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点拨既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语文教学中,巧妙的点拨可以疏通学生的思维阻滞。教师可在矛盾节点的利用、情景创设的渲染以及读与想象的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点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拨;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64-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在文章的理解、问题解答等方面常会出现思维阻滞或偏差的现象。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巧妙的点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呢?
一、利用矛盾的节点,引发学生思考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由于已有经验不足,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常常存在着“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知浅与知深”等矛盾,这也是导致学生思维阻滞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这些矛盾节点的把握与点拨将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注意目标,促使他们围绕着矛盾的节点展开定向思维,从而找到矛盾之处并解决问题。
比如,小学四年级第七册课文《麻雀》的第三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风猛烈地摇晃着路旁的梧桐树。”学生不难理解语句所表达的自然现象。然而从更深一层看,学生可能就存在着“知浅与知深”的矛盾,因为学生的思维容易停留在这句话写了什么的表面,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可以这样点拨:“文章主旨并不是要写风,可是这里为什么要多这一句呢?难道不可以不写风吗?”这样的提问再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这句话上,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从课文的阅读中寻找答案。这从学生的回答就可以看出:“‘猛烈、摇晃’说明风非常大,小麻雀才会从窝中掉下来。”这个学生找到了文章表达的因果关系;“风大更加帮助了猎狗闻到麻雀的气味,从而使麻雀受到了安全威胁。”这个学生找到了文章的前后联系;“风大概只是文章的铺垫,主要还是为了衬托麻雀的弱小和可怜。”这个学生的回答深刻揭示了主题。很明显,教师点拨后,学生从风大的现象中发现了文本隐藏的实质,从而实现了“知浅入深”。
二、通过情景的渲染,促进学生的感悟
有时候,由于时代的距离,或社会生活体验与认识的不足,学生容易在文本的理解中出现思维阻滞。这时候,教师运用情境渲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还是以《麻雀》一文为例。猎狗和麻雀相比,猎狗庞大凶猛,麻雀娇小柔弱,猎狗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文章中却描述了猎狗面对弱小的麻雀不战而退的情景,这与学生的生活认知常理明显相悖,因而他们疑惑不解。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情境:在紧张而又弱强变化的音乐氛围中,猎狗狰狞地张開大嘴,露出牙齿,逐步逼近弱小的麻雀,面对这凶险的一刻,小麻雀的妈妈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以一种拼命的气势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它的孩子,并摆出与猎狗决斗的架势,猎狗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得后退了。音乐弱强变化,节奏鲜明,尤其是激烈的打斗音乐更渲染着紧张的危险气氛;猎狗和老麻雀的动作画面也直观展示了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当情景画面播放完以后,教师接着用感情朗读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渲染,学生获得了情感共鸣,感悟到了“爱”的力量之强大。这种情境教学手法,疏通了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提供了最大的优势。
三、通过读想结合,畅通学生的思维
小学课文中不乏一些意境优美的语言文字,但由于学生认知的限制,他们很难畅通地理解文意,采用读想结合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描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红军小战士掉队了,碰巧遇到了同样掉队的陈赓,陈赓把青稞面交给小红军战士并让他吃掉,但小红军战士拍拍自己的粮袋,告诉陈赓自己的粮食比他还多,陈赓信以为真,结果在小红军战士牺牲后却发现他的粮袋中“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一细节描写中领略小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英雄品质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对于这一细节进行想象:寒风凛冽,冻得脸都发紫的小红军战士非常饥饿,他艰难地从粮袋中摸出牛膝骨,想用力地咬一口,可是牛膝骨实在太硬了,他只好无奈地又把它放回粮袋中去了……学生不断联想,入情入境。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既然小红军战士如此饥饿,又为什么不吃陈赓的青稞面呢?”教师把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入文意的本质,即小红军战士宁可饿死自己也不连累老同志,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速度慢而低沉地重复朗读:“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对小红军战士的悲壮精神的理解自然升华了。
总之,教师通过点拨,以诱导的手法,启发学生越过障碍,流畅思维,激发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入的认知过程,既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拨;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64-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在文章的理解、问题解答等方面常会出现思维阻滞或偏差的现象。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巧妙的点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呢?
