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豆瓣低分电影的写照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电影早在2015年年中便已上映,上映之后立即获得了很大的反响,但遗憾的是这些反响多是吐槽和批评。最具代表性的,此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5.4分。
  当然,也有不少的网友在为此片大鸣不平,并认为它简直就是一部神作,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已臻至极高的水平。但是这些人却又根本说不出这部片它究竟好在哪里……



  这类网友的观影素质往往与他们的欣赏鉴别水平一般——高不到哪里去,他们就只会打字,而且不会打太多字:“写意影片,很多观众眼界不够,看不懂。”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抨击了那些理性分析整部影片好处弊端之后给了低分的网友。不是他们不想继续抨击,而是他们肚里的干货实在有限得很,因此想写也写不出了。当然,也可能是他们根本连影片都没有观看……
  相反,那些吐槽的朋友却是有理有据。我选择性地读了几篇评论,又结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终于总结出了此片之所以低分的终极原因……

可取之处


  当然,既然此片在这么多吐槽和批评的情况下还能达到5.4分,那么它也一定有它的优点长处。
  其他大多数电影的宣传点都在于演员、特效、剧本,而此片不同,它的最大亮点却是:陈凯歌导演。
  陈凯歌何许人也?



  1984年,他所执导的影片《黄土地》荣获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1993年,他又凭借《霸王别姬》斩获华语影坛第一座戛纳国际电影節金棕榈奖,并相继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国际大奖。



  凭这些奖项的影响力,陈凯歌便已成为了跺一跺脚整个华语影坛都要随之颤抖的存在。
  那么在此片之中,陈导又有什么令人惊艳的发挥呢?
  答案是:没有……好吧,我搜肠刮肚了半天,终于还是找出了以下几点虽然称不上惊艳但也极显功力的细节:
  一、片中的角色各个性格鲜明:何安下的“道”、周西宇的“执”、 查老板的“义”、药店老板娘的“诱”、 崔道宁的“尘”、 彭乾吾的“怨”、 如松长老的“禅”、 崔道融的“迷”、 赵心川的“叹”、 老道士的“玄”。
  总之,这些角色之间丝毫没有重影。要在一部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将这十个角色性格表现得如此突出,实非常人之所能及。光这份功力就能让多数导演难望项背了。
  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似乎无论哪一个角色都有非常饱满的心理,哪怕是崔道荣还是赵心川这样戏份较少的配角,他们的心理活动竟也直现银屏。
  此片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的原因是:此片改编自徐浩峰的同名小说——《道士下山》,在小说中,各个人物便已被描写得鲜活饱满,呼之欲出;有了这样好的基础之后,接着就是小说转向剧本的改编了。本片编剧一共两人:陈凯歌、张廷。这二人在原著的基础上大加修改,别的不敢多说,只人物心理这一方面,确是处理得极为精妙;最后,当然还是陈凯歌导演的功力了。
  三、此片之中的特效场景虽然并不很多,但却都是十分细腻精美的,如湖下佛像、周西宇舞动桃花、查老板枪挑汽车等,都足以碾压国内绝大多数的特效场景。






剧情雷点


  对于我个人来说,最无法接受的剧情雷点就是:崔道宁的故事与之后的情节并无联系。虽然没有联系,但崔道宁一节对于整个剧情的推动还是有作用的,但其作用仅在于:让主角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心理产生了变化。而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何安下又不知道应如何安下。
  剧情发展得很快,观众还没从“何安下复仇”回过神来,赵心川便已突兀地出现了,接着是彭乾吾、周西宇、查老板等人……
  总之从“崔道林”到“赵心川”,两个人物之间毫无关系,而这两个故事承接得也极为生硬,令人不适。
  我个人无法接受这样的剧情大断层,因为在我的意识中,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只会在一些系列片中才会出现,但《道士下山》毕竟只是一部两个小时长的电影。另外,范伟在片中的扮相虽然猥琐,且被不少人诟病,但他的演技却是极其精湛的。之后出现的演员,如陈国坤、元华、房祖名、郭富城、张震等人,除了房祖名外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均十分到位,可也无法掩盖范伟在之前所留下的深刻印象。而之后的剧情偏又与范伟半点关系也无……   而且,咱们再次回顧整部片的剧情不难发现,此片所讲的故事以及其讲故事的方法都让人尴尬得很难受,范伟一节暂且不提,只说之后那一连串的寻仇报复事件,本来是令人热血沸腾的一件事,但偏偏被陈导拍出了一股虽然存在却又并不激烈的忧伤,即是——淡淡的忧伤。

淡淡的忧伤


  其实当年在看陈导的《霸王别姬》时,我也有这种感觉,等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终于后知后觉:原来当时是忧伤得太过头了,竟导致神经不愿传达这一感受,所以当时就只感到了淡淡的忧伤。可每当午夜梦回时,我总是为片中的深厚感情虐得痛不欲生。
  但是,《道士下山》却不能让我午夜梦回。咱们来回想一下片中的主要情节:崔道宁中毒死后,何安下为其守孝,在守孝的过程中他得知了崔道宁的死因,继而,他为崔道宁复仇。这一节虽然令人唏嘘伤感,但却也只能让人唏嘘伤感,并不能拨动观众更多的情绪。
  而之后,周西宇又在临死之时来个突然顿悟……客观说来,这的确是出人意料而又伏在情理之中的精彩一笔。可如此一来,不免又将故事刚刚燃起来的情绪给立即浇冷了,而且根据之后的剧情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周西宇并没有顿悟……
  或许导演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让观众在体会到此节之后又回过头来心疼周西宇,但遗憾的是,之后的情节却并不能使观众的情绪回到之前。因为之后查老板为周西宇报仇时居然十分平静,而且在报仇之后又马上和何安下一起归隐山林,修炼猿击术……
  张震与王宝强双修猿击术……那个画面,我总是有点不敢想象。
  总而言之,此片中所阐述的故事既不够精彩,不够商业化,也不够有内涵,称不上文艺。整部片看完之后,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淡淡的忧伤。我想,这也就是导致此片低分的究极原因。






