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秋游在“综合实践”中增值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游是一项秋季综合实践活动,在美国叫“field trip”,大部分国家都称它为“远足”。它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增长知识、增进合作,也是学生时代的一份美好回忆,所以一直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很多地方秋游却成为了校长担心、教师操心而家长和学生并不很满意的一项活动。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笔者对此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以期让秋游在综合实践中增值。
  一、质疑:秋游体现的是怎样的“实践”
  (一)秋游就是“吃游”
  在很多学生看来,秋游就是小组聚餐。因为只有这个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跟父母要钱去买喜欢的零食。”很多孩子这样说。而很多父母认为一学期一次的秋游,多给点零食钱还是情有可原的,不能让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没面子。很多年轻的家长没有给孩子准备便当的习惯,甚至不知道给孩子准备什么食物,只是给钱让孩子自己买。很多孩子也不知道要将主食和零食、水果和矿泉水搭配。于是秋游前一天就变成了疯狂大采购,从蛋糕、面包、饮料到鸡腿、牛肉干应有尽有。笔者调查了五年级的两个班,秋游食品准备花费在30元左右的5%,40元左右的10%,50元左右的20%,60元左右的40%,60元以上的25%。有几个学生竟然买了近200元的东西,装了满满一书包。于是从一大早进班级就开始吃,上大巴车吃,到景点吃,到回来的时候包里还能剩下两盒牛奶。回来后有家长问秋游看了哪些地方,孩子就把谁带的好吃的最多,跟谁换了什么好吃的说了一遍。整个一个吃游。
  (二)秋游变成“旧游”
  “怎么又去森林公园?我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去,现在孩子读书还去那里。”“这些地方我们家周末都去过好多次了。”家长和孩子们在抱怨秋游成了走不远的“旧地重游”。因为市内就那么几个景点,综合实践基地也比较缺乏,学生人数又多,时间又只能限在一天内,所以能去游玩的地方确实容易重复。孩子们想去哪里?“上海科技馆、常州恐龙园……”不过,几乎所有这些游玩地点都在学校所在的市外。
  (三)秋游成了“室内游”
  秋游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近自然,可有些学校为了安全,干脆把秋游地点都选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室内地点,美其名曰“更有教育意义”,而且不用考虑天气因素。可是孩子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了:“本来想出来放松一下的,还是看博物馆”“这就比上课好一点,就是把历史书挂在墙上罢了,没劲。”
  二、追问:是什么让秋游瘦身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秋游变成了“吃游”“旧游”乃至“室内游”呢?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上,安全和费用是两座大山
  “安全返校,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安全就是胜利。”一周前就开始关注天气预报,时刻把手机抓在手中,不断关心路况、景点人流情况的张校长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看着最后一个学生被家长接走,班主任李老师瘫在椅子上:“如果可以,我宁愿多上一星期课!”由于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得到锻炼,一方面又怕出现磕磕碰碰的情况。因出游而导致的安全事件,网络也一面倒地指责学校,这让老师们的压力很大。其次,是秋游的经费问题。根据各市的物价部门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的社会实践费为一百元。如果组织长途游,要考虑车费、住宿、吃饭、门票,一百元很难实现。而社会实践费除了秋游以外,还要用在其他的实践活动上。市内的公园、游乐场、德育实践基地就那么几家。秋游走不远、走不深、走过场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主观上,缺少周密计划和创新思维
  各学校在秋游方面从来不缺少计划,甚至还有几套应急方案。因为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是需要提前报批的。但这百分之八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方案,如秋游项目、行驶路线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等,这肯定是需要的。但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实践好。如很多学校为了秋游第二天能让师生休息,都安排在周五,结果景点学生爆满。教师怕学生走丢,不停地清点人数,不敢放开让学生实践。大部分学校怕麻烦,秋游都是全校安排在同一天,有的学校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实践项目都相同,结果高年级能玩的低级只能看,低年级玩的高年级不屑玩。对于同一地点的秋游,缺少创新策划,每年的要求、流程都一样,秋游就变成了学生提不起兴趣的故地重游。
  三、探寻:怎样让秋游在“综合实践”中增值
  (一)未雨绸缪,周密做好游前准备
  1.明确聚餐要求,吃出学问。秋游聚餐是学生非常期盼的事情,班主任就要在秋游前对学生和家长就食品准备、就餐时间、环保意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和明确要求。有好多学校在学生第一次秋游的时候都要召开“明天去秋游”的主题班会。班会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提议列出各类食品清单,再进行讨论,以明确所带主食、零食、水果、饮料等大致种类和数量。分好聚餐小组,明确聚餐要求。在日本学生秋游前学校会下发明细清单,列出:便当、水壶、零食、湿巾、专用呕吐袋、垃圾袋、手绢、纸巾等一应物品。对零食明确规定不可以超过300日元。在秋游中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都有明确的规定,更不可能出现从开始吃到结束,边吃边扔的情况。秋游就是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科学准备食物、共享互助、环保责任等多种理念。
