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学位(辅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tianquan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实行双学位(辅修)制,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逐渐打破了学科和专业壁垒,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现实条件。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对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学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科高校;经管类;本科生;双学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6-007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这就要求科研技术人员具备多种领域、多个学科的知识,双学位(辅修)(以下简称双学位)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我国高等院校在顺应时代发展中,逐步向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运行机制过渡,其中双学位制度的具体实施,彻底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开始走向灵活而富有弹性。双学位教育是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改变了多年来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从中受惠。这项改革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学生个体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2006年以来,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面向全校工科类专业开设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学位教育,近五年,在读学生始终保持在600名左右。经管类专业双学位的开设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双学位办学时间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环节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经管类专业双学位(辅修)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开设经管类专业双学位教育,使兰州交通大学理工科学生跳出本专业领域,学习会计、管理、贸易等专业相关知识,从更加宽广的领域分析和处理问题,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有所考虑。这样将来的就业就会多一种选择、多一份竞争力,从而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可以说在一定情况下实现了社会、学校、学生的“三赢”。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拥有双学位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于一般学生,就业率也高于学校当年平均就业率。
  (二)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兰州交通大学开展经管类专业双学位教育,力求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学会更适用的技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长远的良好发展,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工科的学生大多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但是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锻炼和加强。从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专业双学位教育中可以看到,理工科的学生主要选择管理类,即会计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最多。学生既掌握了工科的专业技术,又学习和掌握了与会计和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沟通、社交表达能力等。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灵感,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促进学生知识互补和能力互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现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校应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其能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兰州交通大学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对转换专业控制比较严格,这就给自主性学习带来了障碍。经管类专业双学位制有助于缓解学生因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而带来的问题,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背景,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应该说,在目前制度格局下,双学位制有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逐渐淡化专业色彩;突破原有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自身优势,拥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二、双学位(辅修)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学生认识不清晰
  由于对学生有关双学位教育的宣讲较少,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认识都是清晰的,包括已经选修了双学位的学生。学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受父母影响为了工作而选择双学位;把双学位专业当作辅助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对专业并不感兴趣,而是受同学的影响而选修;因为没事干才选修双学位;害怕获得的双学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一直持观望态度,所以也存在少数学生选修了双学位但没去上课的现象。
  (二)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化管理,缺乏对制度的研究和监控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院系,学籍隶属关系较为复杂,所以,管理难度较大。目前,学院仅一人专门负责双学位教育管理,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管理。虽然在班上也设立了班委进行管理,但效果不太理想。以上现状造成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质量监督不够,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制度。
  (三)学生可选择的专业有限,淘汰机制执行不力
  目前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专业双学位主要是会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虽然学校也开设了文学、语言、运输、物流类专业双学位,但是不能满足学生们广泛的专业选择兴趣;对学习能力不突出、不遵守课堂考勤、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基本上未受相应的处理或淘汰;有些专业选修人数过多,如会计专业,缺乏合理的安排,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超负荷使用。
  (四)缺乏选修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在选修双学位时,学校和学院相关指导力度不足,并没有详细介绍什么是双学位制度,什么是复合型人才,更没有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选修以及如何选修,从而出现一些学生在选择双学位专业时,不知所措,盲目从众,中途放弃,学习困难,影响主修专业学习等现象,影响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加强双学位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学生对双学位制度的认识
  首先,应通过网站宣传、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双学位教育的宣传,使学生对双学位的制度、学校和学院要求的条件、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有充分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处理好两个专业之间的关系。双学位两个专业之间要亲疏有度,有联系也要有差距。同时,学生要处理好时间与精力,并注意减轻心理压力。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复习,把课堂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使两个专业融会贯通,从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关注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应加强师资遴选,选用优秀教师担任任课教师,督促他们认真备课,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如在教学方法上可使用讲课、讨论、小组学习、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到达到教学目标;加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管,特别是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员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双学位教育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双学位教学过程的管理,严格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安排落实情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督。只有在每一个教学质量环节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双学位本科生培养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科学、有效的指导,确保教学效果
  加强学习指导,建立双学位指导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专业、学习兴趣、学习时间等情况综合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以预防学生中途放弃学习。同时,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交流,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预约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主修专业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顺利完成主修专业、双学位专业的学习,确保教学效果。
  (四)加强学生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教学管理中,通过QQ、飞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布各种通知和教学信息,确保各种教学管理信息及时传播,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给双学位班配备班主任,专门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并且纳入普通班管理范畴,从建立班委,开展各项团学活动、专业竞赛、讲座、实践实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加强学生考勤等常规教学过程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场纪律;定期开展师生、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双学位教学、教育管理现状,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双学位教学效果。
  双学位教育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制度模式,也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选择双学位的同学来说,他们正在接受着一门新知识的冲击,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受并消化这门新知识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选修双学位的同学要放弃“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思想,带着兴趣和问题学习,学以致用,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主修、双学位(辅修)两不误。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双学位制度的不断完善,双学位教育的开展必然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菊,龚添妙.普通高校双学位制度实施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
  [2]李莉.我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3]张学军, 郭伯韬.双学位教育制度执行状况评估——以福州大学为个案[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4).
