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曾说:“我们是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趣的耐人寻思的书,带到孩子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朦朦胧胧间,竟然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为孩子点灯的两个重要角色无非是家长和老师。家庭与学校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当我们在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的同时,可曾关注过每个孩子的家庭阅读环境?可是在亲子阅读中家长有许多不知所措的困惑,谁能帮助他们,以什么途径解决?我们发现通过以读书为话题的书信与家长交流,传递阅读理念和方法,家校互动,共同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十分可行的举措。
一、当前农村家庭在亲子阅读中的燃眉之急
1.家庭阅读缺失必须的氛围
如今农村家长大多初(高)中毕业,只有极少数家长拥有阅读习惯。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拥有一定藏书和固定阅读空间的家庭还不到10%,家庭阅读环境令人堪忧。这与家长的学习生活经历有重要关系,他们大部分忙于工作,有空闲时间也在看电视、打牌中消遣,几乎不再读书,极少数也只是偶尔翻阅翻阅报纸而已。尽管有部分家长意识到身教的欠缺,尽量为孩子多购书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物质上的满足终究弥补不了氛围的缺失,带不来习惯的形成。
2.家庭阅读缺少必要的引导
书籍的来源已不成问题,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购书。但是,购书之后的利用又让家长操心不已,“好买书却不爱读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与家长缺少必要的引导不无关系。家长的行为仅限于买书,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不愿成为其精神上的伙伴。让不爱阅读的孩子爱上阅读,让爱阅读的孩子读得更有质量,这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引导技巧,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责骂、警示或听之任之的状态。
3.家庭阅读缺乏正确的目标
家长对具体年龄阶段的阅读要求不甚清楚。因此,面对书架上琳琅满目的课外书,家长不知从何下手。同时,对于孩子个体的阅读水平也不甚明了,所以只能凭着孩子的意向或自己的主观臆断购买,也就出现了作文写不好就买《作文集锦》,日记不行就买《日记大全》等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购书方式。如果家校间能对各年段阅读要求作整体交流,或针对个别学生的阅读需求作具体指导,无疑会極大地提高阅读实效。
二、以“亲子阅读”为话题的家长信的作用体现
1.唤起家长家校交流的意识
农村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意识较弱,随着年段上升,与教师沟通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有的整个学期都不曾与老师有过一次交流。以读书为主题的书信联系方式,能有效唤起家长的交流参与意识。随着交流次数的累积,许多家长都会被老师执著的精神所感动,许多原本不善于表露的家长也由衷地对老师的做法给予热情洋溢的评价。在家长的反馈意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作为一名老师,你是如此负责。你的认真时常让我们感到惭愧,做父母的就更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责任。尽管我读的书也不多,但我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
2.更新家长的亲子阅读观念
要求家长在短时间内扭转已有的阅读观念,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渗透的过程。书信沟通的过程就是更新家长阅读观念的过程。以读书为话题的每一封家长信,都围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每一个具体的小目标,在信中对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具体做法指导。如在《让孩子享受阅读快乐》这一封信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孩子读书,家长也要跟着读,读完后一起大致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就行了,有心的家长,在这随意聊聊中,自然就会对孩子做人、做事、作文的指点和引导,这随意聊聊中不仅有对书的感悟,更有亲情的温馨!
