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2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跨文化教育主张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乃至鉴赏,要实现对别国文化的鉴赏,需要正确的移情。移情指积极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想、体验、表达感情。将移情作为载体,实现跨文化教育需要通过外语教育增强文化预设能力,加强母语学习,促进跨文化对话。在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正确移情,可以较好的实现文化的融合和鉴赏,达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移情;载体;导入
  一、跨文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跨文化教育实践历史悠久。国际间的移居、访问、留学、旅游等都具有跨文化教育实践的性质。明成祖时有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航海外交流的壮举。马克·波罗来到中国后,写下了《马克·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民族、宗教等原因,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隔阂。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在多元文化交流和發展的基础之上,跨文化教育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跨文化教育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3届国际教育大会,并提出了第78号建议《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该文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跨文化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提议,促进了世界各国跨文化教育发展。[2]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布《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报告,其中明确提出:了解赞同甚至欢呼文化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文化相对主义,而意味着文化多元共存。[3]在21世纪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跨文化教育仍是未来教育发展热点之一。
  二、移情和文化移情的概念
  要理解文化移情,首先要明确移情的概念。在移情的原始用法中,可意为“感情移入”,并且指观察者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们所观察的事物中。[4]Theodore Lipps将移情用于心理学领域并且扩充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领域范围内。他认为移情是通过投射和模仿而产生,人只要将自己投射到物体中,在自己与物体中建立一种认同感,并投射到这种内部的模仿当中,就能更完全地理解和欣赏这种物体。[5]E.G.Tichener认为一个人不能够知道其他人的内心仅凭借自己的大脑推理过程,只有通过内部模仿才能达到这一效果。[6]文化移情是立足本土文化并且超越于本土文化的跨文化情感对话。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超越本土文化框架模式,将自身置于一种中间的立场,在平等中欣赏理解和领悟另一种文化。文化移情以容纳民族文化的心理差异为前提,在充分认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移情,用主体的文化心理理解和评价客体的感情,同时恢复自我文化心理常态。
  三、文化移情在跨文化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文化移情作为载体在跨文化教育中有助于克服文化干扰,形成文化认同。文化干扰指对人们学习理解异国语言基本要素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跨文化教育要克服语言背后的文化障碍,则需要进行正确的移动情。通过移情,克服文化干扰,彼此了解,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移情中的情感因素,是缩小文化心理差距的有效途径,将自身投射到对方的生活境遇和情感体验中,与交际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作出相应的心理反馈,缩小与异国文化的心理距离,促进文化适应[7]。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体现了移情的作用。当二战趋势明显,德、日失败已成定局的时候。关于日本会不会投降而制定相应的对日政策,美国政府动用了这位人类学家。这位夫人通过大量阅读日本文学和电影,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和直接资料。通过充分研究日本文化,得出日本会投降的结论报告。结果正如他预期的那样。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本尼迪克特正是正确的运用了文化移情,将自己的情感积极地投入其中,并且驾驭自己的情感,不失客观又不过分主观。
  四、文化移情:跨文化教育实施的导入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跨文化教育应当重视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以便更深入和切实的理解别国文化。
  (一)通过外语教育增强文化预设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的内涵通过语言得以表达。通过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可以增强文化预设能力。外国语言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8]。外语课程不仅仅是对单词和文法的学习,也是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单词用法的变迁以及外来词的进入,均体现着文化的变迁。例如英语当中引入了很多中文音译的词汇,如tofu,成为新的英文单词,体现出中英文化的融合。日语当中的外来词更加繁多,有从中文借鉴过来的,也有从英文借鉴过来的。在学习词汇时,学习不仅仅是表层的意思,还要去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文法的惯用表达也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在外语教育当中,没有明确将跨文化教育设立为其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对跨文化教育不够重视,使得跨文化教育局限于文化知识的表层。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外语教学,没有设立情感目标,学生无法通过移情感知外国文化。教师可能仅仅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两部美剧或者电影来实现文化移情。然而,电影中表达的文化内涵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文化底蕴才能理解到位,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背景知识对学生加以引导。为了在外语教育中实现跨文化教育,应当将跨文化教育设立为外语教育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将跨文化教育贯穿在外语教学当中。学生在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的学习当中,通过移情,感知外国文化,增强文化预设能力。
  (二)加强母语文化学习,促进跨文化对话
  移情是为了实现对话双方的相互理解,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盲目顺从。因此,母语及母国文化的学习亦十分重要。文化的“前结构”[9]扎根于人们的脑海,潜意识地制约着人类的行为,形成不同的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固的特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学习外国文化时,人们会无意识的将国外文化与母国文化进行对比。如若没有母国文化,人们就会对外国文化盲目顺从,全盘接收,无法实现正确的“移情”。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初,我国重视文化交流,对外国教育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忽略了本国的语言及文化的教育,造成了国民崇洋媚外的心理。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逐渐重视对本国文化的教育,如在各国建立孔子学院以及增强基础教育汉语学习及增大高考中语文成绩的比重。在跨文化对话中,移情表现为双方对文化差异的敏锐察觉,只有对母国文化的深刻了解和认可,才能更好地进行与别国文化的沟通交流,实现正确的“移情”。   (三)增强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文化创新型人才
  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跨文化教育的一个目标。只有了解熟悉本国文和世界各国文化,才能学会理解和尊重所有的文化和人类文明,不会因为一些固有的观念或者表面的现象对别国的文化产生误解。所以,为了培养文化创新能力,就需要通过“文化移情”来实现。通过对目的文化的了解以及鉴赏,运用移情,使自己进入“第三位置”[10],既不是站在原有文化的立场,也不是站在目的文化的立场,而是站在一个中间的位置,对双方文化进行对比和吸纳,增强跨文化对话及交流。这样,学生既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也不是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而是继承传统的文化创新者。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不可能空中楼阁般凭空创造。在跨文化教育的学习和比较中,实现文化创新。我们只有在跨文化教育中坚持文化主体意识,通过移情,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同时保护和发扬本土文化。只有在对本土文化和目的文化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创新文化意识,培养真正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2]UNESCO(199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43rd.Session,Th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to Cultural Development.
