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固化思维,解开教学密码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由于一线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运用证实或证伪的方法,提出了三种培养策略:在认知相悖处质疑,在联系中证实;在表达矛盾处质疑,在推理中发展;在情感错位处质疑,在比较中提升。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证实;证伪;相悖;矛盾;错位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中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关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通过语言运用,促进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就是质疑并求证的过程。然而,在一线教学中,师生普遍缺乏质疑意识和求证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效不大。基于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运用证实或证伪的方法,例谈三种培养策略,以期对各位语文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在认知相悖处质疑,在联系中证实
   笔者将认知分为两类,一种是感性认知,一种是理性认知。高中生是理性认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具有理性思想的现代化公民也是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囿于时代因素,古代诗文作品难免存在一些感性与理性相悖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够敏锐意识到相悖处的教学价值,并将其纳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范畴,料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报任安书》教学为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为千古名段,历来被作为“逆境出人才”的有效论证。然而,倘若我们以理性认知为标准来衡量作者观点的话,其论证是站不住脚的,这正是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相悖之处。
   基于此,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和文本内容,谈谈你对“逆境出人才”的看法。
   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们得出来以下结论。
   生1:我觉得逆境可以促使人走向成功。每年高考结束后,报纸上都有许多“寒门贵子”的真实事迹。
   生2: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逆境不一定出人才。现代高考中,农村孩子进入名校的比例远远低于城市孩子就是证明。这说明与逆境相比,顺境更容易出人才。
   生3:从课本内容看,作者的观点有些偏颇。据史料记载,《吕览》是吕不韦当丞相时召集门客编撰而成的,并不是迁蜀后完成的,作者的论证不严谨;同理,司马迁写《史记》是在受刑前就开始的,也和逆境无关。
   生4:我觉得人生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个人品质尤其重要。有的人愈挫愈勇直至成功;有的人一打就倒,逆境可以让他跌入万丈深渊。
   生5:除了意志力,努力的方向、做事的方法、外力的帮助等等都很重要。所以,我觉得作者的观点是经不住推敲的。
   质疑作者的观点不是为了苛责古人,学生的观点也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质疑的过程本身也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同学们在证实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联系文本、结合实际,不仅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提升了辩证思维的品质。
   二、在表达矛盾处质疑,在推理中发展
   进入教材的文本历经多层审核校对,几乎不可能有纰漏。所以,事实上的情节矛盾处几乎不存在。文本中的矛盾,往往都是作者有意而为,目的就是以这种反常的方式暗示读者“此中有真意”。引导学生在文本表达矛盾处进行质疑,并以证伪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极有意义的。
   在统编版教材《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有学生对“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产生质疑,认为应该删掉。理由是这句的表达与所在段落静谧唯美的氛围严重不符,其他版本教材也有意将其删除。面对学生的疑惑,笔者首先给予表扬,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然而笔者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抛给全体同学,以期引起全体同学的思考推理。
   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们得出来以下结论。
   生1:我认为此句并无“违和感”,从下一句“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可以推理出来,作者用了一个“却”字,这就表明“灌木落下的黑影”给作者的感受是与“杨柳的倩影”相反的,是阴森可怕的。如果将这句去掉,这个“却”字则没法解释。
   生2:我也认为此句不可删除,整篇文章表达的就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感。作者因“心里颇不平静”,所以来到这静谧的荷塘,寻找内心的自由和暂时的超脱,然而超脱是不可能的,正如后文所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所以这句话看起来有些突兀,似美玉有瑕,其实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生3: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本文写于1927年9月,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作为有担当精神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内心是苦闷的;同时,家庭琐事(主要指父子矛盾)也给作者带了许多烦恼。可以说,这些苦闷和烦恼就像那可怕的“阴森的鬼”潜藏于清净的生活背后,不时地冒出来。所以,我认为此句没必要删除。
   教材中可供证实的地方较少,证伪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常用的方法。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批判性思维强调的都是求证中证据、逻辑的重要性,只要证据可靠、逻辑合理,质疑的过程就是有意义的。
   三、在情感错位处质疑,在比较中提升
   错位,是孙绍振先生提出的解读文本的一个美学概念。孙先生认为,人与人的情感有了错位,人物就有了个性。错位的幅度越大,情节就越生动,人物就越有个性。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写宝黛初见时,宝玉问黛玉有没有玉,黛玉认为有玉是福气的代表,宝玉却认为有玉是一种不平等的象征。由于二人情感认知的错位而导致宝玉摔玉,此情节的审美价值就被无限释放出来,成为经典而深入人心。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有教学价值的“情感错位”点进行培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可以促使学生审美品味的提升。
   执教《哦,香雪》时,有的同学认为香雪很傻,用40个鸡蛋换一个铅笔盒是愚蠢的表现;相比之下,凤娇等姑娘则比较聪明,她们关注的是更有价值的手表、电扇等物品。很明显,学生的质疑是肤浅的,学生的情感认知与香雪的情感认知是错位的,然而这种错位却有极大的教学价值。笔者提示学生用“替换比较法”再次审读文本,把香雪想象成一个和凤娇一样的“聪明人”并带入文中。
   经过一番比较阅读发现,变成“聪明人”的香雪失去了光芒,她不再是那个不怕困难、追求知识和自尊的香雪,也不再是那个执着地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香雪,整篇小说将失去其崇高的审美价值。
