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档案中的资源都记载积累着企业的历史文化,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历来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影响着档案管理的完善程度。文章对档案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文化的凝练及其作用等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其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档案;企业文化关系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从定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是长期文化和经济结合的产物,包含企业的价值观、精神、历史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文化活动。而企业档案是反映企业运营全过程的各类文件资料的汇总,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与传承过程的反映,也为企业持续的经营过程奠定精神文化基础。同时,企业档案的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直接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它们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
一、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档案的记载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现象和形态,与企业相伴而生,客观地存在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所以,企业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形成并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凝练才有价值。而企业档案传承历史,真实记述和反映了企业的各项活动,是企业发展的记忆。因此,必须通过档案记载内容的历史考证与借鉴不断地位企业文化建设输入新的精神内核。在企业档案中,会充分反映企业的运营特点和成长轨迹,其中不乏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过程的记载。
2.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依据。档案记载内容中,通常都会包含反映企业发展进程的“企业大事”、“历史沿革”等内容,这些内容都记载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可以辅助人类的记忆,作为实事凭证和承载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序知识信息,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参考,作为直接的依据。
3.企业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企业档案作为企业运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客观反映着企业的经营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记载的不仅仅是企业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一种文化成长过程,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因而企业档案建设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室内,除了一般的文件、文书之类的文字性资料外,还应当包括科技研发、财务、商业合同、声像视频等资料。这些东西记录着企业艰难的创业史,所以是企业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财富。综观企业档案本身,就是一部企业文化建设史,蕴含着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只有管好企业档案,才能为企业留下一份文化遗产,将企业文化建设发扬光大。
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措施的几点建议
在企业文化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企业要想通过文化建设为企业竞争注入新的活力,除了文化建设本身之外,还应当充分借助档案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充分挖掘企业档案中的文化内涵。
(一)增强企业档案服务的理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实质上属于意识范畴。如前所述,企业档案通過文字、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而存在,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反过来讲,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的新成果又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档案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由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始终树立企业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的理念,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帮助其充分挖掘档案资料中的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企业档案所反映的精神内核。这样长此以往,就能促使企业用科学先进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团结教育员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二)夯实企业档案的基础管理
相对企业的市场、研发等部门来说,企业档案部门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企业档案部门不能忽视自身的作用而消极怠工,依然应当在企业中心工作的指导之下,主动地、创新性的开展档案工作,也就是说,必须在档案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工作中充分研究、拓展。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利用档案资料,对本企业的传统历史、行业特色、服务对象、职工素质以及企业的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内容进行查考,然后精心提炼,选择富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方案。同时依据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文化特色进行反思研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三)深入挖掘企业档案文化资源
从类别上来讲,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其中更重要的是后者。非物质文化通常指企业的精神、企业运营的价值观等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它们是企业思想精髓所在,只有对客观真实地记载企业文化活动的企业档案进行加工、提炼、整合升华,才能形成企业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档案资料,编篡企业各种载体的档案史料和专题资料,如《企业年鉴》,再现企业发展史,使员工看到组织开创者的艰辛、建设者的拼搏和如今的成就;再现各任企业领导人员的处事方法、决策风格,使员工更深刻地理解企业政策、经营机制的变迁;再现组织机构、企业制度的变化,使员工了解企业制度沿革的走向和趋势等,如编篡《抗灾抢修复电风采录》、《见证辉煌》、《优秀工程集锦》等,使员工将企业曾经的荣辱兴衰铭记在心,并担负起这份厚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将企业档案与员工培训教育充分结合
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并不是高层管理者通过语言、口号、标语之类的方式所能反映到实践中的,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育、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才能形成企业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在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指引和推动下,企业员工的软对精神、价值取向都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需的企业文化相契合。要在企业内部实现这种效果,应当发挥企业档案的教育功能。如举办企业光辉历程回顾展,编辑企业重大事件解读,让有代表性的实物档案(奖状、奖杯、奖牌、奖旗)、照片、声像等档案资料呈现在员工面前,从而使储存于档案室中的企业文化建设资料被激活,羽化为企业的精气输于企业的工作之中、思想之里,逐步形成企业内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再去如从企业档案中筛选出企业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举办先进人物事迹展,可以有效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这样长此以往,就能使员工逐渐形成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顽强拼搏、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档案中可以挖掘利用的精神养分。
由上可知,企业档案不仅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它同时也记载了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企业档案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也要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档案,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寄生之地、是企业文化的生命源泉。随着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将更大,方式将更多样,内容将更宽广。因此,企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对档案管理予以充实;另一方面要从主动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晋爱萍.企业档案如何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J].中国档案.2010(1)
[2]朱青杰.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J].中国档案.2009(4)
[3]钟家勇,王艳.浅论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建设[J].山东档案.2003(9) [4]张倩.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1(2)
