居民对优质粮食的需求迅速增长;由于优质粮食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诸多困难,粮食供给一直存在优质品比率低的结构性问题。由此导致优质粮食价格上涨
期刊
摘 要: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价值是立德树人,这是课程性质决定的当然使命,也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学生德育的现实诉求。模式是“激活教学”,“四个培育三级激活一个目标”,激发兴趣导学,激活思维导智,激扬情感导行。策略是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多元实施:课程育人重融入,讲座与专题并举;活动育人重导向,竞赛与参观并启;实践育人重体验,调研与征文并合。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价值;模式;策
期刊
摘 要:近两年来的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思想政治漫画试题,凸显了此类试题的特点和优势,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漫画类试题符合高考命题趋势,注重对学生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漫画试题;高考命题;特点和优势  2017年以来,承担为国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试使命的浙江、上海率先步入考试科目“3+3”和“两依据、一参考”的“新高考”时代。撇开最终效果不谈,单就近两年的高考试
期刊
摘 要:哲学漫画类选择题作为一种经典题型,由于其本身的多维性、开放性、思辨性,不同读者在理解时会形成差异或歧义。2018年3月绍兴市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中命制的“乌鸦喝水”漫画试题,具有三个方面的反思价值——试题命制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须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关注其立意;要自觉审视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  关键词:哲理漫画;试题命制;教学改进  作为《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乌鸦喝水”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