   再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到林冲发配沧州后遇见李小二,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刺配到這里。”同学们读到此处,心中十分不满,认为林冲与鲁智深相比,根本不配做英雄,太窝囊!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提出让同学们大胆想象,把林冲和鲁智深性格互换,然后再比较阅读。
   经过一番比较和讨论,同学们的观点基本达成一致。他们认为,1.林冲是《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典型,如果林冲和鲁智深的性格呼唤,林冲的故事就会变得特别简单:面对高衙内的调戏,林冲三拳将其打死,然后径直出家或者直奔梁山。2.此处,林冲的委曲求全是为后面“山神庙逞凶”蓄势,此处的林冲越懦弱,后面的复仇就越痛快。3.作者将林冲写得越委屈求全,就越能把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官逼民反”的主旨表达充分,就越能揭示出高衙内们的无耻和险恶。
   情感错位的情况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文本人物的情感错位和学生与文本的情感错位。以上两个例子就是学生与文本的错位,学生由于认知不足,经常在阅读文本时会出现类似的情感错位。当这种情感错位出现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把握,将其用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修养。
   总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有多种,不止笔者所列举上述三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尝试,突破思维常规,促进学生的互动与思考,从而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落到实处,激活固化思维,解开教学密码。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学教学进行读写一体化活动,立足于阅读与表达训练,积极进行文本细读、讨论交流与探索写作,有序进行读写的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读写一体化;文本细读;讨论交流;探索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文学阅读”与“写作”放在同一个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这对我们教学操作者来说,应该考虑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如何实施
期刊
摘 要 名著阅读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试题形式、试题选材及能力考查点三方面出发,对成都市名著阅读试题命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命题正向着试题形式常规化、选材丰富化、能力考查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成都市命题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全国各省市名著阅读试题的命题情况,本文提出了丰富试题考查形式、拓展试题开发空间、合理设置分值、注重深度阅读考查四方面的命题
期刊
摘 要 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彰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陈述不清晰。究竟要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模糊,学生也糊涂。为改变这种状况,深入推进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分层陈述预期学习结果。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目标确定;目标陈述  近日笔者看到一位老师就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设置的学习目标: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已在21个省份投入使用,关于统编教材的教学研讨如火如荼。统编教材使用效果如何,必须要接受考试评价的检验。在统编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教考分离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统编教材理念的深入推进。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考分离的现状、弊端、成因,探讨了教考一致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教考分离;教考一致;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我国成立了首个国家教
期刊
摘 要 千古名篇《伶官传序》中晋王李克用在临终之时留给庄宗“三矢”,希望他“无忘乃父之志”,这就是著名的“三矢遗恨”。“三矢”的内涵有一个升华和固化的过程,“三矢平虏”的典故使得“三矢”的内涵得以升华,成为一种抗击外敌、誓取胜利的象征。后唐庄宗“锦囊三矢”的故事更是使得“三矢”的这一内涵进一步固化。   关键词 《伶官传序》;三矢遗恨;三矢平虏;锦囊三矢;内涵固化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千古名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特别之处,如不同版本之间的标点符号差异、注释的分歧等等,指导学生了解文本创作背景,知人论世,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细读,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在歧见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发展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这对锤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大有裨益。   关键词 教材资源;思维品质;《虞美人》  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
期刊
摘 要 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的立科之本。立足言语形式有利于聚焦学生可信的真实自主,一方面要聚焦“学科属性”的本位“生问”,另一方面要聚焦“支架辅助”的有效“师导”,从而提升“生问师导”双边能力。   关键词 言语形式;自主提问;支架  宗璞先生的《紫藤萝瀑布》作为写景状物的一篇经典散文,描述了作者在内心焦虑痛苦的时候,偶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在观花中产生对往事的回忆,进而感悟人生,重新获得对人生的信念
期刊
摘 要 将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三篇同样写赤壁的诗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有助于完整了解在这一时期苏轼的真实情感。借助山水摆脱痛苦的逼迫,用美好的理想之矛刺破痛苦现实之盾,黄州赤壁的水月之境成全了苏轼,但是水月毕竟只是一种外在寄托,苏轼需要用更高的视野和更阔的胸襟,用理性去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超脱自己。同时苏轼的人生注定要在悲喜不断的交错中度过,前途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通过暂时的寻
期刊
摘 要 为切实提高师生在命题方面的能力,笔者围绕汪曾祺的小说《茶干》进行命题,并要参加命题的师生给出参考答案和命题依据。经对本次命题进行梳理,发现大多命题仍局限于茶干制作的工序、语言修辞的赏析、人物形象的概括等方面,而关乎学生思维拓展与提升,宏观把握材料之间关联等方面的命题少之又少。基于此,笔者围绕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茶干》一文命题应关注的几个点进行探讨,希望对有效命题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摘 要 《孔乙己》以酒店伙计作为叙述者,足可见鲁迅的匠心。酒店小伙计虽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却因职务和年龄之故,兼备边缘旁观者和故事人物双重身份,旁观者置身事外的眼光巧妙呈现出集体无意识对弱势个体的冷眼,从边缘人物进入故事情节,又将作为孩子的“我”置身在现在的“我”的审视下,表现了现在的“我”较为成熟、客观的判断。   关键词 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回顾性视角;边缘旁观者;情感错位;救救孩子  《孔乙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