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源的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 :气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48—2009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量源汇的值,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源的水平和垂直气候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热量源汇的整层积分为正值,即高原上空大气为热源,但在高原上空大气高层存在局部为冷源的分布。与周边地区相比较,高原对其上空大气的加热作用在三月份最为显著。春季3、4、5月青藏高原区域大气的加热存在一个自西向东逐渐扩展的过程。春季青藏高原东部和西部为大气热源年变化较大的区域,且高原东部和西部大气热源表现出反位
其他文献
利用WRF模式,对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山区大暴雨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复杂地形条件下,数值模拟有一定难度。本次数值模拟能够反映此次大暴雨的降水区域、降水特征和降水
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区,是我国古老农业发源区域之一.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远古的周代,这里的劳动人民就开始栽桑养蚕.山坡地面积大,光、热、水、气资源丰富,为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08年9月22-27日我国川西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期间波包传播和积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表明,波包分布及传播能明显反映出降水
利用一个包含城市冠层效应的区域模式(WRF/NCAR),对长三角特大城市群的夏季气候效应进行了5 a(2003—2007年)高分辨数值模拟,通过长三角地区有无城市的对比试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
近年来对地震前兆的研究发现,监测断层土壤气和地下井泉的氢作为地震前兆,是可行的。简要回顾了中、日、美地震学者在氢气逸出与地震关系方面的研究近况,以及中国数次地震前H_2浓度异常的实例。介绍释放氢气异常变化的机制,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最后指出氢气观测的优点以及在监测预报地震中的前景。
九华山区及周边的地形是以天台至大花台为主脉,四周有低山丘陵合围。复杂地形下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应用1980--2010年近30a观测资料及山区不同高度的自动站数据,运用大气边界层
为解决煤层顶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难题,在提出了富水性指数和突水危险性指数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新上海一号煤矿为研究对象,应用富水性指数和突水危险性指数的双图,对
煤炭胶结充填开采技术是一项基于生态、地质和资源安全的新型开采技术,质量分数是控制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掌握风积沙质胶结充填材料对质量分数的响应,试验研究了
利用多普勒雷达、TBB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8月1日发生在苏皖中部交界处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大暴雨过程是发生在减弱后的"0808"号台风环流
1990年8月1日凌晨04时44分许,山东苍山县境内发生4.4级(M_L)地震。苍山县、临沂市西部及枣庄市东部强烈有感,震感波及鲁南和苏北近二十个县市。这是近几年来苏鲁沿海交界地区发生的又一次令人注目的显著地震事件。这次地震发生于台站密度较大的区域微震台网之内,尤其苍山地震台(64型地震仪,放大倍数 V_0=8×10~4)距离震中仅约16km 左右,较完整地记录了这次地震的前震及余震序列,从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