[5]辛年香.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1(9)
[6]王芳.浅谈企业档案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基础理论研究.2011(4)
【关键词】企业档案;企业文化关系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从定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是长期文化和经济结合的产物,包含企业的价值观、精神、历史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文化活动。而企业档案是反映企业运营全过程的各类文件资料的汇总,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与传承过程的反映,也为企业持续的经营过程奠定精神文化基础。同时,企业档案的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直接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它们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
一、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档案的记载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现象和形态,与企业相伴而生,客观地存在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所以,企业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形成并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凝练才有价值。而企业档案传承历史,真实记述和反映了企业的各项活动,是企业发展的记忆。因此,必须通过档案记载内容的历史考证与借鉴不断地位企业文化建设输入新的精神内核。在企业档案中,会充分反映企业的运营特点和成长轨迹,其中不乏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过程的记载。
2.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依据。档案记载内容中,通常都会包含反映企业发展进程的“企业大事”、“历史沿革”等内容,这些内容都记载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可以辅助人类的记忆,作为实事凭证和承载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序知识信息,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参考,作为直接的依据。
3.企业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企业档案作为企业运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客观反映着企业的经营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记载的不仅仅是企业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一种文化成长过程,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因而企业档案建设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室内,除了一般的文件、文书之类的文字性资料外,还应当包括科技研发、财务、商业合同、声像视频等资料。这些东西记录着企业艰难的创业史,所以是企业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财富。综观企业档案本身,就是一部企业文化建设史,蕴含着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只有管好企业档案,才能为企业留下一份文化遗产,将企业文化建设发扬光大。
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措施的几点建议
在企业文化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企业要想通过文化建设为企业竞争注入新的活力,除了文化建设本身之外,还应当充分借助档案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充分挖掘企业档案中的文化内涵。
(一)增强企业档案服务的理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实质上属于意识范畴。如前所述,企业档案通過文字、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而存在,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反过来讲,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的新成果又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档案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由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始终树立企业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的理念,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帮助其充分挖掘档案资料中的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企业档案所反映的精神内核。这样长此以往,就能促使企业用科学先进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团结教育员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二)夯实企业档案的基础管理
相对企业的市场、研发等部门来说,企业档案部门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企业档案部门不能忽视自身的作用而消极怠工,依然应当在企业中心工作的指导之下,主动地、创新性的开展档案工作,也就是说,必须在档案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工作中充分研究、拓展。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利用档案资料,对本企业的传统历史、行业特色、服务对象、职工素质以及企业的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内容进行查考,然后精心提炼,选择富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方案。同时依据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文化特色进行反思研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三)深入挖掘企业档案文化资源
从类别上来讲,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其中更重要的是后者。非物质文化通常指企业的精神、企业运营的价值观等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它们是企业思想精髓所在,只有对客观真实地记载企业文化活动的企业档案进行加工、提炼、整合升华,才能形成企业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档案资料,编篡企业各种载体的档案史料和专题资料,如《企业年鉴》,再现企业发展史,使员工看到组织开创者的艰辛、建设者的拼搏和如今的成就;再现各任企业领导人员的处事方法、决策风格,使员工更深刻地理解企业政策、经营机制的变迁;再现组织机构、企业制度的变化,使员工了解企业制度沿革的走向和趋势等,如编篡《抗灾抢修复电风采录》、《见证辉煌》、《优秀工程集锦》等,使员工将企业曾经的荣辱兴衰铭记在心,并担负起这份厚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将企业档案与员工培训教育充分结合
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并不是高层管理者通过语言、口号、标语之类的方式所能反映到实践中的,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育、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才能形成企业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在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指引和推动下,企业员工的软对精神、价值取向都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需的企业文化相契合。要在企业内部实现这种效果,应当发挥企业档案的教育功能。如举办企业光辉历程回顾展,编辑企业重大事件解读,让有代表性的实物档案(奖状、奖杯、奖牌、奖旗)、照片、声像等档案资料呈现在员工面前,从而使储存于档案室中的企业文化建设资料被激活,羽化为企业的精气输于企业的工作之中、思想之里,逐步形成企业内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再去如从企业档案中筛选出企业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举办先进人物事迹展,可以有效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这样长此以往,就能使员工逐渐形成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顽强拼搏、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档案中可以挖掘利用的精神养分。
由上可知,企业档案不仅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它同时也记载了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企业档案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也要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档案,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寄生之地、是企业文化的生命源泉。随着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将更大,方式将更多样,内容将更宽广。因此,企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对档案管理予以充实;另一方面要从主动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晋爱萍.企业档案如何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J].中国档案.2010(1)
[2]朱青杰.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J].中国档案.2009(4)
[3]钟家勇,王艳.浅论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建设[J].山东档案.2003(9) [4]张倩.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1(2)
[5]辛年香.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1(9)
[6]王芳.浅谈企业档案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基础理论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