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回忆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靠着树干坐下,捧起微微泛黃的《呼兰河传》,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斜斜地洒落下一地的笑声。记忆中有关外公的画面也渐渐鲜活起来。
  《呼兰河传》中童年的萧红家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好看的玫瑰花,她经常和祖父在院子里打闹。调皮的她经常给祖父头上插满花,祖父不但不责怪,还宠溺地冲她笑,任阳光从眉梢淌过嘴角。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他是一位和萧红的祖父一样慈祥的老人。外公家有几亩田,种的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每天,外公拉着我的小手,扛着农具,来到田地。外公种田,我在一旁玩,摘摘花,拔拔草,追追蝴蝶、蜻蜓,在地里疯跑。外公干完农活儿就会陪我玩。玩累了,尽兴了,我就赖在外公背上,让他背我回家。夕阳西下,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们一老一少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好似一幅画。
  萧红的祖父喜欢教她背诗,我的外公也一样。每天清晨,外公总是戴着老花镜,拿着一本小册子,坐在我的床头,他念一句,我念一句,念完一首诗他还会给我讲诗的意思。只是当时的我不大爱听,总会钻进被窝儿里抗议。外公无奈地叹口气,合上书,拿出我最爱的烤玉米,爷儿俩你一口我一口津津有味地啃完又香又甜的大玉米,再哄我背几句诗。那时的外公也和萧红的祖父一样乐呵呵的。

  外公还有一点和萧红的祖父很像。萧红的祖父总是把小猪小鸭裹了泥,烤好了给她吃,然后假装嗔怪道:“这小丫头,可真能吃。”萧红每次听到这句话就会赌气再多吃一点儿,这时候祖父总会满意地笑着。外公也一样,听说鸡汤养人,他特意向饭馆里的厨师学艺再做给我喝,为此还交了一包烟丝作为学费。你别说,那包烟丝还真没浪费,外公做的鸡汤可好喝了,色香味俱全。看着我吃得心满意足,外公总会笑着刮刮我的鼻子,骂道:“小馋猫。”“那你就是老馋猫!”我会不服气地说。外公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一阵风吹过,头顶的树叶沙沙作响,我从回忆中挣脱出来。风把书一页一页地翻开,将童年的萧红和她的祖父,我和外公相处的点点滴滴一帧帧定格。时光匆匆,我长大了,外公老了,但外公对我的爱如祖父对萧红的爱一样,只多不少,永远不会消失。
  教师点评
  作为一篇考场作文,作者恰当地把握了写作角度的切入点,没有对小说《呼兰河传》进行过多的叙述,而且由原著展开回忆,细腻地描写了自己和外公相处的情景,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温暖动人,内容清新又不做作。(季晓丹)
其他文献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源自对生活的观察提炼。以人物描写来说,写作时应“紧贴人物”,撷取与人物身份、个性相一致的细节,就能够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原是凤姐和鸳鸯都要听刘姥姥的笑话,故意都令说错。至王夫人,鸳鸯代说了个,下便该刘姥姥。  刘姥姥道:“我们庄家人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儿,但不如说的这么好听。少不得我也试一试。”众人都笑道:“容易说的。你只管说
简洁明了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的作文越简单越好。该记叙的故事一定要记叙,该描写的人物一定要描写,该抒发的情感一定要抒发,总之一句话,一定要让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让读者感觉越读越有味。否则,只是干巴巴把主要意思表达出来,那作文就会显得很单薄,就会无“血”无“肉”,让读者味同嚼蜡。  题目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当属自己的父母了。他们用全部精力和爱心,呵护着我们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中国古典诗文最讲究意境,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情与景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这里的景是指客观存在的环境、自然风光等。情是指由景生发的思想情绪、志向追求等。离开了审美客体(景),情就无从抒发,不能激起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没
那一年我在南方  想念着北方纷飞的雪  我偷走  所有在春夜绽放的海棠花  无声无息  却给光阴留下了刻骨的花纹  我假借光  假借路面平铺的花瓣  把它们当成那层温和的霜雪  为了这一时刻  我已等了太久太久  我忘记了如何写诗  忘记了幼年随意脱口吟咏的童谣  忘记了李白的窗前投射的月光  忘记了那年故乡清晨露水的味道  我读艾略特幻灭的荒原  读庞德和威廉斯模仿的意向  读西方被钢筋水泥掩埋
春风里已有了夏天的味道,街边的、墙里的、园中的杨、柳、槐和不知名的树早已郁郁葱葱。这些树木让我们即使身处拥挤的城市,生活也充满乡野山川的诗情画意。  小学课本里有这样一句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穿行在街巷中,我常常会想起它。早晨站在路口等红灯,阳光穿过大树浓密的枝叶,投下几道淡淡的绿影,在脚下参差斑驳,我整个人仿佛也生出了柔和的光泽。  在课堂上,窗帘拉开时,偶尔凝望窗外,可以看到银杏
“青春是一场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青春的美在于它的短暂和生机勃勃,但愿年少的梦想,我们都還紧紧把握。  面对飞逝的青春,有的人发出无奈的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有的人唱出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激昂诗篇。青春就是这样潇洒与蓬勃!我们应该为之挥洒汗水,努力拼搏。  或许,我们还应该像张海迪一样,“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
不少同学写记叙文时,往往只会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这样虽然文章条理清楚,但也容易出现平铺直叙的毛病。其实,在写作中,为了表达需要,很多文章会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看似与主要内容无关的“闲笔”。这些添丝补锦的文字能让文章摇曳生姿,神采飞扬。  插叙,可以丰富故事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跌宕的叙述能让情节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让人读来爱不释手。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一文开门见山,“
角落里有棵树。  枝干不粗不细,线条生硬,密密地交错。树枝上不均匀地分布着长短不一的黑刺,像在剑拔弩张地自卫,咄咄逼人。  它无花,无果,叶子也没什么特点,长得也并不讨喜。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也懒得追究,很少注意它。  有一次,我从它身旁经过,偶然瞥见枝杈中有一抹红。本以为是风吹上去的红色塑料袋,仔细一看大为惊讶——那黑不溜秋的树枝上轻微地摇晃着的,竟是一颗圆润饱满的石榴。现在可是冬天呀!  那石
嵯峨浩写过一本书叫《食在宫廷》,该书记录了清朝时的宫中食谱,听起来十分奢华。细读之下,我却在书中发现了白菜煮猪肉这类家常菜。想不到宫廷菜肴比我想象的更富乡土气息,这种“食在宫廷”在我看来还是比不上“食在民间”。  我坚信,“不食人间烟火”是非常痛苦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泱泱大中华广阔无垠的疆域孕育了五十六个民族,从漠北到海南,从天山到乌苏里江,不同民族、风情、习俗,碰撞并交融出种类繁多的食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