其他文献
所有武术,追究到最初都只是一种杀人的手段。这血的事实,不容改变,也无需被改变。  传统武术都是杀人技这个说法最早是谁提的,我实在考证不出来。有人说是李仲轩开创,梦入神机发扬的,但我能找到的最早记录,是江南的《九州缥缈录》:  “所有武术,追究到最初都只是一种杀人的手段。这血的事实,不容改变,也无需被改变。”  这话很有气魄,后来被人多番引用。不过对于目前甚嚣尘上的“杀人技”想法,我觉得其实和这些源
期刊
中央国术馆,全称是“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由张之江先生等创办,建于1927年。《国术周刊》1934年第131期登载的新编练步拳图说  在我以前的文章当中,讲了很多民国时期的武术家,他们大多数人都有“国术馆”背景,在民国的几次国术大考当中也都有出场,有的是评委,有的则是参与考试获得了很好的名次。而那几次国术大考,我们零星地谈过一点,但从来没有系统地交代过它的考试制度,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年的“
期刊
上期回顾  岳画心病逝,叶成蹊和岳五鹿的身世之谜终于解开,替沈约报仇以后,二人误会解除,决定厮守终生。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传来遂城被骚扰的消息,慕容遐被困城中。叶成蹊义无反顾地前去救援,然而春水生毒发之日将近,他却还没有拿到解药……第二十二章  秋晚苍带着一行人来到殷寒崖的府宅前,见府门洞开,两边挂着白灯笼,府内一片缟素,里面却是一片安静。门庭上偶有几个祭奠的来客,也是低垂不语,来去匆匆。他
期刊
本期要给大家安利的影片虽是传说中的“新派武侠电影”,但它可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大醉侠》,上映于1966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当年的主演郑佩佩年方二十,而十二岁的成龙大哥在其中饰演了一位龙套小丐。  我相信大多数的武侠片影迷一定看过这部电影,因为此片于武侠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此片之前,所有的武侠片都有以下特点:故事情节传统简单、演员服饰精致细腻、配乐均为古典乐曲、台词偏于
期刊
上期回顾  叶成蹊得知自己和岳五鹿竟是兄妹,深受打击,只得忍痛瞒着岳五鹿,将她逼走。为了斩断江湖上的纷扰,叶成蹊恢复了自己平昌公主之子的身份,被封为还王。对他怀恨在心的殷茵宣称岳五鹿已死,并有尸首和佩剑为证。叶成蹊一眼认出这并非岳五鹿,但伤心欲绝的岳五鹿又去了哪里?第十四章  岳五鹿像一件物什一样被绑在马背上动弹不得,肋骨硌在马身上,疼得几乎让人怀疑是不是已经断裂了。她想动一动,但马上的颠簸毫无规
期刊
(一)  鬼医的名号究竟是何时出现在江湖上的,已没有人记得清了。  只知道那时南诏生乱,中原武林各门各派的高手齐聚南诏,而当江湖的目光都聚焦于此时,鬼医的传说却在关内河东一带不胫而走。  相传有个黑衫医者,白日里行医济世,夜间却掘墓食人尸首,此人行踪诡秘,手段残忍曾在关内河东两道四处作案,被掘之墓皆是新坟,尸首未腐,都被开膛破肚,脏器缺失,官府对此束手无策。随着人们道听途说,鬼医之说已是愈发邪门,
期刊
常常说江湖人是一缕风烟,它飘浮在半空中,不曾落地,也没有一刻的停息,或许当风停的时候,才是江湖人落入尘土的时候。上期回顾  天才剑客鱼邪衣因为脑部受伤导致记忆受损,忘记了过去,也记不住现在。他在神秘人的指引下,按着名册上的顺序依次挑战江湖名仕,而每一个被他挑战过的人都会死在他的剑下。如今他的名单已只剩最后一人——叶溪虹。  四  “蛇妖天绝剑”阎空是个臭名昭彰的采花大盗,其为人歹毒,剑术亦是诡秘莫
期刊
这么多期专栏以来,我似乎从来都没说过印度的武学,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印度的武学。印度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调性大概被定为“诙谐”、“奇葩”、“欢乐”,这样的气质也同样渗透在它们的武学里。  “印度拳剑,天下无敌”这句话在武术界广为流传。当然,这是一句嘲讽,它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了,不知是那位网友首先提出来的观念,然后就作为一句著名的嘲讽流传开来。而这个嘲讽的主角——印度拳剑,造型大概是将一柄剑去掉剑
期刊
我好像好久没有写辟谣的文章了,鉴于辟谣也是“一座江湖”的业务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辟个谣,说说唐刀。  先下结论,免得后文冗长有人看不下去——市面上所有的唐刀都是假的,无一例外。  因为我自己年龄不够,没有经历那段往事,所以我专门问了行里的老人们,他们都表示在千禧年之前,是没有“唐刀”这个词的,大概就是零几年的时候,这个概念突然蹿了出来。它的出现,是当时的刀商们对于日本刀的商业模式抄袭的一个结果。  
期刊
这几天高考成绩基本上都出来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相比起统考生,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可能会稍微轻松一点,但是大家也别眼红,人家那些特长也都是正儿八经付出努力学习和练习得来的。  在我国,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科举的年代里,就有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的存在,前者最出名的大概是宋徽宗时期招的一大批画师,而后者则更多一点,毕竟科举制度里面,是有武举这个分科的。  自打武则天称帝,于长安二年开设武科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