  [3]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关世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4]Davis,M.H.Empathy: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M].Boulder,Colo:West view Press.1996:124.
  [5]Goldste in Arnold P.and Gerald Y.Michaels.Empathy:Development,Training,and Consequences[M].Hills dal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5:231.
  [6]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P119.
  [7]杨伶.文化移情: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优势载体与导入策略[J].高教探索,2013(5).
  [8]沈骑.解读高校外语教育的文化“移情”——从“巴比塔”隐喻说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9]沈骑.论跨文化教育的移情[J].教育评论,2008(2).
  [10]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明显、意义重大,探索一条普遍适用的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學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基于学科竞赛的“四位一体”(以课程教学为蓝本,以竞赛活动为依托,以选拔培育为手段,以实践创新为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  关键词:学科竞赛;四位一体;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发生频率有增无减,这不仅干扰了高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同时也有损高校的外在形象,尤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不容小觑。黄河科技学院招生逐年扩大,国际学院生源不断增多,在原有的辅导员队伍之上,如何维持学生的稳定?为了做好学生日常管理,选拔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通过分析此方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通过调查和实例来说明学生干部在危机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
期刊
摘 要:云南省与东盟具有特殊地域优势,其高校间的体育教育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凸显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阐述了云南省普通高校与东盟国家(泰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并以大理大学为例分析了与泰国高校体育教育交流合作现状,探讨了云南省普通高校与泰国高校体育教育合作办学的可行性,为能更好的提高两国间高校体育教育合作与发展起到特殊的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云南省普通高校; 泰国; 体育教育;合作
期刊
摘 要:心理资本是影响人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乌鲁木齐某区中小学生为团体活动参与者,以心理资本团体咨询为方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在心理资本系统的干预下,中学生的自责、过敏和冲动因素都与之前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67-02  一、研究背景  1.提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的素质,它以培养高素质、发展全面的学生为目标。素质教育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注重个人能力发展,并同时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我国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十余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素质教育的开展重心是校内教育,但校外教育同等重要。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兴趣特长的培养,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只有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辽宁何氏医学院为例,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学院开展“三爱”教育活动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在总结中提高和反思,供其他高校借鉴和学习,也希望同行可以相互探讨和学习,建立民办高校“三爱”教育活动方式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三爱”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爱学习”为核心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大学物理实验课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具有独立的教材和专职的实验教师,与大学物理课具有同等的地位。然而,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同学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兴趣不高。我们通过调研与访谈的方式,总结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一、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同
期刊
摘 要:教师职业,通常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今的世界,多种文化充溢,关于教师素养的构成以及今后发展的各种呼声此起彼伏,各方言论各具其观点。到目前而言,仅对教师素养的定义形成了较为统一:教师素养,一般称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指能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个人认为,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哲学思考,文学表述,历史底蕴,阐述如何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教育文化与当下一个历史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交往日益密切,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备较好国际意识人才的培养,越发受到各国和教育机构重视。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我国高校也在日渐重视国际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国际意识;载体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其作为教育开展的实施主体,对大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拓展认知领域、加强素质培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培
期刊
参加刘永春所长“学帮理练”教学法研究十多年了,在教学实践中大量运用并用心体会,自感受益匪浅。  “学帮理练”教学法浓缩现代教学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简单易学,操作性极强。“从学开始,从练入手,以学为主,一练到底,在学中练,在练中理,无困不帮,无惑不理”32字诀是对“学帮理练”教学法的高度概括。  我在平日的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收获很多。下面我将通过八下《公式法分解因式》部分教学片断,谈谈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