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服买不买?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独有偶,我和梁老师有同样的经历。我曾任课的年级进行亲子体育活动,每班20个家庭参加活动。有热心的家长说,为了增加活动效果,提议参加的家庭购买亲子服装。
  我的班服故事——不买!
  当时正值6月,虽然学校有夏季校服,但是想象亲子活动中,如果家长和孩子统一服装,那一定是很吸引眼球的,也很有活动气氛。我欣然同意,让提议的家长去组织此事。结果,组织的家长在QQ群里一发信息,家长们的反馈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乐观,有的认为读学前班时,买了亲子服装,可以拿出来用;有的认为购买也不要统一颜色,要尊重个性;还有的问我,是不是一定要购买,如果是,那就买。
  一看这五花八门的反馈,我干脆决定:不用买亲子装了。于是,运动会那天,20个家庭,有的穿了五颜六色的亲子装,有的没有穿。组织的家长有点尴尬地说:“我为了尊重大家的意见,没有强行统一。”我说:“重要的是快乐,没有统一的亲子装,家长脸上多了更多笑意,不是很好吗?”果然,那天的比赛,家长倾情投入,孩子欢乐无比,其乐融融,大家把亲子服装是否统一的问题扔到一边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是不是组织者方法错误,没有告诉大家集体荣誉的重要?我反思了一下,有两个原因:第一,教育理念不同,家庭个人的需求和班级集体的需求不一致;第二,家庭消费的理念不同,认为班服是一次性消费品。据此,我深刻反思,班服不必买,因为家长心里是拒绝的,而且买的话,也会给家庭增加一笔负担。
  她的班服风波——买?
  话说梁老师的“班服风波”,由于少数学生不买,导致最终全班没买,最后又以老师借班服来参加比赛而收场,并由此触动学生心灵,诞生不少美文,增强了凝聚力等。看似风波平息,并且还让那少数同学“经历班上同学的舆论指责”,对他们进行了“集体利益”的教育。但是,我的感受是,这样的“震撼、感悟”太沉重,假设,比赛成绩没有取得第二名,甚至是倒数第一名,怎么办呢?这些“少数同学”将经历怎样的心灵煎熬呢?顺藤摸瓜,我进一步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怎样对待班级赛事与活动?唱歌比赛最终比的是歌唱的水平,而不是服装的好坏吧?在此,我不禁要为这个班级的比赛成绩而庆幸,如果是倒数第一名,那么很可能,全班同学会把罪责归到那些不肯买班服的孩子身上。教育其实不必那么功利,歌唱比赛最重要的是训练孩子们的唱歌能力,如果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指导,相信,名次不会太差。再者,即使唱歌水平不理想,也不能因此否定孩子们,说不定他们的体育、画画,或者写作这些方面突出呢!孩子的特长毕竟是有差异的嘛!所以组织比赛活动时,老师的心态应该是重在参与,尽情发挥,而不要在“买班服”这些辅助因素上制造“教育契机”为好。
  统一服装就是集体荣誉感的展现吗?回到我班的亲子运动会上,孩子、家长和观众关注的是运动会上亲子的表现,而不会在意他们的服装,当然,如果统一的话,会赢得这样一句:“看,衣服都是一样的,准备多充分!这个班的家长真齐心!”这句话中,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是“真齐心”这三个字对吗?真让家长齐心,我们教育者要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而不是通过外力强令他们服从。他们的需求是不要买亲子装,没有人喜欢和别的家庭穿同样的亲子装,而且亲子装穿的机会也不多,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一次性消费。那这样是不是影响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呢?答案是:否!尊重家长的决定,尊重他们的需求,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会在活动中全力以赴。
  怎样赢得那些“少数学生”的心?同样,尊重学生的需求,尤其是那“少数学生”,更能增强班级凝聚力。首先,你要分析,那“少数学生”是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或者是有个性有思想,敢于挑战权威的孩子;或者是家庭经济稍微困难的孩子;或者是有节约习惯的孩子;或者是故意调皮的孩子……总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集体荣誉感的“乖孩子”。想一下,班级里最难教育的也就是这个群体吧,如果,你能走进他们内心,是不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一个良好途径呢?而教师放任班级大部分同学的舆论指责,却不加以引导和呵护,看似痛快,看似震撼和触动,但是它不是很可怕的一种心灵伤害吗?老师预知后面会发生这样的“震撼”,却在一旁观看好戏,我不太赞同这样的“因势利导”。
  我们的决定——不买!
  最后,与梁老师商榷:即使要统一服装,是否可以穿校服?不管季节如何,春夏两套校服总是有的,不管天气如何,克服一下总是可以的。大冬天,演员在舞台不是还可以穿裙子吗?所以,即使要统一服装,那么穿校服吧!呼吁:学校比赛,不要把统一服装,纳入比赛评分,OK?
  (湖北麻城第二实验小学 侯登峰)
其他文献
开篇语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中国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响应政府号召,上山下乡、屯垦戍边,把自己火热的青春融进一方沃土,希望、迷茫、泪水交织在一起,铸就了探索的
素质教育是国家、人民十分重视的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德、体、智、美、劳每个方面都要求得到平衡的发展。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渗透素质教育,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
2009年,《高中生》杂志以一篇《踮起脚尖更靠近太阳》,赢得了读者的喝彩,他们惊呼“2009年湖南的高考作文又被《高中生》抓住了”!2008年,《高中生》杂志“请以‘远和近'为话
创办于民国元年的中华书局和上海美专,秉承教育兴国的理念,以“开启民智”和“美育启蒙”为先导,在教育拓荒和文化传承路上携手相辅、合纵联横,建立起良好的文化同盟。中华书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管理创新已成为当今企业的必修课、必由路。这一期,我们就企业管理问题再做纵深谈。本期报道聚焦于“管理创新”,选编了中外十大著名企业颇具创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期两天的21世纪知识经济新疆论坛“奎屯高峰会”,近日在奎屯召开。这是继去年在新疆钢铁公司召开的首届峰会后的第二次会议。这次峰会主要是针对新疆企业之间信息闭塞,企业
我公司基建系统从1975年开始贯彻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 301-74)》(以下简称《标准》)。十年来,对统一质量标准和检评方法,区分质量等级,促进工程质量提高,
曾经看过一部沙漠纪录片——荒旱的沙碛上,因为一阵小雨,遍地野花猛然开放。错觉里几乎能听到轰然一响,所有的颜色在一刹间蹿上地面,像壕沟里埋伏着的万千勇士一样奇袭而至。
我国是一个具有优秀雕塑艺术传统的国家,在人类历史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城市雕塑是整个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雕塑家,建筑家,园林艺术家和城市规划工作者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