  [4]吕丹丹,皋春.理工科高校双学位(主辅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越来越薄弱,各种代表了先民智慧的古老建筑面临着消亡的命运。古建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古建筑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需引起各方面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贫困山区;古建筑;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2-0070-02  古建筑是先民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难得的文化遗产,但随着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是历史上联接东西方的文明通道,河西走廊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保存下来的以敦煌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提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历史的大手笔,而河西走廊则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定位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独特的方式宣传河西走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关键词]丝绸之路;河西走廊;
期刊
美丽而浩瀚的青海湖镶嵌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每当在高原上行驶的汽车驶入刚察县境时,遥远的天边定会有一幅悬浮的深蓝色的巨幅飘带扑入你的视野,甚至令你惊讶得大呼高叫。这个时刻,你千万不要以为在天边悬浮的深蓝色的巨幅飘带也是别样的天空,其实这就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美丽的青海湖。随着距离的拉近,浩瀚无边的青海湖的容颜也就一目了然了,这个时刻,你用“从天而降的蓝宝石”来形容和赞美它,是
期刊
日前,听新疆沙雅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阿米娜介绍,维吾尔古典文学名著《花儿与百灵》已搜集整理完臻,并翻译成汉语送交出版社待审后出版,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花儿与百灵》是维吾尔古典文学中很有影响的长篇叙事诗。成书年代大概在1770~1780年,是维吾尔族诗人、文学家毛拉·艾来木·沙雅尔的代表作。我最早得知该诗是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主编《沙雅县地名图志》,从民国年间当过小学校长,又做过国
期刊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陆路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量所占比例始终甚小。从狭义上讲,丝路上的文化交流实际与物产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又衍生
期刊
天山春晓
期刊
吴明蔚诗一组  吴明蔚·甘肃  一七令·桃  桃,  粉面,红潮。  香屑绕,彩云邀。  帘庭醉影,萝瓣压桥。  高楼添锦绣,花月正春宵。  曾染南朝犁乱,也随王母逍遥。  三千阆苑五更雨, 一树青枝万样娇。  春游  闲步前庭柳色阴,枝头新翠问鹂音。  东君又遣怜春意,细雨梨花入梦深。  千秋岁·有感  白围月半,沉醉金风软。  玉柳绕,钿徽按。  秋园摇果乐,冬椅问书倦。  看不厌,桃根桃叶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情境范式,切实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要求。作为一种优化的教学模式,将情境教学应用在语文课堂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中以《变色龙》为例,运用情境范式,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景教学范式;语文能力;《变色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在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梁启超对《哀希腊》的初次译介引发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对其的屡译不衰,唤醒了他们的社会理想和革命斗志,促进了中国化拜伦形象的构建。本文聚焦“五四”前后梁启超、苏曼殊和查良铮三位翻译家对这首诗的不同译法,在赏析他们译作的同时,从翻译风格论的视角给予关照,以展示《哀希腊》汉译是如何从文言旧诗体一步步向白话新诗体过渡的。其间,译者的翻译风格在无形中得到了空前彰显。  [关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博物馆在加强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应通过外部资源的引入与互动,进一步发挥地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振兴等社会功能,并加以综合运用,才能有效拓展其未来发展空间。  [关键词]博物馆;功能转变;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