  2.做好游前功课,游出水平。秋游前一周就把秋游的路线、目的地告知学生。中高年级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相关知识,根据组员喜好,小组合作绘出景点游览路线。低年级由老师讲解背景知识,观看相关图片,激发实践探究的欲望。如有学校今年准备去万鸟园和孙武文化园,就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万鸟园有哪些鸟”“以前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点”“孙武的故事”……到了秋游那天,每看到一种鸟,学生就高兴地喊出它的名字,拉着同伴讲述自己知道的知识。到了孙武文化园,有的学生能对着石像讲出他的来源,有的能带着小组很快找到最精华的部分。   3.细致安全措施,消除“游虑”。除了制定相关方案、预案,在地点和路线的选择上还要主动听取交警、卫生、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在秋游前学校德育部门老师要进行实时、实地预游考察。对相关时段沿途车流情况,沿途景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当日同一地点是否有其他秋游学校,都要在踩点中寻求解决方案。例如有学校秋游活动是安排学生到橘园采橘子,德育处老师到现场发现橘子树都在山坡上,坡度还比较大,而下到橘园的路也没有台阶。一旦学生在下坡的过程中出现拥挤或者跌倒,很可能会出现多人从山坡上滚下去的惨剧。于是立即和橘园负责人联系,铲出几条台阶路,铺上防滑的草垫,消除了隐患。
  吸收家长义工加入秋游的队伍也是提高安全保障的好办法。有些学校通过家长自愿报名,选择热心参与学校工作的家长,成立家长义工团。他们与每班两个带队老师一起,担负起秋游的组织工作。家长们往往能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有些需要和家长沟通的地方,义工的话更有说服力。在美国,志愿者家长的英文说法叫“chaperone”。除了全职妈妈,特意请假做志愿者的美国父母也不在少数。
  (二)创新方式,开发秋游新资源
  1.体验游,开辟实践新基地。笔者从承办秋游的旅游公司了解到,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秋游都选择教育性观光线路、亲近自然线路、玩乐型线路,较少有学校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参与性出游。而这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能突出“综合”“实践”特点的出游。如果把目光转到这上面来就会发现很多新的基地。例如有学校组织学生来到蔬果基地参观学习。“哇,原来山芋是长在这里的”“这个小番茄真甜”等惊叹声不断响起。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知道这些蔬果是怎么长出来的。在参观的过程中听听工作人员介绍蔬果种植知识,大棚内温度、湿度、病虫害控制的方法等。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挖山芋、摘番茄、拔青菜等劳动过程,每人还亲手拔了一把青菜带回家。有家长说,孩子把菜带回来后,要求当天晚上就炒了吃,虽然菜的成色一般,但端上桌子以后,平时很讨厌吃蔬菜的孩子,居然主动地吃了好几口。这样的秋游经历,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在积极体验、探索、思考中,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据在美国的朋友说,美国小学生秋游时经常组织学生去果园摘苹果,去比萨饼店参观了解食物制作流程,去畜牧农场看挤奶过程,去剧院观赏美国经典儿童剧等,甚至带低年级学生去图书馆体验如何办借书证,并自己借一本喜爱的书。而这些活动,经常会让学生欢呼雀跃。
  2.主题游,旧地也能出新意。同一个地方变换不同的主题也能让学生游得乐此不疲。在一次综合实践培训会上,南京的一位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附近有一座山,近几年他们的秋游活动都在这座山上。第一年的主题是意志力,五人一组,开展登山比赛。每隔一段高度,就有一位老师给孩子们敲章,鼓励他们。每集到一个章,学生都会很兴奋,哪队先到达山顶其每个队员就会获得一根棒棒糖。第二年是野营,学生带上手电筒、照相机、睡袋、帐篷,在山中的一块空地上围在一起露营。女生在里圈,男生在外圈,教师和志愿者家长在最外圈,孩子们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草间的虫鸣,和好朋友睡在一起,有着说不出的兴奋。第三年是给树挂牌,分组竞赛找出山上每一种植物的名称、查出植物的特点。第四年准备开展寻宝活动,根据路线图寻宝。
  今年在苏州的西山,看到一群秋游的孩子每人都拿着一张《秋季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单》走一会拿出来看看,记录下沿途看到的动物、植物名称。还有学生一路捡漂亮的树叶准备带回去封塑做成书签。还有的学校把户外拓展训练和秋游结合起来。通过体验式教育,让孩子自己去感悟,磨炼孩子的意志,建立自信,培养团队精神。
  思路决定出路。“瘦身”的秋游需要在综合实践中增值,就需要学校未雨绸缪,周密策划。既要保证安全,又要听取孩子、家长各方的意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开拓实践方式,真正体现秋游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秋游成为学生能力的增长点,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回忆。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215028)
其他文献
