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不必放冰箱保存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很多人為了保鲜,会将蜂蜜放入冰箱保存。也有人认为,蜂蜜放到冰箱中会影响口感且不利于人体吸收。那么蜂蜜是否需要放入冰箱存放呢?
    正常的商品蜜已经过灭菌,且其糖浓度高,渗透压大,酵母菌无法繁殖,所以常温保存即可;有的散装蜜浓度低,常温下会发酵变酸,需低温保存;八叶五加蜜、野桂花蜜、枇杷蜜等,在低温下易结晶,但营养价值不会降低。常温保存蜂蜜时,应选择玻璃瓶,塑料瓶也可以,其次要密封,且要注意避光,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这样保存时间会更长。摘自《侨乡科技报》
其他文献
到湖南边城游玩,绕不开“煮三省”——古镇秘制的腌菜鱼杂烩重庆、湖南、贵州三省的水土人文风情,独特的味道令人馋涎欲滴。   在边城洪安古镇,年届古稀的秦老爷子给我们展示了烹饪“煮三省”的过程。备好重庆的腌菜、西红柿,贵州的水豆腐、腌制辣椒,湖南的角角鱼等,往锅里倒入油烹,分阶段放入花椒、姜蒜、番茄、盐、鸡精、鱼和豆腐等,到水开之后调至小火,熬10多分钟,一锅色泽红润、热气腾腾的“煮三省”就摆放到
期刊
绍兴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又多了一个“慢城”头衔。它究竟“慢”在哪里呢?   绍兴最让我看中的是古色古香。它迄今已有2509年的历史。绍兴有十大旅游景观:休闲度假胜地柯岩风景区、拥有一条五折飞瀑的五洩风景区、鲁迅故里、陆游为追忆与唐婉邂逅而写下著名诗篇《钗头凤》的所在地沈园、电视剧《西游记》女儿国取景地东湖、因《兰亭序》而出名的兰亭、千年古刹大佛寺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的穿岩十九峰、西
期刊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汉语作文题1道,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高考作文有哪些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综评来了。  贴近时代,积极反映家国主题   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精心选择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
期刊
近些年,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实,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是著名的“朗读者”,如韩愈、司马光、朱熹等文人。   唐代韩愈提出了著名的“四到”读书法——手到、眼到、口到、心到。他认为,在翻书的同时,要把阅读、朗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专心致志,提高读书效率。   北宋司马光推崇“诵读法”。他认为,要大声朗读阅读过的文章,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其内容要
期刊
每年高考,网上总会有一些屡被证明为虚假的高考旧新闻、旧消息再次被传播,误导考生和公众。为此,教育部门和网信部门、公安机关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频率最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并提醒广大网民这些谣言的背后都是不法商家、网站甚至惯犯精心设计的骗局。三部门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明辨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阅卷老师赶进度不管对错?系谣言   每年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前后,网上便有人炒作某地的高考阅卷工作
期刊
近日,四川臥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图片清晰显示出这只大熊猫独特的形态特征:毛发通体呈白色、爪子均为白色,眼睛为红色,正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落叶阔叶林。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大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从体型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或青年大熊猫,年龄大概在1~2岁左右。“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对动物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摘
期刊
复兴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少年勤,则国兴”。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老祖宗用丰硕的成果告诉我:民生在勤;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夙兴夜寐,洒扫庭院;日新月異的时代告诉我:少年勤,则国兴。   我生在一个勤劳朴实的家庭,长在国家逐渐富强富裕的时代,父母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他们或在企业做一名员工,或奔波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我经常看到他们早起晚睡的奔波在工作岗位上,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复兴中学的同学们欢聚一堂,举行“劳动即教育,我从今开始”的主题演讲会,我作为K2017班一员代表发言。   此时此刻,我的耳边响起了教育家陶行知的铿锵话语:“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劳动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    劳动是最好的教育。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德智体美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以劳立品,以劳树德,以劳修行,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期刊
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趋利避害,趋甜避苦。大自然教会它们拒绝不好吃的食物,因为难吃通常意味着有毒、有害。   人类却神奇地打破了这个自然规则,迷恋着许多味道古怪的食物。尤其是“苦”味,苦瓜、黑咖啡、黑巧克力、野菜……这种理应感觉不太好的味道,却受到很多人欢迎,中国更是有句老话叫“夏日吃苦,胜似进补”。为什么有人沉迷“吃苦”无法自拔?是大脑的暗示,还是你自带“嗜苦”基因?  食物苦味来自哪里
期刊
近日,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举行,会上正式将“工作倦怠”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世卫组织将“工作倦怠”定义为一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症,并给出了三大症状:感到精力耗竭;与工作产生距离感,对工作产生消极、愤世嫉俗的情緒;职业效能感降低。摘自《健康时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