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属吉林市所辖县。全县现有7个镇、2个乡和永吉经济开发区、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全县幅员面积26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8万公顷,其中水田2.5万公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紫苏、西甜瓜、蔬菜等经济作物,还有一部分小杂粮。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三年荣膺国家农业部“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永吉县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8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近55万吨,水稻产量近25万吨,大豆和小杂粮产量近万吨。
韩雪峰局长首先介绍了永吉县在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农业、加工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中新食品区等方面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所取得的成绩。
永吉县绿色农业发展势态良好,已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和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万昌大米”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已经形成,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公顷,有机水稻认证500公顷。基本形成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成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龙头”和平台。
永吉县利用荒山和林木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了一些特产业,主要有果品、柞蚕、林蛙、梅花鹿、蜜蜂、食用菌和榛子等。2011年,全县紫苏种植面积近3000公顷,已成为全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柞蚕和水果业发展迅速,柞蚕放养规模达到1055把,果树种植面积达到3369公顷,水果产量达到5.54万吨;西阳镇马鞍山村的“罗圈沟”葡萄远近闻名,已发展成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全村葡萄种植户发展到210户,拥有葡萄园326公顷、园区大棚31栋(每栋占地1000平方米),年产优质葡萄7000吨,收入4500万元;食用菌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全县滑子蘑发展到300多万盘、黑木耳发展到1000多万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384公顷,蔬菜总产量13万吨,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县采集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4566吨,收入值4689万元;全县放养林蛙3740公顷,回捕林蛙近3亿只,收入2263万元。
永吉县关家有机果蔬生产保鲜加工有限公司建设的关家蔬菜大棚园区是吉林省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该项目计划投资3257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50亩、有标准化日光温室200栋的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和一座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20平方米的有机果蔬冷藏、冷冻保鲜加工厂,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现已建成温室35栋、大棚46栋,所生产的有机蔬菜和果品已经上市。有机果蔬冷藏、冷冻保鲜加工厂正在建设中,2012年可投入使用。
永吉县目前已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83个,其中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3个,各类专业协会120个。合作组织吸收农户3000多户,带动农户16000多户,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735万元,销售收入近10亿元。经营的产业涉及粮食、果品、苏子、食用菌、苗木、中药材、鹿产品、黄牛、猪、家禽等十几个产业。全县农村经纪人队伍超过16000人,相继成立了全县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协会、农村经纪人协会和法律援助中心,使入会的近2000名农村经纪人实现了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中新食品区是永吉县在原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区的基础上,与新加坡在农业领域的战略性合作项目。中新食品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产业化、一体化经营,构建从田间(饲料原料)、养殖场到安全健康食品研发、加工,到超市、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最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合作示范区。中新食品区建设将秉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业支撑、新方品牌、国际标准、健康安全”的理念,将中新食品区打造成为“国际健康食品生产示范区、国际现代农业示范区、小城镇城市化建设示范区”,其产品主要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中新食品区建设将以食品区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永吉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食品区工业起步区已完成了“七通一平”,一些大型企业相继入区,预计在未来几年,食品区发展将成为吉林地区乃至吉林省农业产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展望永吉县农业发展未来,韩局长介绍了未来五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部署,抓住长吉一体化和中新食品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按照这一思路,到2016年末全县一产增加值要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年均增长16%;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突破100万吨,年均增长5%;园艺特产业总收入14亿元,年均增长15%。
为更好地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韩局长又向我们介绍了2012年的总体工作思路:
1.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打造食品区原料生产基地
抓住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政策投入的有利时机,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持续提高全县粮食单产,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紧紧依托中新食品区,充分发挥岔路河、万昌、一拉溪等区域的绿色产业优势,强化对全县绿色农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打造万昌——岔路河—— 一拉溪现代农业产业带;抓好农业适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应用10项农业科技集成技术,把先进技术送到广大农民手中。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优势产业基地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要新建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2012年全县要完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18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要达到36亿元,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建设和扶持一批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重点完善扩大三安稻米生产基地规模,稳定发展紫苏、金红苹果、葡萄、食用菌、柞蚕、蔬菜、梅花鹿等种养业基地;要依托品牌,强力扶持绿稻加工企业、苏子产品加工企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企业,支持他们进行扩产改造;抓好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全力抓好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全民创业活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技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窗口作用,加快劳动力向域外转移。积极开展农村全民创业活动,引导帮助农民就地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项目申报,争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中新食品区发展的战略机遇,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推进永吉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工作意见》,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抓好项目实施工作,高质量完成土壤有机质提升、粮食高产创建、深松整地等项目建设。
5.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做好政策性补贴的发放和管理;继续治理农民增收环境。加强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行为;认真接待农村群众的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继续实行“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制”,开展农民负担和农村收费的检查和专项治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
6.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创新长效投入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进一步培树典型,继续抓好马鞍山村、务本村的建设与发展,推进恒成号村整体搬迁建设工作,把恒成号村打造成全省样板村;突出产业发展,打造更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同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攻坚工程;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推进“四清、四改、两化”,努力使全县农村环境有大改观;开展新农村典型培树工程,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要打造各类典型示范村2个以上,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全县农业发展
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重点在岔路河区域先行试点,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协调力度,加快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债务化解工作。
8.多方联动,全力争取政策,加快食品区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利用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和省新增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全县标准良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中的作用;引导和扶持北京“三安”公司水稻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全县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及时总结经验,研究政策措施予以推广。