一、利用矛盾的节点,引发学生思考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由于已有经验不足,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常常存在着“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知浅与知深”等矛盾,这也是导致学生思维阻滞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这些矛盾节点的把握与点拨将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注意目标,促使他们围绕着矛盾的节点展开定向思维,从而找到矛盾之处并解决问题。
比如,小学四年级第七册课文《麻雀》的第三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风猛烈地摇晃着路旁的梧桐树。”学生不难理解语句所表达的自然现象。然而从更深一层看,学生可能就存在着“知浅与知深”的矛盾,因为学生的思维容易停留在这句话写了什么的表面,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可以这样点拨:“文章主旨并不是要写风,可是这里为什么要多这一句呢?难道不可以不写风吗?”这样的提问再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这句话上,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从课文的阅读中寻找答案。这从学生的回答就可以看出:“‘猛烈、摇晃’说明风非常大,小麻雀才会从窝中掉下来。”这个学生找到了文章表达的因果关系;“风大更加帮助了猎狗闻到麻雀的气味,从而使麻雀受到了安全威胁。”这个学生找到了文章的前后联系;“风大概只是文章的铺垫,主要还是为了衬托麻雀的弱小和可怜。”这个学生的回答深刻揭示了主题。很明显,教师点拨后,学生从风大的现象中发现了文本隐藏的实质,从而实现了“知浅入深”。
二、通过情景的渲染,促进学生的感悟
有时候,由于时代的距离,或社会生活体验与认识的不足,学生容易在文本的理解中出现思维阻滞。这时候,教师运用情境渲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还是以《麻雀》一文为例。猎狗和麻雀相比,猎狗庞大凶猛,麻雀娇小柔弱,猎狗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文章中却描述了猎狗面对弱小的麻雀不战而退的情景,这与学生的生活认知常理明显相悖,因而他们疑惑不解。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情境:在紧张而又弱强变化的音乐氛围中,猎狗狰狞地张開大嘴,露出牙齿,逐步逼近弱小的麻雀,面对这凶险的一刻,小麻雀的妈妈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以一种拼命的气势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它的孩子,并摆出与猎狗决斗的架势,猎狗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得后退了。音乐弱强变化,节奏鲜明,尤其是激烈的打斗音乐更渲染着紧张的危险气氛;猎狗和老麻雀的动作画面也直观展示了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当情景画面播放完以后,教师接着用感情朗读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渲染,学生获得了情感共鸣,感悟到了“爱”的力量之强大。这种情境教学手法,疏通了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提供了最大的优势。
三、通过读想结合,畅通学生的思维
小学课文中不乏一些意境优美的语言文字,但由于学生认知的限制,他们很难畅通地理解文意,采用读想结合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描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红军小战士掉队了,碰巧遇到了同样掉队的陈赓,陈赓把青稞面交给小红军战士并让他吃掉,但小红军战士拍拍自己的粮袋,告诉陈赓自己的粮食比他还多,陈赓信以为真,结果在小红军战士牺牲后却发现他的粮袋中“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一细节描写中领略小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英雄品质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对于这一细节进行想象:寒风凛冽,冻得脸都发紫的小红军战士非常饥饿,他艰难地从粮袋中摸出牛膝骨,想用力地咬一口,可是牛膝骨实在太硬了,他只好无奈地又把它放回粮袋中去了……学生不断联想,入情入境。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既然小红军战士如此饥饿,又为什么不吃陈赓的青稞面呢?”教师把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入文意的本质,即小红军战士宁可饿死自己也不连累老同志,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速度慢而低沉地重复朗读:“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对小红军战士的悲壮精神的理解自然升华了。
总之,教师通过点拨,以诱导的手法,启发学生越过障碍,流畅思维,激发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入的认知过程,既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