3.搭建家长间相互激励的平台
同伴的榜样最具激励作用,这不仅针对学生而言,家长之间也是如此。从这一点而言,家长信还搭建了家长间相互激励的平台。在每一封信中都有这样一部分内容,即从上次的家长反馈中挑选部分可行的作法加以推广,在家长群体中相互影响。如在《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一信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家长的具体用法:
梁敏的家长写道:“每天晚上我都和孩子一起读书,我做他的读伴,或静观默读,或细心指导,既充实了自己也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小文的家长写道:“有空的时候,我们会和她一起谈谈所读的内容,提问一些能引发她思考的问题;有时鼓励她积累词汇,对于她不经意中冒出的优美词句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列举,一方面,实现智慧共享,借助书信平台让更多家长了解其他家庭的做法;另一方面,不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不断尝试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法。
三、以亲子阅读为话题的家长信的撰写主题及内容
农村家庭阅读的现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并非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彻底影响并改变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引导与影响,理念先行,改善行为。笔者通过一段时间实践,认为写家长信不失为促进亲子阅读的有效途径。围绕“亲子阅读”的话题,尝试了以下几类主题的家长信。
1.以阅读书籍推荐为主题
2.以阅读习惯养成为主题
3.以阅读活动的推广为主题
4.以阅读方法的指导为主题
5.以阅读观念的影响为主题
当家长对我们的书信产生了阅读期待时,我们的亲子阅读也就看到了成效。每一个家长都渴望能为孩子植下阅读的种子,我们的书信则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同时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抹上绚烂的底色。
一、当前农村家庭在亲子阅读中的燃眉之急
1.家庭阅读缺失必须的氛围
如今农村家长大多初(高)中毕业,只有极少数家长拥有阅读习惯。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拥有一定藏书和固定阅读空间的家庭还不到10%,家庭阅读环境令人堪忧。这与家长的学习生活经历有重要关系,他们大部分忙于工作,有空闲时间也在看电视、打牌中消遣,几乎不再读书,极少数也只是偶尔翻阅翻阅报纸而已。尽管有部分家长意识到身教的欠缺,尽量为孩子多购书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物质上的满足终究弥补不了氛围的缺失,带不来习惯的形成。
2.家庭阅读缺少必要的引导
书籍的来源已不成问题,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购书。但是,购书之后的利用又让家长操心不已,“好买书却不爱读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与家长缺少必要的引导不无关系。家长的行为仅限于买书,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不愿成为其精神上的伙伴。让不爱阅读的孩子爱上阅读,让爱阅读的孩子读得更有质量,这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引导技巧,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责骂、警示或听之任之的状态。
3.家庭阅读缺乏正确的目标
家长对具体年龄阶段的阅读要求不甚清楚。因此,面对书架上琳琅满目的课外书,家长不知从何下手。同时,对于孩子个体的阅读水平也不甚明了,所以只能凭着孩子的意向或自己的主观臆断购买,也就出现了作文写不好就买《作文集锦》,日记不行就买《日记大全》等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购书方式。如果家校间能对各年段阅读要求作整体交流,或针对个别学生的阅读需求作具体指导,无疑会極大地提高阅读实效。
二、以“亲子阅读”为话题的家长信的作用体现
1.唤起家长家校交流的意识
农村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意识较弱,随着年段上升,与教师沟通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有的整个学期都不曾与老师有过一次交流。以读书为主题的书信联系方式,能有效唤起家长的交流参与意识。随着交流次数的累积,许多家长都会被老师执著的精神所感动,许多原本不善于表露的家长也由衷地对老师的做法给予热情洋溢的评价。在家长的反馈意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作为一名老师,你是如此负责。你的认真时常让我们感到惭愧,做父母的就更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责任。尽管我读的书也不多,但我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
2.更新家长的亲子阅读观念
要求家长在短时间内扭转已有的阅读观念,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渗透的过程。书信沟通的过程就是更新家长阅读观念的过程。以读书为话题的每一封家长信,都围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每一个具体的小目标,在信中对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具体做法指导。如在《让孩子享受阅读快乐》这一封信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孩子读书,家长也要跟着读,读完后一起大致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就行了,有心的家长,在这随意聊聊中,自然就会对孩子做人、做事、作文的指点和引导,这随意聊聊中不仅有对书的感悟,更有亲情的温馨!
3.搭建家长间相互激励的平台
同伴的榜样最具激励作用,这不仅针对学生而言,家长之间也是如此。从这一点而言,家长信还搭建了家长间相互激励的平台。在每一封信中都有这样一部分内容,即从上次的家长反馈中挑选部分可行的作法加以推广,在家长群体中相互影响。如在《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一信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家长的具体用法:
梁敏的家长写道:“每天晚上我都和孩子一起读书,我做他的读伴,或静观默读,或细心指导,既充实了自己也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小文的家长写道:“有空的时候,我们会和她一起谈谈所读的内容,提问一些能引发她思考的问题;有时鼓励她积累词汇,对于她不经意中冒出的优美词句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列举,一方面,实现智慧共享,借助书信平台让更多家长了解其他家庭的做法;另一方面,不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不断尝试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法。
三、以亲子阅读为话题的家长信的撰写主题及内容
农村家庭阅读的现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并非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彻底影响并改变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引导与影响,理念先行,改善行为。笔者通过一段时间实践,认为写家长信不失为促进亲子阅读的有效途径。围绕“亲子阅读”的话题,尝试了以下几类主题的家长信。
1.以阅读书籍推荐为主题
2.以阅读习惯养成为主题
3.以阅读活动的推广为主题
4.以阅读方法的指导为主题
5.以阅读观念的影响为主题
当家长对我们的书信产生了阅读期待时,我们的亲子阅读也就看到了成效。每一个家长都渴望能为孩子植下阅读的种子,我们的书信则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同时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抹上绚烂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