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权利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上的小星星
  一对父母拥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可同时,他们也拥有一个令人抓狂的小儿子——八岁的伊桑。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意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整洁更感兴趣。在学校,伊桑似乎什么也做不对,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掌控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接受教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伊桑必须应对与家庭分离的孤独。
  从进入寄宿学校那天起,伊桑的生活就充满了指责、惩罚、嘲笑和否定。你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可爱的孩子,慢慢变得惊恐、苍白、麻木,安静……”这样一个孩子是不是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仿佛是邻居家的某个亲戚或单位同事的子女,抑或就是你自己的孩子?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他变得都无动于衷了。他,成了一颗不说话的“星星”。
  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突然到来,用欢乐和乐观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用时间、耐心和关怀,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原来伊桑是一个认读障碍的孩子,并不是家长老师认为的智商低下,相反他非常聪明,很有才华。可就是因为认读困难,别的孩子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对他来说是那么地艰难!影片以绘画大赛结尾,伊桑在这次大赛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当校长宣布伊桑获得一等奖,并把他的作品作为学校年鉴的封面时,全场掌声雷动……
  ——这便是印度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告诉我们的故事。
  成吉思汗和老鼠
  有关儿童的成长,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自主式成长。自主式成长是沃土式的环境,只有自主式成长,才能使孩子出色,成为人才。自主式成长对于儿童来讲,是由他来决定的,由他的规律来决定他该怎么成长。家长和社会是沃土式环境的提供者,孩子的自主发展需要什么,家长就提供什么,甚至预先给予提供,不能缺少他所需要的滋养,但不能去主导他的成长。
  家长会怀疑:孩子懂事吗?每次都能选对吗?明明他是错的,我们是对的,明明大人比小孩有远见。但,成长规律和事物的对错是两件事: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英国的方案,它强调成长是孩子的权利。孩子的成长就是要按照孩子的需要,不能按照大人的意愿和想法。
  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是成吉思汗的母亲。成吉思汗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他的母亲带着他的二妈妈和他的一群兄弟。等到他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就告诉他:“你是长子,你的父亲死了,从今天开始,咱们家就要听你的了。”从那天起,他的两个妈妈没有再发过号施过令,也没有质疑过他。在这期间成吉思汗的经验、学识、人脉是比他妈妈强,还是弱呢?肯定是弱的。但为了让孩子可以自主成长,就不能再干预他。
  有一次,成吉思汗遇到了一个问题:游牧当中,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他说:“向东走。”到了东边,没有饭吃。而他的妈妈明明知道应该向西走,西边有水,水草丰美,但是成吉思汗说向东走,那就向东走,为了让他自主式成长,孩子有探索、有犯错误的权利。或许有人说,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让他少犯错误。但一旦告诉他就说明你这个人常犯错误,你有错了我才告诉你。成吉思汗的妈妈什么建议也没提,就往东走。
  到了东边,没有饭吃,快饿死了。成吉思汗想了个办法——挖老鼠,于是全家一起挖老鼠吃。假如一般的妈妈肯定不会愿意:你不想想,也不咨询下大人就往东走,现在好了吧!可成吉思汗全家义无反顾地去挖老鼠。最后,老鼠都挖完了,成吉思汗又做了一个决定——捉鱼。蒙古、西藏、新疆很多人是不吃鱼的,他们认为鱼有神气。成吉思汗没办法就下令捉鱼,他的母亲、二妈妈就跟着他一起去捉鱼。等到老鼠挖完了,鱼捉完了,这片草地长好了,他们家无忧无虑地先占领了最肥美的鲜草,而其他人家还没有游牧回来。大家欢呼雀跃,证明成吉思汗是对的。由于挖老鼠是对的,捉鱼是对的,往东是对的,不走守在这里也是对的,成吉思汗从小就觉得“我总是对的”,因此,他渐渐有了万丈雄心,从不怀疑自己,错的也会变成对的。他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王,中国第一大王。这就叫——自主式成长。
  老子对此做了总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圣人处无为之事——你要想做个好的家长,就不要对孩子发号施令,你什么都不要做,你是环境。你是陪衬。要行不言之教育,一句话都不要说了,你儿子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老子进一步总结,万物作而弗始——你什么事都可以做,但你不要改变它的初衷。你的孩子是什么想法,有什么动机,他是什么样的人,不要去改变他。只要家长坚持这样,孩子就会坚持相信自己。全社会、老师也要知道,不要干涉孩子的原始状态。他的原始状态可能在某个阶段表现为愚蠢或问题,但是他能守到大的成功。生而弗有——孩子是由你而生,但不要由你来居有。为而不恃——你可以帮助孩子做些什么事情,但不要以为是你帮孩子做了什么事情孩子才成功,孩子是靠他的天性来成功。功成而弗居——你的孩子取得了成就,你不要以为这是你教育出来取得的成就,这是孩子自己成长来的成就。
  没有权利的成长模式
  第二种成长是干扰式成长。这样的孩子可以得到一般的发展,但如果干扰过度,环境过度地拔苗、催熟,孩子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有很多家长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孩子聪明。父母觉得孩子需要练钢琴,需要上奥数,需要练舞蹈,把孩子所有自由的时间全部占据。最后,孩子没有自我发展成熟的过程,没有自我探索的过程。所有的时间都是被别人所安排的。这样的孩子就不可能成为出色的人才,因为他的长处被抹杀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如果干扰式成长严重的话,孩子由于没有优势、没有长处,就会缺乏自信,比较犹豫,容易自我麻醉。
