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在”和“是”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being(希腊文estin,to on),原来投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三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士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并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其他文献
讨论了线性空间X上的模数ρ与其生成的Orlicz准范‖·‖ρ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六个关系命题;提出了准范的反演问题,得到了两个重要结果:线性空间上的任何β-范数(0
在感悟20 世纪上半叶人类所受苦难的基础上, 弗兰克提出了两个异常重要的问题, 一是如何看待人间偶像的问题, 一是如何看待善与恶的问题。尽管他是从宗教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的, 但他
实践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这一命题的“全面性”在本真上是抽象的。其现实性根据的缺失,在于无视或忽视了中介在实践构成中的必在与不可替代。在“一切都经过中介”的视域内
后现代哲学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颠覆了珥代主体性,并对现代主体性的相关因素,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线性进步观在哲学层面上进行
关系绩效是最近掀起的一个热点。该文对关系绩效的提出,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划分的根据,以及绩效可以分为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可以用不同的预测源预测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的证明
李西月是清代著名道士,是道教内丹西派的创始人。本文首先对他的思想渊源做了简要分析;接着梳理了他的主要内丹思想──凝神于虚的入手功夫、九层炼心的内炼全程、不同阶段的三
的臣道观在肯定君尊臣卑的前提下,以"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为理论中介,摆脱了以荀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对"圣君"的严重依赖,比较重视充分发挥臣子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只有儒士才
本文认为中国的李贽与德国的尼采在同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方面具有可比性。在艺术产生问题上,李贽认为艺术源于生命的匮乏与需求,是对生命的补偿,尼采则理解为艺术源于生命的丰盈
近几十年来,现代心理学方法论突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新动向。引起现代心理学方法论变革的原因不仅仅是科学整体化趋势下,学科间方法的借用、渗透、融合,更深刻的原
当代哲学面前有一个无法避开的语义逻辑问题:“世界”词项存在着明显的指称关系模糊性和指谓涵义欠确定性。既往绝大多数哲学家几乎都忽视了,“世界”一词的概指状态实际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