【摘 要】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解放学生的身体,而户外绘画教学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回归自然,向阳成长。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感知实物、自主发现、自由表现,并利用開放评价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意十足而不失规范的绘画课堂。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实现学生绘画的创意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具身认知;户外;绘画课堂;创意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先贤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余姚市社区教育学院从社区教育的办学功能出发,对当地“先贤文化”的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发文化资源、创新教育范式、搭建传播平台、开展特色行动”等策略,从而拓展先贤文化的学习路径,使“先贤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发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先贤文化;传承;现状;策略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和影响力且能够被一直推崇、学习和
藏语中“卓玛”意同仙女,源自一个美丽女神的传说,是对藏族年轻美丽女子的爱称;“响箭”是工布藏族最具民族特色体育竞技项目,也最能体现男性的阳刚力量。  因此,每年在林芝桃花节上,“工布卓玛评选”和“响箭比赛”都格外引人瞩目。  仙女卓玛该是什么样?  在林芝电视台做编导的尼玛措姆原没想参加这届工布卓玛的选美,藏语中卓玛意同“仙女”,工布卓玛就是要选出“工布的仙女”。虽然赛程写明15岁-30岁适龄女性
不久前,一位家住昂仁县的藏族阿妈搭车去日喀则,一路打盹,司机把她从睡梦中摇醒,告诉她日喀则到了。朦胧睁开睡眼,一座酷似布达拉宫的建筑凸显眼帘,老阿妈惊呼:“我去日喀则,不是去拉萨!”引来满车哄笑。同行人告诉她,这里就是日喀则,眼前这座“酷似”布达拉宫的建筑并非布达拉宫,而是修复后的宗山。  老阿妈的“错觉”并不突兀,事实上,1968年宗山建筑拆除以前,关于日喀则宗山与布达拉宫这两座外形极其相似的城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卢旭谈起拉萨藏族首饰的特点时说:在西藏,玛瑙、松石、蜜蜡、珊瑚、贝壳、纯银、藏银等都是藏饰的主要制作原料,取自于大自然。不过,拉萨装饰相对简单,不求繁杂和堆砌感,头发梳成展翅样式,头戴﹃巴珠﹄,胸前佩﹃嘎乌﹄,审美典雅端庄,拉萨贵族女性的装饰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从藏饰的材质、图案来看,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色彩。天珠:神秘的“天降石”  在西藏所有藏饰中,现在最
比江南更多彩,比瑞士更静谧  走进鲁朗,冰川、雪山、森林、花海、河流、湖泊  作为雪域高原的神奇净土  这里拥有世界不可多得的顶级旅游资源  被誉为“东方瑞士”“西藏江南”    7月26日下午,伴随着《仙境鲁朗》的动人旋律,为期6天的首届鲁朗石锅松茸美食周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西区广场落下帷幕,赏林海美景,品石锅松茸,成为游客最为惬意的享受。在这个美食周,我走进鲁朗,这个集秀丽自然风光、多彩民俗文化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变期。面对东西方冷战与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的建立,中美关系由此经历了历史性的重要转折。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也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性变化。美国抛弃了百年来所认同的“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传统立场,并秘密插手中国西藏事务,力图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阻挠中国新生政权的国家统一与发展进程。  1942 年元旦,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27年西藏情,50余次的藏区采风写生,敬庭尧始终以饱满的激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独创的表现技法,准确地刻画出了西藏浓郁的民族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铸就了独特的“西藏风骨”。  著名军旅画家敬庭尧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过人的才情,创作了《山风》《飘动的经幡》《天界子民》《六字箴言》《红河谷》等一幅幅让人震撼的绘画作品:  2006年钟鼎拍卖公司秋季精品拍卖会上,敬庭尧一幅草图《红河谷》
据悉,我区将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并与全国对接。信息平台将构建一个“公众信息查询门户”,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备案、过程记录、标识管理、索证索票、质量监测和执法监管工作信息化管理提供技術条件。
不灭火种  时下,对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具体起始于哪年还有不同的看法。起因在于对律藏上路弘传起始时间的不确定。  梳理藏史可见,“朗达玛”的灭佛行动,其实并未在西藏大地上持续多久——他仅在位五年,前一年还非常崇敬佛教。在他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吉刺杀之后,吐蕃的灭佛行动实际上就已告一段落。  到了他的两个儿子云丹和威宋时期,更大幅遏止了灭佛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重振佛教。《贤者喜宴》载,“二王子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