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前期者和老年人病因未明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39例10年追踪观察)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d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对39例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获得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CRBBB)患者追踪观察10年。在发现ACRBBB时,患者无心血管病征象,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10年中,观察对象中,心血管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同期健康对照组的1.8及3.4倍。提示ACRBBB的发生可能与冠心病、特发性束支纤维化及心肌炎有关(P<0.01),但与以后出现的高血压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无关(P>0.05)。8例ACRBBB发生双束支或不完全性三束支阻滞,但无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者。对老年前期者和老年人持续性ACRBBB的病因、临床意义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观察三个不同海拔地区(陕西省西安400m、青海省西宁2260m和海晏3200m)的122名男性老年人血清GH、ICSH和FSH含量。发现血清GH随增龄无明显变化,但ICSH和FSH升高(P<0.05~0.001)。随海拔高度增加,老年人ICSH和FSH均上升(P<0.05~0.01)。并分析高原男性老年人促性腺激素增加的原因,及其与高原适应和衰老的关系。
对老年人流行性出血热(EHF)54例误诊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误诊率为21.5%,误诊疾病达25种。老年人EHF早期表现多不典型,且患慢性病较多,易掩盖临床症状。对本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认识不足,体检不细致等均为误诊原因。
报道100例老年人胸部肿瘤术后监护结果,发现有心肺并发症者60例(60%),其中并发严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者28例(28%),死亡1例(1%)。结果表明:术后监护可降低病死率,扩大手术适应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报道采用碱解旋及吖啶橙染色法对老年(30月龄)及青年(3月龄)大鼠血液白细胞DNA断链及重接修复能力的显微荧光分光光度测定结果。数据表明:(1)碱解旋过程中可去掉细胞RNA;(2)老年大鼠血液白细胞核内DNA主链断裂数显著高于青年大鼠;(3)老年大鼠血液白细胞的DNA断链重接修复能力明显低于青年大鼠;(4)老年大鼠血液白细胞经RNase处理后显示出更多的单链DNA。该测定采血量少,亦适用于人体检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