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共性问题转变教师教育行为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j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过程是落实先进理念的过程。实践中教师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影响他们把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为此,我园从常见教学活动的研讨入手,通过剖析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困惑,为教师释疑和提供方法策略,促进他们自觉地将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现以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序数”的研讨为例,介绍我们的做法和思考。
  一、活动实录
  设计和执教的教师为园级骨干教师,能代表全园大多数教师认识和实施《指南》的水平。
  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从两个方向(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辨别5以内数物体的排列位置,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
  2.喜欢辨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经验:已初步学习5以内的序数(从左往右数)。
  材料:鞋(小拖鞋、小皮鞋、小运动鞋),图书(动物绘本、人物绘本、水果绘本),食品(巧克力、口香糖、饼干)生均两份;自制三层的鞋柜、书架、食品架各两个;记录纸,车票,图卡。
  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序数。游戏“坐车”,幼儿根据车票的序号找到自己的座位。
  2.学习从不同方向辨认5以内的序数。引导幼儿观察鞋柜有几层,说出三种鞋分别摆在第几层,知道鞋柜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数到数字几就是第几层。
  3.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介绍材料(书架和图书、鞋柜和鞋、食品架和食品)及操作规则(根据图卡摆放物品)。(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分享与小结。
  二、问题和困惑
  教学活动后,我们组织了研讨活动,大家先找出了活动中能较好实践《指南》的主要表现:
  1.目标比较到位。首先,目标要求幼儿“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体现了《指南》中有关数学认知的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其次,在幼儿已会从单一方向辨认物体序列次序的基础上,设定了高一层次的目标要求: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2.材料体现生活化。活动的材料和情境都来自幼儿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指南》所要求的“数学应让幼儿在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理解和学习”。
  3.过程体现“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理念。活动过程以游戏“生活小能手”贯穿始终,关注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活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研讨,大家分析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的讲解不到位,二是缺乏幼儿的表达和交流,三是材料未能较好地物化教学目标和内容,四是教师对幼儿数学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中缺少数学语言。
  (二)教师的困惑
  这四个问题是我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后继的研讨中,教师们就上述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1.数学活动中如何认识和把握教师的讲解。
  大家认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讲解不到位,如教师没有具体讲解新游戏的玩法与规则,也没有通过讲解把幼儿的操作经验提升为相应的知识。对此,执教教师深感困惑,她说:“我之所以在活动中尽量简化教师的讲解,是希望能体现《指南》所要求的‘幼儿自主和主动学习’。如果教师讲多了,幼儿可能就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教师的讲解呢?”
  2.数学活动中要不要组织幼儿的表达和交流。
  教学活动中缺少幼儿之间的表达和交流,这也是大家重点指出的问题。对此,执教教师的困惑是:数学概念、术语都比较抽象,幼儿难以表述清楚。
  3.如何从学习经验中梳理和提升数学知识。
  材料的操作使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教师的梳理和提升才能帮助幼儿从经验中获取数学知识。但我们发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有关数学概念、术语的表述有误,这是许多数学教学活动的通病。对此,执教教师的困惑是:目前自己处于对数学概念、术语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的水平,提升自己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4.如何借助材料物化数学目标和内容。
  幼儿是借助材料的操作来获得数学经验的,因此,材料是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材料,执教教师的困惑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物化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学具或材料。
  三、我们的结论
  大家认为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也是多数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时面临的。就此,我们以本次活动为案例,组织教师们进行认真而深入的研讨,获得以下共识。
  (一)适度性讲解,避免讲解的“过”与“不及”
  以教师的“少讲”来体现幼儿的自主、主动学习,这是对“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理念的认识有误。教师的讲解并不是代表幼儿的被动学习,教师要思考的是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才能确保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中教师必须讲解的内容有游戏材料、玩法和规则,还有活动的重、难点以及对幼儿数学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不能不说或少说。讲解的方法可以是:
  1.用互动式讲解介绍材料、游戏玩法及规则。
  师幼互动式的讲解是指教师在说一整段话时,对其中一些需要幼儿注意的问题做停顿,让幼儿补充完整后方才继续讲解。如,在环节1教师讲解游戏材料、玩法和规则时,师:一共有——(幼:5)辆公共汽车,两辆是——(幼:黄)色的,两辆是——(幼:绿)色的,每辆车都有——(幼:5)个位置。小朋友要看清自己车票是哪一辆汽车的,是第几号座位,根据车票上车找自己的座位。互动式讲解既有助于集中幼儿注意力,又能帮助幼儿了解教师讲解的重点。   2.问题在先、讲解在后,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讲解最好与提问相结合,在幼儿自主思索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如讲解前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把活动过程由教师“告诉幼儿”转变为“引导幼儿自己找出答案”,让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基础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构建数学经验和知识,凸显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例如:在环节2中,为了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运用序数词,正确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教师可以提出三个问题:(1)货架共有几层?你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数的?(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下往上)这个问题点出了活动的重点,即序数的方向性。(2)饼干(巧克力、口香糖)摆在第几层?这个问题是让幼儿迁移已有的单方向辨认序数的经验,说出食品的位置。(3)“有人说口香糖摆在第一层,也有人说口香糖摆在第三层,这是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即数的方向不同,同一物品排列的顺序也不同;在环节3要求幼儿按题卡上的标志摆放物品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认真想想,题卡上的标志代表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学的新知识,自主分析标志;在操作完成后的幼儿检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和好朋友相互检查,看看你是不是把所有的物品都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如果发现有物品放错了位置,请把它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提问在先,讲解在后的方法尤其适用在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学习和检查等环节上。