  湖南长沙市八中某班班主任心急火燎地把班上五个神志恍惚的学生扶近校医务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医务室里同时有十多个学生被扶或抬进来,个个是迷迷糊糊,东倒西歪。在长沙几个医院门诊记录上,发现近半月来,医院收治过多名因服用精神药品中毒的中小学生,且这些中小学生分布在全市近十所学校里。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他们没有优势,他们受不到尊重,他们不出色,因此就麻醉自己。
  干扰式成长最大的恶果就是让孩子没有优势,成不了大器。好比让小鸭和小鸡一起赛跑,可能在某个时期小鸭会超过小鸡,但长大后,一定会是小鸡跑得快,因为鸭子的天性在水里。
  第三种成长是扭曲式成长。孩子是被扭曲的,家长提供的是虐待压制式的成长环境。由于家长自己生活不幸福,能力缺乏,或是个性倔强,他们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全部压抑到孩子身上,拿孩子作为安全的出气筒。最典型的就是浙江金华杀母案,上演了一出17岁中学生因不堪忍受学习重负杀死生母的悲剧。
  第四种是无助式成长。父母很自私,不负责任,将孩子遗弃。比如,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送人甚至卖掉。或者丈夫有外遇了,母亲不再管孩子。这将把孩子彻底推向磨难和罪恶的深渊。
  给孩子以权利
  儿童到底该如何成长?孩子该怎样教育?靠智商,靠情商,靠天赋,还是靠培养?
  你的孩子是否像小伊桑一样,有着种种“小缺点”、“小瑕疵”?你是否经常冲着孩子大喊大叫,谩骂、指责甚至动手动脚?你的孩子是不是开始反抗、叛逆,无法无天?
  有这样一则故事:所罗门群岛的原住民如果想要开垦农田,他们并不需要砍树。那么,怎么做呢?很简单,一群人围着一棵树,对它大声谩骂、诅咒、指责……没过几天,这棵树就死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谩骂不得,诅咒不得。
  1991年在英国生效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儿童法案》规定了儿童成长的权利,要想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人必须明确知道儿童的愿望和感受。法律规定:法庭应该重视儿童的情感需要,强调父母对子女所享有的权利的观念转为父母对子女付以责任。孩子不仅仅是你的,不仅仅归你管,而是你应该怎么去管,能不能管好孩子,能不能理解孩子,知道孩子是什么。同时,法庭判断儿童可以自主地做出决定的能力;判断使儿童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是否忽视儿童愿望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已经从父母养育子女的理念变成儿童具有决定权。我们要懂得儿童的愿望,懂得他的需要,懂得他的发展规律,遵循他的发展观念,让他自己决定成长,而不是由长辈决定孩子的成长。这,是人类巨大的进步。
  (本文第一作者系知名心理学家。李岳红插画。)
其他文献
不久前,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探寻到了"可燃冰",远景储量相当于上百亿吨石油。我国南海的这一大发现,顿时引起了全球能源界的关注。为何"可燃冰"会吸引全球人的眼球呢?揭秘神奇的
中国人民久所期盼的主办奥运会的希望终于实现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晚间10时左右,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112次会议通过并宣布由北京主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消息传
在生物学领域中,有许多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比如,为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和精神病等复杂的疾病难以预测及治疗?为什么一个人患有癌症或抑郁症,而他(她)的同卵双胞胎依然非常健康?这些奥秘犹如上帝给人类出的谜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投身到这解谜游戏中。今年9月5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顶级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将他们九年努力的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这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同时,战争胜利后国际社会对东亚地区一系列问题的处理,也为今天解决台湾问题、东海问题、钓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达了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这是国家在反对、遏制“台独”,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和我的同事应西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筹委会和尼日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邀请,来到非洲西岸的尼日利亚,参加西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大会,尽管经过了长途跋涉、昼夜辗
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中国南宋时期(1279年)的水墨手卷画,题目是:豳风·七月。这是以中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公元前11世纪至6世纪)中的“豳风·七月”诗
庄稼枯萎,牲畜死亡.2010年中国西南的春季大旱让科学家确信:不断变化的气候是影响古代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由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导致的降雨和气温格局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把“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专门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了全面、系统、集中和十分突出的总结和论述,这是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