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思维导图讲透一道题

来源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ewgolv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朋友,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工具。在数学解题中非常实用,能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深入、有序、全面。这不,淘气在学习“年、月、日”时遇到了一道题,他就巧妙地使用思维导图,围绕“提要互、理关系、建结构、巧迁移”4条分支以,去诠释了解题思路,并进行了巧迁移(改造原题)。
  一、原题
  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
  二、解析(如图1)
  第一分支:提要素
  主要是提炼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主要有“连续”“两个月”“62天”这3个。由“两个月62天”联想到每个月只能是31天(否则会出现30和32,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第二分支:理关系
  这两个连续的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由于我们已经推算出这两个月都是31天,便可以一一罗列出:o
  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三个月,共92天。这三个月可能是哪三个月?
  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0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
  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
  1月和2月,如果是平年这两个月共59天,如果是闰年则这两个月共60天。
  2月和3月,如果是平年这两个月共59天,如果是闰年则这两个月共60天。
  而3月和4月、4月和5月、5月和6月、6月和7月,每两个月都是共61天。
  7月和8月这两个月共62天。那么一定是7月和8月吗?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的两个月呢?
  第三分支:建結构
  由于题中并没有说是“一年中”,所以这个“连续”可以理解为一年中的连续两个月,那么就是7月和8月。也可以理解为上年末和下年初的连续,那么就是12月和1月。
  在第三条分支中,我们还可以把“年”和“月”进行结构化的知识分解。具体可以看思维导图的第三分支哟。
  第四分支:巧迁移
  我们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解题,还要学会编题改造原题。
  一是改变“天数”即原题中的“62天”可以改成“59天、60天、61天”这三种情况的题目:
  1.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59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我们很快就可以推算出两个月可能是平年的“1月和2月”或“2月和3月”。
  2.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0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我们很快就可以推算出这两个月可能是闰年的“1月和2月”或“2月和3月”。
  3.奶扔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1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这里就有很多种情况了(8种),只要这两个连续的月是一个大月一个小月或一个小月一个大月就行。这里又可以形成一幅思维导图(如图2)。
  二是改变“月数”即原题中的“连续两个月”可以改成“连续三个月”,当然总天数也要调整哟。例如: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三个月,共92天。这可能是哪3个月?小朋友,快快解答一下吧!
  三是增加“年限”即原题中如果加一个“一年中”的前提,改为:一年中,奶奶在小红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这样答案就是7月和8月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文元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的现象学运动,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表明:现象学是一种开放的哲学,在今天,它仍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现象学的方法是一种
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从各种数字和复杂的运算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很多的乐趣。以前我可并不这么认为,有一次,我将这个问题讲给爸爸,爸爸说:“数学是非常有趣和生动的,并且生
周末,我看完动画片,关闭电视机的电源,便准备去踢球。妈妈提醒我拔掉电视机的插头,免得浪费电。我不以为然地说:“妈妈,您也太节俭了,待机状态的电视机中的电流那么弱,能浪费
煤巷掘进机是煤矿快速掘进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的发展方向,其中液压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掘进机的使用性能。针对原变量轴向柱塞泵(V30D-140/V30D-140
文章将一种带后效性的非平稳流问是题推广到模糊概率空间,讨论了其模糊分布流,并且证明了这种流呈模糊二项分布,同时也给出了等待时间的模糊分布.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微博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新媒体下,网络舆论的不可控性使得与网络传播相关的不良事件屡次发生,各级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面临
通过对辽宁省普通高校健美操的开课状况、课的形式和内容、课的内外连接、健美操表演、竞赛形式和规模等方面的调查分析研究,指出了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向,为普通高
伊奥尼亚哲学家的神学思想是伴随着对自然始基问题的终极叩问而逐步彰显的.他们关于自然、灵魂和逻各斯等问题的思考,尽管结论不一,但均经由了一个从自然始基到神与灵魂再到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商业社会,人们习惯了工业化大生产为饮食带来的便利,太多的化学调味品充斥着味觉,嗜好辛辣厚味令人对化学的滋味产生了依赖,甚至忘记了食物本身的味道。那些
J.福多的"心理的模块性"概念隐含着这一"悖论":心理的实质是非模块性的.其实,认知的"中心系统"也是模块性的,确认"中心系统"也是模块性的有助于消除福多的这一悖论.从而,可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