  (二)表达和交流是幼儿学习和运用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认为数学活动必须提供幼儿表达交流的机会,因为幼儿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感知和认识有关数学的知识,是一种对数学经验或知识的内化过程。例如:在环节1幼儿找到乘车位置坐下来后,可以请幼儿相互检查,说一说“我坐在第×位”。在环节2中学习从不同方向数序列时,教师不要急于教,而是让幼儿借助已有经验和同伴相互说一说“我看见饼干(或巧克力、口香糖)摆在第×层”。在环节3幼儿按图卡摆好物品后,指导幼儿互相检查后说一说“从上往下数,我摆的东西是在第×层,从下往上数,我摆的东西是在第×层”。
  (三)用数学语言梳理和提升幼儿的数学经验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教师应该用规范的数学语言组织数学活动和梳理、提升幼儿的数学经验。例如:环节1乘车游戏结束时,教师指导幼儿复习序数的知识“从单方向数说序数”,应该这样表述:“想找对自己的座位,先应该知道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然后找到第一把椅子,从它开始接着往后数椅子,数到几就是第几把椅子”。环节2的学习新知识“从不同方向数,同一物体排列的序数不同”时,可以这样梳理和提升幼儿的操作经验:“货架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开始数的方向不同,同一物品排列的顺序也不同。我们只有说清楚数的方向,别人才能明白每一个物品的位置。”为了改变教师的数学理论和知识较为贫乏的现状,我们将组织专题培训活动。
  (四)用材料物化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我们深刻认识到用材料物化数学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作用和意义,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缺乏相应的策略与方法,这是我们以后要进行专项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是谁,肆无忌惮地把树叶一片片摘下?是谁,调皮地在水果脸上抹上鲜艳的色彩?是谁,恶狠狠地驱走了炎热,让天气转凉?是谁,让人们嘴馋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不错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是格外美丽的——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枫叶羞红了脸,矮矮的枫树上出现了一抹红霞,余晖射进斑驳的茎叶,透过粗糙的叶面,阳光变得微红,仿佛是一块火腿味的月饼,带着微微甜味,饼心又是弥漫着香气的辣味,轻
“园本节日”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凸显节日的气氛,往往会打破班级、时间、年龄等界限,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如“春之声”演唱会、“音乐嘉年华”亲子游戏节、“我型我秀”T台秀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大型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一个活动约有200多名幼儿参与。十多年来,我们组织过几十场大型园本节日活动,在不断探索、调整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优化年级组大型活动组织的策略。现以大班组的园本节日活动“我型我
上学期我园设计并组织了“自主性游戏中的观察”视频案例研讨系列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任务为:一是探讨拍摄幼儿自主游戏情况视频的位置与角度,提高教师拍摄游戏视频的技能,二是对所获取视频素材进行研讨,尝试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教研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合(学)——分(究)——分(行)——合(理)的研究轨迹,全园教师共同完成了一次有声有色的教研之旅。  一、“合”学——善于“引进来”,用学习提升专业
王某是H市实验幼儿园的特级教师,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2015年6月20日,王某应邀在全国幼儿园体育研讨会上做《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王某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被一些教师拷贝。  【案情一】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王某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经验,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制作出来的。请问,王某对课件是否享有著作权?  解析:教师对独创性的课件享有著
五彩气球伞  准备材料:无纺布(五种色彩)。  制作步骤:  1 用无纺布剪出适当大小的八边形。  2 裁出与八边形边长相同的、长短适当的布条,在布条一边剪出两个把手形状,方便幼儿拿握。  3 将长布条的另一边与八边形的边缝纫连接。  游戏玩法:  1 8名幼儿每人持气球伞一边的两个把手,中间放一个海洋球,让球在伞上滚动,尽量不让球掉下来。  2 8名幼儿每人拿气球伞一边的两个把手,另几名幼儿在伞
设计意图:生活中红绸用途很多:横幅、画布、系物等,我园在体育活动拓展中,开发了红绸的另一功能,即作为体育活动器材,并以此为题材,充分利用红绸的可卷、可叠、可飘、可拉、可挡等特性,在提高幼儿钻、爬、跑、跳、平衡等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开发设计了系列活动。  游戏目标:  1 在与红绸的互动游戏中,充分发展幼儿的钻、跑、跳、爬、滚、平衡等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的协调与反应的敏捷性。  2 在游戏中能积极探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首要的是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出发,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对此,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强调了“坚持和实施科学保教”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后,教育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的多元化办同的格局逐步显现。2008年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982万.超过了在园幼儿总数的1/3,有力地支持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步伐。与此同时,各地认真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创造了许多非常好的经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召开本次全国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研讨会,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很多甜蜜的记忆。那或许是孩提时代吃到棒棒糖时的满足,也或许是长大后考取第一名时的骄傲,还或许是放假了,终于没有了繁重的功课,自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听着音乐,翻着喜爱的书……请以“记忆中的那份甜”为题目,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名师题解】  “记忆中”这三个字,提示我们文章书写的内容不是现在正在发生的,而是以前发生过的,但
自2014年4月1日起,《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按照《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按照规定控制规模和班额。有条件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设立托班,但不得设立学前班。同时,学前教育机构不得从事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和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严禁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奥数培训、珠脑心算、外语、拼音、写字等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虐待、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