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是当前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教学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主要以教学为主,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39-01
数学素养就是指在人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行为上采用一种数学逻辑,数学素养是学习素养的重要一部分,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优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和新课标的逐渐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核心素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的欲望来。首先要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小学数学学科因其特有的逻辑性与思维性等特质,对同一个问题,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授退位减法,例题出示37-19,有同学提出,是否可以37+2-19-2进行计算。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不赞成,和书上说的不一样,有的赞成。老师及时的予以支持,并向学生们指出和书本方法的异同点。马上就有同学提出还可以变为37-17-2,也很方便计算。所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保护,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更是激发学生探究与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
二、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看看题,填填表,那么小学生们可能就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受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小学生们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而且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2岁左右,他们的具有相对较为发达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则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也决定了他们的知识接受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他们的知识思考和理解往往滞后于知识感知。因此,在编排数学教材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直观、卡通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感知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安排下进行学习数学知识。从本能学理论的视域来讲,学习也属于本能的一种,但是,如果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本能进行有效的引导,他们的学习需求就会大幅降低。另外,小学生的事物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其思维运算能力相对较强,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有经验进行必要的联系,这是基本的数学课程要求标准,也是符合学生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所以,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不但需要做好学生数学知识的铺垫,在循序渐进间让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对学生严格进行监督,杜绝他们的惰性思维扩散,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措施实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数学取得高分,更主要是为了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具有数学化素养的跨世纪人才,当前数学教学正在从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转变到以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数学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可见,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加深教学问题思考的深度和难度,从而达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的试卷中出现的题目:一种桃汁,大瓶装(1200mL)售价8元,小瓶装(400mL)售价3元。两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桃汁,分别推出优惠方案:小学数学老师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运算,或者是情景模拟出售饮料的场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放松心情,在自己探究中学好数学知识。首先,在日常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至于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
四、注重开展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都是采取单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知识被动的学习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多,而这也影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相互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同时注意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以及成绩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让给分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总之,数学素养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素养。人是群居动物,我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就要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我们不能对小学数学采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学生还小,所谓的素养长大了再培育也不晚。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我们要从小培育学生的知识素养,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39-01
数学素养就是指在人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行为上采用一种数学逻辑,数学素养是学习素养的重要一部分,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优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和新课标的逐渐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核心素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的欲望来。首先要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小学数学学科因其特有的逻辑性与思维性等特质,对同一个问题,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授退位减法,例题出示37-19,有同学提出,是否可以37+2-19-2进行计算。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不赞成,和书上说的不一样,有的赞成。老师及时的予以支持,并向学生们指出和书本方法的异同点。马上就有同学提出还可以变为37-17-2,也很方便计算。所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保护,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更是激发学生探究与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
二、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看看题,填填表,那么小学生们可能就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受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小学生们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而且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2岁左右,他们的具有相对较为发达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则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也决定了他们的知识接受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他们的知识思考和理解往往滞后于知识感知。因此,在编排数学教材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直观、卡通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感知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安排下进行学习数学知识。从本能学理论的视域来讲,学习也属于本能的一种,但是,如果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本能进行有效的引导,他们的学习需求就会大幅降低。另外,小学生的事物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其思维运算能力相对较强,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有经验进行必要的联系,这是基本的数学课程要求标准,也是符合学生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所以,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不但需要做好学生数学知识的铺垫,在循序渐进间让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对学生严格进行监督,杜绝他们的惰性思维扩散,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措施实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数学取得高分,更主要是为了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具有数学化素养的跨世纪人才,当前数学教学正在从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转变到以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数学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可见,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加深教学问题思考的深度和难度,从而达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的试卷中出现的题目:一种桃汁,大瓶装(1200mL)售价8元,小瓶装(400mL)售价3元。两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桃汁,分别推出优惠方案:小学数学老师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运算,或者是情景模拟出售饮料的场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放松心情,在自己探究中学好数学知识。首先,在日常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至于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
四、注重开展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都是采取单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知识被动的学习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多,而这也影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相互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同时注意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以及成绩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让给分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总之,数学素养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素养。人是群居动物,我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就要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我们不能对小学数学采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学生还小,所谓的素养长大了再培育也不晚。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我们要从小培育学生的知识素养,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