最后,韩雪峰局长说,在省、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永吉县农业局将紧紧围绕中新食品区建设,突出“三化”统筹发展,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永吉县,这颗松花江畔的明珠,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茫,吸引各地投资者的目光,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颗珍珠将更加闪亮夺目。
韩雪峰局长首先介绍了永吉县在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农业、加工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中新食品区等方面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所取得的成绩。
永吉县绿色农业发展势态良好,已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和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万昌大米”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已经形成,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公顷,有机水稻认证500公顷。基本形成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成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龙头”和平台。
永吉县利用荒山和林木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了一些特产业,主要有果品、柞蚕、林蛙、梅花鹿、蜜蜂、食用菌和榛子等。2011年,全县紫苏种植面积近3000公顷,已成为全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柞蚕和水果业发展迅速,柞蚕放养规模达到1055把,果树种植面积达到3369公顷,水果产量达到5.54万吨;西阳镇马鞍山村的“罗圈沟”葡萄远近闻名,已发展成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全村葡萄种植户发展到210户,拥有葡萄园326公顷、园区大棚31栋(每栋占地1000平方米),年产优质葡萄7000吨,收入4500万元;食用菌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全县滑子蘑发展到300多万盘、黑木耳发展到1000多万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384公顷,蔬菜总产量13万吨,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县采集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4566吨,收入值4689万元;全县放养林蛙3740公顷,回捕林蛙近3亿只,收入2263万元。
永吉县关家有机果蔬生产保鲜加工有限公司建设的关家蔬菜大棚园区是吉林省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该项目计划投资3257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50亩、有标准化日光温室200栋的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和一座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20平方米的有机果蔬冷藏、冷冻保鲜加工厂,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现已建成温室35栋、大棚46栋,所生产的有机蔬菜和果品已经上市。有机果蔬冷藏、冷冻保鲜加工厂正在建设中,2012年可投入使用。
永吉县目前已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83个,其中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3个,各类专业协会120个。合作组织吸收农户3000多户,带动农户16000多户,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735万元,销售收入近10亿元。经营的产业涉及粮食、果品、苏子、食用菌、苗木、中药材、鹿产品、黄牛、猪、家禽等十几个产业。全县农村经纪人队伍超过16000人,相继成立了全县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协会、农村经纪人协会和法律援助中心,使入会的近2000名农村经纪人实现了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中新食品区是永吉县在原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区的基础上,与新加坡在农业领域的战略性合作项目。中新食品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产业化、一体化经营,构建从田间(饲料原料)、养殖场到安全健康食品研发、加工,到超市、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最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合作示范区。中新食品区建设将秉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业支撑、新方品牌、国际标准、健康安全”的理念,将中新食品区打造成为“国际健康食品生产示范区、国际现代农业示范区、小城镇城市化建设示范区”,其产品主要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中新食品区建设将以食品区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永吉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食品区工业起步区已完成了“七通一平”,一些大型企业相继入区,预计在未来几年,食品区发展将成为吉林地区乃至吉林省农业产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展望永吉县农业发展未来,韩局长介绍了未来五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部署,抓住长吉一体化和中新食品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按照这一思路,到2016年末全县一产增加值要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年均增长16%;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突破100万吨,年均增长5%;园艺特产业总收入14亿元,年均增长15%。
为更好地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韩局长又向我们介绍了2012年的总体工作思路:
1.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打造食品区原料生产基地
抓住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政策投入的有利时机,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持续提高全县粮食单产,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紧紧依托中新食品区,充分发挥岔路河、万昌、一拉溪等区域的绿色产业优势,强化对全县绿色农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打造万昌——岔路河—— 一拉溪现代农业产业带;抓好农业适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应用10项农业科技集成技术,把先进技术送到广大农民手中。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优势产业基地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要新建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2012年全县要完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18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要达到36亿元,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建设和扶持一批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重点完善扩大三安稻米生产基地规模,稳定发展紫苏、金红苹果、葡萄、食用菌、柞蚕、蔬菜、梅花鹿等种养业基地;要依托品牌,强力扶持绿稻加工企业、苏子产品加工企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企业,支持他们进行扩产改造;抓好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全力抓好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全民创业活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技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窗口作用,加快劳动力向域外转移。积极开展农村全民创业活动,引导帮助农民就地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项目申报,争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中新食品区发展的战略机遇,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推进永吉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工作意见》,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抓好项目实施工作,高质量完成土壤有机质提升、粮食高产创建、深松整地等项目建设。
5.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做好政策性补贴的发放和管理;继续治理农民增收环境。加强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行为;认真接待农村群众的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继续实行“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制”,开展农民负担和农村收费的检查和专项治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
6.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创新长效投入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进一步培树典型,继续抓好马鞍山村、务本村的建设与发展,推进恒成号村整体搬迁建设工作,把恒成号村打造成全省样板村;突出产业发展,打造更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同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攻坚工程;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推进“四清、四改、两化”,努力使全县农村环境有大改观;开展新农村典型培树工程,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要打造各类典型示范村2个以上,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全县农业发展
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重点在岔路河区域先行试点,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协调力度,加快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债务化解工作。
8.多方联动,全力争取政策,加快食品区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利用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和省新增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全县标准良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中的作用;引导和扶持北京“三安”公司水稻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全县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及时总结经验,研究政策措施予以推广。
最后,韩雪峰局长说,在省、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永吉县农业局将紧紧围绕中新食品区建设,突出“三化”统筹发展,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永吉县,这颗松花江畔的明珠,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茫,吸引各地投资者的目光,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颗珍珠将更加闪亮夺目。