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 92岁依旧仰望星空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key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是北京时间7点整”“北京时间8点整”……人们对这个准点报时太熟悉了,路上、车上、家里看电视,随时能听到。“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呢?
  叶叔华是“北京时间”的确立者。去年,叶叔华在维也纳参加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三十届大会。“一是为了去会会老朋友,我这个年纪,这可能是我和大家最后一次相聚了。”——这是常理,可以想见;但令人惊讶的是,此行还有另一个重点,“二是我还有新的想法想要立项,也是去考察一下情况”。以90多岁高龄去谈新立项,这真是出乎人意料。叶叔华奋斗了六十余载,至今科研生命力仍然“满格”。
  回奔新中国求职
  故事从叶叔华求职开始。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23岁的叶叔华和丈夫程极泰怀着满腔报国热情,从香港来到南京,向紫金山天文台求职。然而,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一名男性。气愤不已的叶叔华当即提笔给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写了封信,质问为什么不能招她。她一口气列举了五大理由,为自己抱不平。可想而知,这封信给张钰哲带来了多大震动。最终,叶叔华如愿进入了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台,成为这里的第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当时徐家汇观象台是全国唯一的时间服务台。“我们使用的时间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靠观测恒星的位置来确定。”叶叔华向记者科普道,“当一个已知星体到达子午线时,它在赤道上的经度就是当地时间。我们晴夜观星,把星体经过子午线的时刻和钟表的时间进行比较,以此来校正钟表时间。”
  由于睛夜不是每天都有,天文台往往是根据之前的天文观测结果,确定初步的天文钟走向,然后从电台发播时间信号,给出近似的标准时间,再通过3个月的天文观测,计算中间一个月天文钟的准确时间,对已发播的时间加以改正,成为准确的天文时。
  在徐家汇观象台,叶叔华和另一位年青人轮班观测,通常一个晚上观测20多颗星,每天上午11点整和下午5点整两个时间点,再用无线电信号把准确的时间发播出去。
  1953年,国务院把加强我国时间工作的任务下达给中国科学院,徐家汇观象台的人员和设备都大大加强了,并于1957年开始使用大型石英钟,使发播的时号每秒长度一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我国自己的世界时综合系统,叶叔华挑起了这个担子。当时国际上通用的“世界时间”,由21个国家共39个天文台测算而来。可中国总共只有上海、南京两个天文台、4架观测仪器。叶叔华苦苦寻求适用于我国综合世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她采用了独特的方法—一对观测员根据其误差的变化而取平均值。
  1965年,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我国的时间基准,向全国发播。结果证明,我国世界时系统的精确度超越了由4个国家共17个台站参加的苏联标准时刻系统,仪次于巴黎天文台的“世界时”。“北京时间”横空出世,举世震惊,我国综合世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持续延用了20多年。叶叔华也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天文学领域的女先生
  中国的世界时综合系统刚刚建成就遭遇了“文革”浩劫。叶叔华也被关入“牛棚”不能回家。
  庆幸的是,由于时间工作的重要性,几年后,叶叔华阪复了工作。她第一时间跑到积满灰尘的图书室,在书堆里翻阅国外天文学杂志,了解新的研究进展——几年间,国际上出现了很多新仪器、新技术,其中,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的精确度比传统观测仪器提高了几十倍,而且可以用在天体物理领域。直觉告诉她,“如果不能追上去,我国时间工作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1973年,叶叔华提出要发展我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她跑到电子工业部造一个25米的射电望远镜,但是,甚长基线干涉的任务还要在中科院立项。叶叔华义去找相关领导,反复强调射电干涉仪如何重要。领导终于松了口,同意立项。1973年,上海天文台建立射电天文组,从零开始,从事VLBI技术的研究。
  可国内的科研人员对这些新仪器、新技术闻所未闻,研制工作需从头学起,进行得很困难。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又带来了新机遇。1979年春天,就在中美正式建交后,叶叔华带领上海天文台考察团共8人赴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访问。这次访美让叶叔华深受震动,回国后,她和团队立刻抓紧空间对地观测设备的建设。
  1986年,在叶叔华的带领下,上海天文台完成了《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中科院同意据此立项,命名为“VLBI网二期工程”,并确定为“七五”期间重大项目,叶叔华为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1987年,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为我国开展各项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礎。
  后来,根据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的发展需要,叶叔华义提出了建设“65米全波段射电望远镜”的建议。2013年12月,命名为“天马”的65米口径全方位可动的望远镜全程参加了“嫦娥三号”实时观测任务,为月球软着陆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测量地球的整体性和大尺度运动变化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各国科学家义把对地球各国层运动变化的分别研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天文学与地学以及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的交叉学科—一天文地球动力学。敏锐的叶叔华义把眼光瞄准了这项科学。
