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9年,“莎乐伦书店”经理约翰·哈里逊·石浩思助圆书籍装帧名家弗朗西斯·圣高斯基意欲打造世界最华丽之书的梦想,于是,该团队花费两年时间倾情设计制作了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鲁拜集》,裁切皮革、24K纯度金箔、种类不同色泽各异的宝石,将其装饰得熠熠生辉,标价高达一千英镑。
美籍犹太裔书商出价八百,另一位纽约客愿付八百五十,“莎乐伦”择高从之,却没想到运抵纽约,海关要收取最早估价一千英镑课百分之二十五的税,客坚拒。“莎乐伦”回头吃草,书商盘算重税后只愿付六百五十了,两厢不愿,书返伦敦。为求善价,送书至苏富比公司进行拍卖,书商恋恋不舍派遣代理人竞标,终竟以四百零五英镑的超低价购得。几番周折,在1912年的4月10日,这本书被带到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后面的故事,我们便都知道了。
是呵,这样千方百计,也都前功尽弃。更离奇的是,那位装帧师同年夏天为救人于海而溺毙。“莎乐伦”定制的这本《鲁拜集》随买方制方一起“尸”沉大海。
想起做出版的人常有句挂在嘴边的话:书,有它自己的命运。以上这则故事出自《书店传奇》,作者即这套书的创意统筹,记录书与书店颠沛流离生老病死的命运使者。钟芳玲,台湾作家,曾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但这些近乎粗鲁的“标签”并不能完全概括她。她喜戴贝雷帽,长黑发,红框镜,仿佛美国动画片“神偷卡门”,兼顾偷盗与侦探,一身侠气和韧劲,只不过芳玲女士与卡门小姐不同,前者“侦”的是书,“探”的是“书店”,“偷盗”的是那些与书有关的故事、记忆、气味,虽然她们皆居旧金山。
二十年来,她一直游走于东西方书业,持续不断走访了上千家书店,撰写过无数篇“书事”,当之无愧地成为“逐书游世界,仗笔走天涯”的“书女”,而她的书,也被引为业界“圣经”。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曾表示:“自己很早就看过这些书,在做书店之初就从钟芳玲的书中‘学习书店在物理意义上的样子’”,赞的应是她全面专业的“全球书店记录工作”。虽然她的代表作《书店风景》自1999年在大陆出版以来,修订出版过多次,但今年这一版,可是纯质全彩精装重磅再现,也让爱书迷和爱钟迷们都分外兴奋。
比起最先创作的“风景”和最末的“传奇”,中间的《书天堂》更令我感兴趣,因太能联想到博尔赫斯那句著名的话:“若果有天堂,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诚如梁文道在《书房不可无书梯》中所述:“它是提醒我们的工具,告诉我们天堂总在上方”,他和普通读者一样,总是错意钟芳玲的“职业是逛书店,并且是逛遍全世界的书店”。我想,如果真有这样的职业,想必那已离天堂近了二分之一了。我每次看完《天堂电影院》,激动又无比感伤地想,怎么能允许没有一部叫“天堂图书馆”或“天堂书店”的电影?我所读她书中撰写的那些风景传奇,无疑都是现成的剧本呢。
而“莎乐伦书店”不过是恒河里的一粒沙,类似的书店在作者“书话”中数不胜数,一切是因有书而开始的,但最终却不仅止于书而结束。作者说:“每家活着的书店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我说,每家“去世”的书店也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感谢世间有心人路过沿途最美的风景,让我们与书艳遇,吾道不孤。
美籍犹太裔书商出价八百,另一位纽约客愿付八百五十,“莎乐伦”择高从之,却没想到运抵纽约,海关要收取最早估价一千英镑课百分之二十五的税,客坚拒。“莎乐伦”回头吃草,书商盘算重税后只愿付六百五十了,两厢不愿,书返伦敦。为求善价,送书至苏富比公司进行拍卖,书商恋恋不舍派遣代理人竞标,终竟以四百零五英镑的超低价购得。几番周折,在1912年的4月10日,这本书被带到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后面的故事,我们便都知道了。
是呵,这样千方百计,也都前功尽弃。更离奇的是,那位装帧师同年夏天为救人于海而溺毙。“莎乐伦”定制的这本《鲁拜集》随买方制方一起“尸”沉大海。
想起做出版的人常有句挂在嘴边的话:书,有它自己的命运。以上这则故事出自《书店传奇》,作者即这套书的创意统筹,记录书与书店颠沛流离生老病死的命运使者。钟芳玲,台湾作家,曾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但这些近乎粗鲁的“标签”并不能完全概括她。她喜戴贝雷帽,长黑发,红框镜,仿佛美国动画片“神偷卡门”,兼顾偷盗与侦探,一身侠气和韧劲,只不过芳玲女士与卡门小姐不同,前者“侦”的是书,“探”的是“书店”,“偷盗”的是那些与书有关的故事、记忆、气味,虽然她们皆居旧金山。
二十年来,她一直游走于东西方书业,持续不断走访了上千家书店,撰写过无数篇“书事”,当之无愧地成为“逐书游世界,仗笔走天涯”的“书女”,而她的书,也被引为业界“圣经”。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曾表示:“自己很早就看过这些书,在做书店之初就从钟芳玲的书中‘学习书店在物理意义上的样子’”,赞的应是她全面专业的“全球书店记录工作”。虽然她的代表作《书店风景》自1999年在大陆出版以来,修订出版过多次,但今年这一版,可是纯质全彩精装重磅再现,也让爱书迷和爱钟迷们都分外兴奋。
比起最先创作的“风景”和最末的“传奇”,中间的《书天堂》更令我感兴趣,因太能联想到博尔赫斯那句著名的话:“若果有天堂,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诚如梁文道在《书房不可无书梯》中所述:“它是提醒我们的工具,告诉我们天堂总在上方”,他和普通读者一样,总是错意钟芳玲的“职业是逛书店,并且是逛遍全世界的书店”。我想,如果真有这样的职业,想必那已离天堂近了二分之一了。我每次看完《天堂电影院》,激动又无比感伤地想,怎么能允许没有一部叫“天堂图书馆”或“天堂书店”的电影?我所读她书中撰写的那些风景传奇,无疑都是现成的剧本呢。
而“莎乐伦书店”不过是恒河里的一粒沙,类似的书店在作者“书话”中数不胜数,一切是因有书而开始的,但最终却不仅止于书而结束。作者说:“每家活着的书店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我说,每家“去世”的书店也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感谢世间有心人路过沿途最美的风景,让我们与书艳遇,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