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基因相关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诊治进展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16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儿童期出现的对低剂量左旋多巴有显著且持续反应的肌张力障碍。多巴胺合成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均能导致该病。TH基因突变引起的DRD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引起酪氨酸羟化酶(TH)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广泛性的多巴胺及儿茶酚胺缺乏。但TH缺乏的DRD(TH-DRD)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轻症患者以肌张力不全为主要表现,可逐渐发展为痉挛性截瘫,可伴有帕金森样表现,多数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重症患者则表现为进行性复杂性婴儿脑病,对左旋多巴反应差,且多遗留智力发育问题。多数患者脑脊液中的高香草酸(HVA)下降。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实验室检查也无特异性,故目前基因检测仍是诊断该病的唯一可靠标准。小剂量左旋多巴对大部分轻症患者疗效肯定,对重症患者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儿,女,11个月25 d。以"异常哭闹1 d,发现心律失常半天"为代主诉入院。1 d前出现异常哭闹,不能安抚,烦躁不安,伴全身出冷汗、拒乳,外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抗心律失常效差,转入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症状体征患儿体格检查:体温36.8 ℃,脉搏156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88/50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反应欠佳,全
病史摘要患儿,女,1岁,因"发热5 d,突发全身无力3 d"为主诉入院。症状体征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稍烦躁,咽稍充血,咽反射存在,悬雍垂居中,软腭上抬有力,不能竖头,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Ⅱ级,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双侧踝阵挛阴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可引出;四肢肌肉似有握痛。诊断方法患儿及其父母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该患儿FKRP基因(NM-024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作为继基因组学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系统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受外界刺激或扰动后所有低分子量的代谢产物随时空变化的情况,从而探明生物体系代谢途径的一种研究方法。代谢组学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植物学、毒理学、临床诊断、药物开发、营养科学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文介绍了近年代谢组学技术在肺炎领域的应用及进展,综述了液相色谱质谱(LC-MS)及核磁共振谱(NMR)等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罕见但病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周期性咯血。若咳出的支气管管型阻塞气道,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以至迅速引起严重的呼吸窘迫,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因此病少见,与此病相关的研究也不多,本文主要对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的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菌的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MPC)。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和多利培南)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耐药菌株的MIC及MPC并计算MPC/MIC比值。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MPC/MIC比值为2~4,铜绿假单胞菌为4-≥16。β-内酰胺酶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MPC/MIC比值高于β-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南海区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人5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 mAlb/Cr 比值将7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单纯糖尿病组(n=3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n=4
期刊
期刊
男性勃起障碍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中针对糖尿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方法,在促进患者临床病情的有效转归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新的药物和技术的问世,推动了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进行综述。
为探讨SCN8A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选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9月收治的1例1岁9个月的SCN8A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SCN8A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要点。本研究系国内首次关于SCN8A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的报道,且该患儿合并食管裂孔疝,目前在SCN8A基因突变患儿中尚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