  1994年,叶叔华提出了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计划)。次年,4年一次的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第二十一届大会在美国召开,叶叔华赴美提交APSG计划,并争取到了各国对中国APSG计划的支持。1996年5月,上海召开了APSG计划的成立大会,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与专家参与该计划。叶叔华担任APSG执委会主席,并且一直连任到2008年。由于在天文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199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叶叔华星”,她也从此被尊称为“女先生”。
  如今,92岁高龄的叶叔华独自在上海生活,她依然每天出现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里,阅读最新的科技文章。
其他文献
老爷子不喜应酬,但很多时候饭局是少不了的。老爷子随身携带一个小玻璃瓶子,是那种装了酱菜的小罐头瓶,一共装三四两药酒,每顿喝上一两多。  老戏骨雷恪生1936年出生于山东,196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退休演员。如今依旧活跃于影视舞台上的雷恪生,他的养生秘诀是自制药酒。  每顿喝上一两多  60岁那年,老戏骨雷恪生终于把烟戒了。戒烟前雷老爷子也就喝点啤酒,不上瘾顶多一次一杯,
期刊
作为鲁迅和许广平唯一的孩子,周海婴一出生就是“星二代”。背负名人光环,他的一生谨慎而低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是一名优秀的无线电专家,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摄影家。  2019年是周海婴诞辰90周年。近日,“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百余幅精选经典作品,那些他曾经担心给父亲“丢脸”的照片,再次展示到世人面前。  从全家福开始的相机缘  走进摄影展,目光首先会被
期刊
正阳门下的大男人  串胡同的老街坊——  部分摄影孙贺田  “牛爷”,难写。  难在,他比惯常的“斜杠青年”,还多好几道“斜杠”。  “斜杠青年”( Slash),指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词条解释还特意标注:“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谁说只有年轻人?《正阳门下小女人》里“牛爷”的饰演者,“斜杠”表述如下:  郝金明,总制片人/收藏家/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
期刊
抓拍于北京国际时装周T台秀场,来自国外的黑人名模不慎跌倒,中国小伙及时上前将她扶起。此作品被收录在《百名摄影师聚焦中国“改革升放40年”》大型摄影画册中。  王文澜  (著名摄影家)简介:  著名攝影家王文澜,任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新闻摄影金奖、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全国人像摄影十杰、中国新闻摄影学术贡献奖、中国新闻奖等等。他组织编纂的《百名摄影
期刊
分手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间,少了一个人的车里瞬间空落落。漫无目的地驾车闲逛,像没头的苍蝇。激灵一下,竞将车开出了东五环。慌忙靠路边停了车,头一仰,得缓缓。  雪还在下,透过路边一片密匝匝的树林缝隙,飞雪之中,两面鲜红的鲤鱼旗在寒风中舞动。在一片茫茫银色里,格外耀眼,像两团跳动着的火焰。大概是个日料馆吧,“盲驾”了许久,这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早中两餐。于是,驱车向着那团“火焰”而来。  红色鲤鱼旗下,
期刊
没想过以做饭为题写篇文章。总以为只有美食家才有这資格,又或只有经过认证的专业厨师才有这资格。作为普通如我,虽为家人做了30年饭,却也不足道也,谓予“饭夫”可矣。好在不是饭桶。  我之做饭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尤其近些年。采购,清洗,备料,煎炒咕嘟炖,收拾刷洗锅碗瓢盆。简言之,基本是一个人干了算的小食堂。妻上班较远,晚上进门能吃口现成的热饭,我认为是人之常情。  做饭,苦辣酸甜皆有,那是每餐饭里的味道
期刊
本期沙龙主题:做饭。  看了大家的稿子,乐了。自称“不会做饭”的,特别是姑娘们,遭“讨伐”啦!  来,姑娘们莫急,我先站出来,“还山”一下子:  首先,谁说出身“高贵”的姑娘,才有资格自称“不会做饭”?先不必追究啥样儿叫“高贵”,咱就用“家世好些”来表达吧。家世好些,至少对应凡事讲究多一点。即便手指不沾阳春水,也能“纸上谈兵”。比如,章诒和是从康有为之女康同璧那里得知:原来吃个腐乳,还有这么多讲究
期刊
最近,苏童系列作品《妻妾成群》、《米》、《我的帝王生涯》再版。创作于三十年前的这些作品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标签之一。当年作为先锋文学作家之一的苏童正以一种反叛的姿势和当时大行其道的陈腐的写作千戈相向,在写着一些意义不明、但是极具斗争姿态的文字之余,苏童某天一闪念,忽然想写些与中国传统文脉相承接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故事和人物,于是有了《妻妾成群》,有了《米》,这些作品的出现和受欢迎给苏童、乃至当时的先
期刊
上小学时候我们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换过几任班主任,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年级的班主任艾老师。  那个时候艾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义教授我们班的语文和算术课。艾老师不但黑板板书规范清楚,还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在批改我们作业时,小字流利义好看。艾老师一上任,由于我们已经六年级,即将小学毕业,她严厉地对我们讲:“你们就要毕业了,要更加认真学习,以优异成绩把小学的最终答卷圆满完成。”  于是,艾老师制定了
期刊
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我国首都北京隆重举行。这期间,老百姓几乎天天都能从收音机里,听到我国乒乓健儿获得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的喜讯。尤其是几位男选手的消息,通过解说员的精彩描述,更是球迷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那年,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社会上一时兴起了“人人打乒乓球”的风气,自然也影响到各个学校。课间休息十分钟的铃声一响,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奔出教室,跑到校同里那簡易的乒乓球台前,挥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