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分析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并统计学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20例患者患者中,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14例;消化系统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28例;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41例;呼吸系统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37例。导致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中成药、西药特性等多种因素。
  结论:临床用药前,应了解中医基本理论及中成药药性等方面的知识,并根据患者的自身因素慎重使用,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西药中成药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7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49-01
  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西药和中成药配伍所致的不良反应,特对我院近年来临床所得经验及药学期刊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分布12~8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本院的门诊和普外科以及住院科等。
  1.2方法。分析临床实践中中成药和医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将其和国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起来,对其结果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P <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120例患者患者中,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14例;消化系统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28例;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41例;呼吸系统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37例。
  3.1中成药和西药配伍引起不良反应的分析。
  3.1.1麻黄碱类中成药。在止咳平喘症状的治疗中,临床日益广泛地应用了麻黄碱类中成药,由于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会被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从而极大降低了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速度,同时其对心血管的作用也较强,从而急剧提升患者的血压、加快患者的心率等,因此临床应该避免该类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配伍[1]。此外,临床还应该避免该类药物和洋地黄毒苷等强心苷类药物配伍,以对心力衰竭等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3.1.2氰苷类中成药。由于氰苷类中成药中药物发挥止咳功效的主要成分是氰苷,而一定量的氢氰酸会在氰苷水解之后产生,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对呼吸中枢进行抑制,而中枢性镇咳药物本身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呼吸中枢进行抑制[2],因此,临床应该避免通宣理肺丸、克咳胶囊等含氰苷的中成药及其制剂和喷托维林等中枢性镇咳药物配伍,以对呼吸抑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3.1.3水合型鞣质类。水合型鞣质类中成药及含有水合型鞣质成分的中成药均会对肝脏具有巨大的毒性影响,其影响的途径是促使肝脏代谢产生毒性化合物,最终极大增加肝脏毒性,水合型鞣质类中成药主要包括地榆、四季青等,而含有水合型鞣质成分的中成药主要包括舒痔丸、四季青、逍遥丸等,因此临床应该避免将其和西药配伍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中。
  3.2对策。医务人员应加强各种药物的临床使用。明确掌握临床中药理和药物方面的知识,了解和认识更多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情况,并将其应用在临床上的西药治疗中,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药师干预用药是近年来兴起的有效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强药师调配处方的审核,也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3]。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医务人员也要密切监测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及时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处理,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
  总之,一些中成药和西药配伍会产生不良反应,对中医药配伍治疗疾病的疗效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中成药和西医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理论探讨和监测等,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中西药配伍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烨,周长凤,梁华.中成西药联合使用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17):45-46
  [2]丁振汉.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6):42-43
  [3]赵秀梅.中成西药联合使用的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3(15):76-7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期刊
摘要:小儿保健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手段,以预防儿科常见病症和儿童保健为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幼儿肌肤娇嫩,体表的经络、穴位对刺激特别敏感这一生理特点,通过医生在小孩身上的特定穴位、部位作轻快、柔和的手法按摩,调整小儿机体阴阳气血、调理脏腑,防病治病。然而对于小儿推拿保健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文章将对这些认识进行讨论。  关键词:儿童推拿保
期刊
摘要:目的:与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副反应。  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该校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的原因、传播特征,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扑灭疫情。  方法:按照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疫情历时12天,共发生病例35例,罹患率为1.83%(35/1908)。  结论:该学校卫生管理存在漏洞,平时未开展晨检,缺勤课登记不严格,登记信息未每日(仅按周)反馈给校医,
期刊
摘要:下呼吸道感染(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LRTI)亦称肺部感染或支气管-肺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气道感染及肺炎、肺脓肿等肺实质感染,广义上还包括胸膜腔和纵隔感染。我院运用苇茎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下呼吸道感染148例,经临床观察皆有良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色,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苇茎汤下呼吸道感染  Do
期刊
摘要:目的:对白芥子敷背治疗小儿肺炎后期啰音不消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其中,在雾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白芥子敷背治疗,2h/次,1次/日,1周/疗程,设为观察组;单纯给予雾化治疗的一组,设为比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一周后,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大庆市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大庆市2009-2013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大庆市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为40.90/10万,每年的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20岁以下
期刊
摘要:为了了解医学生在学习药理学专业知识前后对使用抗生素的认知转变,旨在提倡抗生素的正确合理使用,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医学高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发现医学生在接受医学专业教育前后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意识存在显著差别。此次通过调查医学生对抗生素使用认知的转变情况,反应我国大学生在未接受专业教育前对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并对此做出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抗生素医学生认知  Doi:10.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胃通降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反流性试管炎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和胃通降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